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李烈演講‧個人心得整理(含艋舺花絮)
網誌圖文版:http://www.wretch.cc/blog/white07/12309446
今天有幸參與一場李烈主講的講座,其中提到一些與《艋舺》相
關的背景,所以也貼來國片板分享。
時間:2010年5月4號下午1:00至4:00
地點:臺灣藝術大學教研大樓十樓演講廳
主題:台灣國片產業趨勢
主講:李烈
今天的演講雖平舖直述但讓我有不少收穫,烈姐的經驗談有許多
可以參考的地方,以下是我整理的條列式心得,其中也包含些許
《艋舺》成形背景,但主要還是以製片的身分與經驗來綜談國片
的種種現況。
1.「我的經驗聽聽就好了,請勿奉為圭臬。」
烈姐演講開頭便這麼強調著,因為電影的創作與成功必須符合天
時地利人和等多方條件,還有運氣,並在每一個意想不到會面臨
的環節上作出決斷,所以不能放諸四海皆通用。
2.「檔期決定電影的規模與預算。」
舉《艋舺》為例,一敲定是春節檔期後,烈姐與豆導便認為三千
萬(最初的預算)能做出來的規模可能不足撐住大局,所以預算又
往上拉到了六千萬,畢竟春節檔一定要是(觀眾感官上的)大片才
有可能殺出血路。
3.「普遍創作者對市場數字沒有概念。」
烈姐說私底下看過許多年輕人的提案,但一問及這齣電影打算拿
下多少票房時常常一臉茫然,但電影若要推上院線,基本上就是
一個商品,從一開始就要有大致的規劃,即使是創作者也必須了
解到這點。
4.「國片產業要建立,作品需有相當程度的商業化。要有穩定且
密集的商業化電影賣座,才有可能出現所謂的『產業』;換言之
,台灣只有《海角七號》、《艋舺》等極少數賣座片,而且時間
相隔甚遠,台灣國片尚無『產業』可言。」
所謂產業是要能看見產值,台灣每年電影的收利上有二十億元的
產值,但國片往往分不到這杯羹,在這樣的情況下談產業是一件
空泛的事,產業必須依賴穩定密集的賣座電影才能建立起來,烈
姐預估必須每年有三至五部大賣座的國片,五年後才有可能看見
並來談所謂的產業。
5.「會做《艋舺》基本上是出於一種直覺。」
當初鈕承澤與周杰倫在談《艋舺》原形時,李烈一聽到要做八零
年代的電影,而且黑道題材,可是預算只有三千萬,根本一點興
趣都沒有,因為她知道這樣的預算做不出好東西。後來鈕與周沒
談成了,過了些許年,鈕承澤與李烈在頒獎場合又聊到這齣電影
,烈姐忽然產生了興趣,鈕承澤問她為什麼,她說她覺得這樣的
故事其實很有市場性,有黑道元素,又有台灣在地元素,但更精
確地說理由的話,就只是覺得「時候到了」。
聊著聊著,他們到場外抽煙,鈕承澤講到Geta大仔這個角色不知
到找誰來演,碰巧馬如龍也出來抽煙,烈姐笑說「老大來了。」
於是上前去談,促成了這個契機。
6.「身為製片,不應只是一味省錢,而是針對情況斟酌有無支出
的必要,腰桿必須時而柔軟時而強硬,並且要有一定的人生經驗
與多方領域涉獵。」
烈姐談到曾與某位製片一同工作過,那位製片以省錢為最高目標
,而且認為越省就代表製片的功力越高,所以導演場景要十個臨
演卻給五個;但烈姐認為必須視情況而定,如果認為這場戲需要
五個臨演但導演要十個,就必須提出明確的理由說服,相反地,
如果有一場大戲導演只說要二十個臨演,製片認為要五十個,那
就必須告訴導演為什麼她覺得要如此,至於錢的事情,她來想辦
法,這就是製片的職責所在。
另外烈姐認為製片須有一定程度的廣泛涉獵,比如說要拍一場高
級宴會的戲,也許導演與美術組沒有經驗而弄得不到位,製片就
必須適時指出問題,在導演組力有未逮之處提出協助;所以如果
沒有一定程度的見識,將難以達到這個把關的工作。
7.「了解對手、超越對手──為什麼《艋舺》要辦浩大首映。」
《艋舺》上映的春節檔期,同為華語片的對手為《孔子》以及《
錦衣尉》,烈姐認為輸人不輸陣,要在春節中確保能夠拿下更多
的觀眾,宣傳上就必須更加努力,所以決定砸四百萬元來做西門
町的封街首映會,一方面有地利,一方面拉抬聲勢,而這樣的決
定也得到很好的評價,遠從香港來的記者甚至說真是大開眼界。
8.「電影工業需要電影明星。」
烈姐談到以前台灣電影曾經輝煌,尤其明星效益更是可觀,光是
男主角秦祥林、女主角林青霞,還沒讓片商看過電影內容,就可
