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臺北 另一種觀看這個城市的方法

看板Ourmovies (國片)作者 (外面的世界)時間16年前 (2009/06/26 00:0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臺北畫刊 2009/06 文/賴素鈴 說來不可思議,一座活在電影中的城市,往往比真實的存在更永恆。世人記憶的羅馬,永 遠是黑白片時代的《羅馬假期》。這部浪漫愛情經典名片,俏麗的出走公主奧黛麗赫本與 帥哥記者葛雷哥萊畢克,在影片中結緣同遊的足跡,即使時隔半個多世紀,到西班牙廣場 旁吃冰淇淋,把手伸進真理之口試膽量,還是觀光客到羅馬必遊。 名片 傳承一代代城市傳奇 電影《西雅圖夜未眠》的女主角梅格萊恩,堅持和男主角湯姆漢克斯相約在紐約帝國大廈 頂樓見面,她的執著來自愛情名片《金玉盟》的經典橋段;隨著《西雅圖夜未眠》的全球 熱賣,1990年代的觀眾,因此認識了他們父母那一輩,年輕時曾為之著迷的愛情。帝國大 廈也因此不再只是紐約曼哈頓的地標,更化為具有獨特象徵的感情座標。電影是另一個觀 看城市的方法;電影,也是城市行銷的利器。即使未曾親臨,我們可以從一部電影,熟悉 一個城市。 《艾蜜莉的異想世界》向我們展現了巴黎蒙馬特區的獨特風情;鳳凰女與休葛蘭合演的《 新娘百分百》(英文片名Notting Hill),打響了倫敦諾丁丘(Notting Hill)的多元文 化氛圍;離我們最近的例子,則是《海角七號》帶動恆春觀光熱潮的奇蹟。 我們總是艷羨他鄉的故事,卻忘了我們的城市電影,也可能在異國引起效應。2004年西班 牙夢幻民謠樂團MUS首度來臺,行前他們指定,非到蔡明亮《愛情萬歲》電影場景中的大 安森林公園朝聖不可! 蔡明亮拍《愛情萬歲》當時,大安森林公園尚未完工,演員楊貴媚穿高跟鞋踩著滿地泥濘 來回走十幾趟,坐在公園內的露天音樂台長凳上,失聲痛哭起來。那段用長鏡頭定格,默 默凝視的哭戲長達六分多鐘,為《愛情萬歲》收尾,也成為臺灣當代電影的經典片段。 《愛情萬歲》刻劃城市之中,人的壓抑、疏離,鏡頭冷眼旁觀著臺北的人與生活。而深夜 中沈睡的臺北街頭泛著藍光,則讓人意外發現,電影中的臺北有獨特的美麗。 臺北市充滿個性獨具的多元場域,因緣際會出現在不同的電影類型中。 新公園(現為二二八和平公園)是白先勇小說《孽子》的重要場景,虞戡平拍攝電影《孽 子》是國內首部同志電影,人物與故事也在新公園登場;西門町向來是青少年次文化匯集 重地,蔡明亮《青少年哪吒》的少年小康流連在獅子林百貨,林育賢《六號出口》片中主 人翁《西門飛俠》范達音,在鎮日人潮熙來攘往的捷運西門站六號出口,尋找人生出口。 南海學園的植物園荷花池畔,經常群聚的老人彷彿臥虎藏龍,賴聲川電影《飛俠阿達》的 主角阿達,便因荷花池畔老人講國共內戰時一群紅蓮會輕功好手的故事而為之神往;夜市 的喧鬧則是另一種臺北浮世繪,梁朝偉走進一家肉圓攤,抬頭望見牆上貼著他和張震的合 照,王家衛《春光乍洩》的殺青戲,是在遼寧街夜市完成。 城中 難忘鏡頭下過往的風華 作為臺灣的首善之都,臺北與電影的聯結首屈一指,早年不少國片都以「臺北」命名:《 臺北發的早班車》(1964,梁哲夫)、《康丁遊臺北》(1969,吳飛劍)、《家在臺北》 (1970,白景瑞)、《早安臺北》(1979,李行)。 從農業社會過渡到商業社會,臺北一直都是全臺灣最繁華的所在。李行編導的電影處女作 《王哥柳哥遊臺灣》,模仿好萊塢喜劇默片《勞萊與哈台》,由胖碩的李冠章和瘦小的矮 仔財分飾「王哥」、「柳哥」,這部介紹臺灣各地風景的臺語喜劇,在交通不便的當時極 受歡迎,而《王哥柳哥遊臺灣》片頭,便是以仰角拍出總統府,作為遊臺灣的起點。這也 是早年拍攝總統府的著名電影之一,在戒嚴時代非比等閒。 北投 孕育不同世代的電影靈感 李行曾經記述:「當時臺語片正流行,許多片子甚至從頭到尾都是在北投拍的,北投儼然 成為臺灣的好萊塢。」 北投曾經是全臺灣最大的電影劇組集散地。