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 崎嶇豐實人生 陳文彬演活「不能沒有你」

看板Ourmovies (國片)作者 (外面的世界)時間16年前 (2009/10/27 20:4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中央社╱紐約特稿】 2009.10.27 制度官僚作梗,父女被迫拆散,戲外的油漆零工與戲內的地下修船人員,電影「不能沒有 你」上映以來賺了影迷熱淚,豐實的人生閱歷則賦予陳文彬演活社會底層工人角色的養分 。 1986年,大導演侯孝賢的「戀戀風塵」讓16歲的陳文彬看了又看,開啟他的電影夢。不過 ,這場電影夢到了陳文彬不惑之年才得以開花結果。 2003年,爭取女兒就學四處碰壁的父親,抱著七歲女兒站在台北市天橋與警方對峙局面的 真實故事;2006年,太太即將臨盆的枕邊「讀報」,意外讓面臨人生十字路口的陳文彬興 起寫劇本念頭,更開啟電影表演之路。 曾任第四台地方記者、國會助理、小公務員的陳文彬,第一次演即演活了「不」片裡父親 ─李武雄的角色。 事實上,陳文彬還擔任過廚師,在廟會裡跳過八家將,更常是社會、勞工運動一員。過去 五年,他跟著導演出戲、外拍,做場記、學劇本、畫分鏡圖、替團員訂便當,一圓自己的 電影夢,這樣的人生閱歷建構了他的內涵,豐富了他的思維,活絡了他的電影語言。 他不諱言說,「與勞工朋友一起參與運動,賦予他表演的養分」,年輕時,不愛唸書,常 在廟會混,學會了一些地方方言....增加了他對勞動兄弟真實情況的了解。 陳文彬還說,「演電影是意外的插曲,更是意外的人生」。讓他體會人生是無法規劃,也 無從規劃。 高中唸了五年,陳文彬好不容易考上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參與社運後又讀了世新大學 社會發展研究所。從「不」片探討人與制度不公的問題,以及他另一新作「千年」,也是 描述原住民與天爭地的問題。 陳文彬的電影故事情節雖然簡單,但劇情內容及戲劇張力,卻是強悍感人,充滿對人性關 懷與對社會制度批判。 相較於去年紅透全台、製作費5000萬新台幣的「海角七號」,在台灣今夏八八莫拉克風災 上映的「不」片,才用了600萬新台幣拍成,賣座雖因風災差強人意,卻堪稱是今年台灣 最真情催淚電影。 「電影要能與不同族群的觀眾對話」,陳文彬說。拍完「不」片後,他的人生依舊,沒有 起很大變化,倒是透過劇中與妹仔(趙祐萱)的對手戲,讓他知道如何與自己的兩位雙胞 胎小朋友互動。 除了「千年」新作之外,陳文彬近期無任何計劃,想安靜一陣子,一切歸零,再找回最初 的單純。他依舊深信,「簡單就是力量」,而創意正是台灣電影再往上衝的主要動力。 陳文彬認為,電影不僅是文化產業,更應該是經濟產業。他建議政府比照當初鼓勵竹科模 式,大力推動電影工業,台灣電影仍具競爭力。 小資本的「不能沒有你」,意外獲得重視,還將代表台灣角逐2009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再次證明小兵立大功的傑作,同時凸顯台灣電影界目前面臨籌資困境以及急待突破的障礙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206.64
文章代碼(AID): #1AvkiHcG (Ourmovies)
文章代碼(AID): #1AvkiHcG (Our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