22篇散文的合奏 - 《亂青春》觀後感

看板Ourmovies (國片)作者 (http://popmovie.cc)時間16年前 (2009/04/10 00:4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原文刊載於: [開心電影院] http://popmovie.cc/?p=1016 22篇散文的合奏 - 《亂青春》 [為什麼?] 老實說,我真的看不太懂這部片。 影像感覺強烈,剪接看來毫無道理,但卻又從主角的衣著上隱約可看出點邏輯。你知道導 演是會拍的,並不是胡亂拼湊,官方網站說原始創意來自22篇散文。但,為什麼,要這麼 拍? 打從第一秒鐘起,《亂青春》應該就沒打算讓你看懂,很多片段之間看不出時間順序;而 每個片段中,也是顛倒著來,先拍結果後拍原因。為什麼? [感覺] 因為,這一切只關乎你的感覺。 秘密洞穴裡兩人點著蠟燭的舞蹈,浪漫而神秘,相對於漫畫《20世紀少年》在草堆中的秘 密基地,雖然包裝不同美感不同,那種「只屬於我們」的喜悅卻是一樣。 這令我想到小時候,常喜歡躲在棉被裡,一個人看書或聽錄音帶,秘密地安安靜靜,享受 跟創作者的約會。但老被大人取笑喜歡鑽棉被。長大了,倒是什麼心思也沒,鑽進被窩裡 沒兩下就睡著。 而在廢車場裡的女孩打鬥,向日葵花海裡的慌張尋找,甚或鞦韆上直接而激烈的情慾告白 …,很多場戲導演拍的只是一種感覺。也許年少時有過或者沒有,但你自會聯想到一些什 麼。 [詩或散文] 《亂青春》真不是一部電影,它是藝術品。不像詩一般隱晦曖昧,透過一些有邏輯的影像 ,某種程度上導演還是希望你能「看懂」。它也許是有畫面的散文,不對,應該說軀殼是 影像的散文。每個段落都有些描寫,但你抓不到描寫的是什麼。也許是一段模糊的記憶、 一股難以言喻的氛圍、甚或是一場深層催眠…。 [標準在哪] 為什麼我罵了《真愛效應》而不罵《亂青春》?這些天,我一直問自己這個問題。答案是 期望不同,導演的企圖也不一樣。《亂青春》這部片的目標很明顯,就如同前述,(對, 想看一般正常劇情片的人,就絕對不要看了。)而我也覺得導演做到了他想要的。 而《真愛效應》卻是有點半調子,不上不下。像這種長得像一般劇情片卻又藏了很多東西 的作品,近期內我還是最喜歡《班傑明的奇幻旅程》,把兩邊都做得很好。 [結論] 好啦,你當然知道我要說什麼。如果你有一定程度的耐心,也睡飽了精神很好(我喝完一 罐苦的要死的曼特寧無糖還是打了呵欠),又是感受力敏銳的人,歡迎來看。其他人,無 誠勿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54.42 ※ 編輯: JFCII 來自: 61.230.54.42 (04/10 00:43)
文章代碼(AID): #19tYMH81 (Ourmovies)
文章代碼(AID): #19tYMH81 (Our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