在1950、60年代的臺語片黃金時期,北投優美 的環境吸引許多電影前往拍攝,不但省去搭布景的麻煩,眾多溫泉旅館更提供拍片所需的 內景,工作人員還可休息、用餐或過夜;臺語片在北投最盛時的景況,是同一間旅館內, 有兩、三組人馬拍攝不同的電影,「臺語片的好萊塢」名不虛傳。 時至今日,《溫泉鄉的吉他》仍是代表北投的經典歌曲,只不過人事景物全非。1966年電 影《溫泉鄉的吉他》故事場景北投玉川園飯店已拆除,改建為北投泉源路玉川溫泉大廈; 曾是《王哥柳哥遊臺灣》拍攝場景的北投美華閣,也早已消失。 現在的北投,卸下昔日溫柔鄉的脂粉味,綠蔭老樹憑添沈靜氛圍。改編自插畫家幾米代表 作的電影《向左走向右走》,金城武、梁詠琪分飾的男、女主角「康」與「儀」,初相遇 的場景便在北投公園內的「日式噴泉」。 在同一棟大樓生活,卻總是平行線的兩人,在圓形噴水池旁,向左走、向右走,終於有了 交會:梁詠琪的手稿不小心被風吹落池中,金城武跳下水裡幫她撿起,他們一見投緣,在 公園度過歡快的下午,忽然傾盆而下的大雨,卻讓他們交換電話號碼的紙條濕透了,化成 模糊難辨的數字。這段邂逅場景拍得唯美,北投公園此後也成為幾米迷追隨《向左走向右 走》的朝聖之地。 建於1911年的北投公園有近百年歷史,2006年底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啟用,樹林裡的 綠建築更添人文情調。 高樓 矗立電影與城市躍升的夢想 數十年間,臺北容顏變異極大,萬仁《超級大國民》片中,因白色恐怖入獄的主角許毅生 ,踏足34年未曾來到的臺北,當年受刑、囚禁的地方都已改建,城市記憶成為空白,他只 得登上新光摩天大樓頂樓,重新認識這個陌生的城市。 許毅生站上觀景台驚惶萬分的一幕,讓人深感震憾。但不到10年,新光摩天大樓的臺北最 高樓寶座,又已被臺北101取代。 最高地標常用作城市行銷法寶。吉隆坡雙子星大廈,藉史恩康納萊、凱薩琳麗塔瓊斯合演 的007炫技片《將計就計》,將超高層大樓的招牌擦得更炫亮;臺北101也即將善用電影行 銷。 報載幾年前湯姆克魯斯曾有意借臺北101拍攝《不可能的任務3》,當時卻未交涉成功;不 過配合臺北市鼓勵影視產業拍攝政策,最近港星吳彥祖主演的羅卓瑤電影《如夢》,就在 臺北101大廳取景,並加入大樓外觀定格畫面。 臺灣、瑞典跨國合資合製的電影《霓虹心》則是第一部進入臺北101大樓89樓觀景台拍攝 的電影。以《善意的背叛》獲坎城影后的普妮拉奧古斯特,為此特地於去年底來臺拍攝。 蛻變 在電影的流轉中清晰 電影記錄城市的容顏,也讓我們看見變遷的快速,臺北的時尚櫥窗信義計畫區,在虞戡平 1985年的《臺北神話》片中,世貿展館還在興建中。 臺北變貌最鮮明的座標軸,莫過於1961年啟用的中華商場。1962年李行《兩相好》片中, 當時的臺北沒有大飯店,最繁華體面的地方就是中華商場;而蔡明亮1992年的《青少年哪 吒》,則留下中華商場拆前最後一幕。 楊德昌、蔡明亮,是最常專注凝視臺北城市的電影人。 蔡明亮《你那邊幾點》,李康生在臺北車站前天橋上擺攤,曾經賣手錶給陳湘琪;天橋拆 除後,蔡明亮又拍《天橋不見了》。後來,《天邊一朵雲》設定身分是故宮解說員的陳湘 琪,全片中和李康生唯一一句對白,只開口問:「你還在賣錶嗎?」 楊德昌從《青梅竹馬》、《恐怖份子》、《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獨立時代》一路來 錯綜複雜的城市觀察,在最後遺作《一一》可謂集大成,注視熟悉的臺北,拍出尋常家庭 的平淡瑣碎、人生的轉折風波。 城市於是成為生命風景的縮影。《一一》已決定在今年11月楊德昌冥誕時在臺上映,楊德 昌在片中拍攝臺北市的許多角落,被視為「楊德昌寫給臺北的情書」;他曾經說:「我是 越拍越靠近臺北。」我們則從一個導演的眼睛,重新觀看這個城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206.64
文章代碼(AID): #1AGvy5ao (Ourmovies)
文章代碼(AID): #1AGvy5ao (Our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