以賣光東南亞的海外版權。但是台灣近年電影風采不再,更別說
是電影明星的存在了。會有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近年國片大
部分都將演員作為道具或佈景來使用,缺乏透過劇本來發揮演員
魅力的企圖心,殊不知「明星」能讓觀眾更加入戲,帶出更多的
感動與效益。
所以《艋舺》在得到阮經天與趙又廷後,就決定把他們也塑造成
電影明星,烈姐從很久以前就覺得阮經天一定會紅,這次《艋舺
》果然沒有讓她失望,本來沒有要讓阮經天演反派角色,幸好在
烈姐的鼓吹下,劇組向阮經天詢問是否願意,阮經天也乾脆答應
,否則本來是要阮經天出演「志龍」這個角色的。
9.「中國大陸市場其實不好打進,本土路線較有深耕的機會。」
有人提問說近年兩岸三地都往中國靠攏,烈姐有何看法。烈姐表
示其實大陸市場不好打進,一方面地方民情不同難有共鳴如《艋
舺》,一方面大陸的意識形態審查難搞,又一方面若為屈就大陸
市場而拍,作品往往不到位又失去原本的觀眾群。香港近期電影
就是很好的例子,為迎合大陸市場,失去原本港片的特色,拍出
來的作品中國大陸不見得買帳,在香港也票房慘澹。現在香港電
影圈似乎也發現這樣的問題,所以又逐漸轉回在地元素創作。
因此台灣也是一樣,如果一頭熱地向大陸市場靠攏,可能會拍出
不倫不類四不像的作品,不如從台灣本土出發,而且從《海角七
號》與《艋舺》的成功就可以得知,其實國片還是可以創造出這
樣的市場收益,使用本土的元素絕非不賣座的原罪。
10.「院線收益計算。」
今天烈姐簡單說明了電影上院線的收益以及抽成,舉例來說,一
部電影在台北的票房有一千萬,如此票房乘以二,約莫就是全台
灣的總票房:兩千萬。而這兩千萬要與戲院對分,所以拿到手上
又變成了一千萬,然後再給發行公司抽成,一般來說都是抽10%~
15%,假設是抽15%,一千萬減一百五十萬等於八百五十萬,這八
百五十萬再扣掉成本,才是這部電影的淨利。
11.「無論如何都要成為一個讓觀眾願意買票看戲的電影工作者。」
整場演講中,烈姐不時透露這樣的訊息,幾度甚至特別強調了出
來,她認為目前台灣並不缺小眾電影,反而極度缺乏大眾電影,
她強調,事實上要拍好一個吸引人的簡單娛樂故事,絕對不是一
件容易的事,並鼓勵大家應該多多嘗試,畢竟電影一上院線就是
一個商品,就算身為創作者,也一定希望能有更多的觀眾前來觀
賞,在這樣的動機下,嘗試讓作品有娛樂商業元素絕不是丟臉的
事,反而是相當值得肯定的。
--
┌───────────────────────────────‧
│ http://www.wretch.cc/blog/white07 │
│ 白色七號的小說讓您覺得? │
│ │
│ 新奇 溫馨 誇張 難過 實用 高興 無聊 生氣 超讚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108.22
※ 編輯: white07 來自: 124.8.108.22 (05/05 01:17)
推
05/05 01:45, , 1F
05/05 01:45, 1F
推
05/05 02:41, , 2F
05/05 02:41, 2F
推
05/05 06:24, , 3F
05/05 06:24, 3F
推
05/05 09:58, , 4F
05/05 09:58, 4F
推
05/05 11:11, , 5F
05/05 11:11, 5F
推
05/05 13:58, , 6F
05/05 13:58, 6F
推
05/05 14:14, , 7F
05/05 14:14, 7F
→
05/05 15:03, , 8F
05/05 15:03, 8F
推
05/05 16:58, , 9F
05/05 16:58, 9F
推
05/05 22:01, , 10F
05/05 22:01, 10F
推
05/05 22:09, , 11F
05/05 22:09, 11F
推
05/06 12:21, , 12F
05/06 12:21, 12F
推
05/07 10:07, , 13F
05/07 10:07, 13F
推
05/08 00:36, , 14F
05/08 00:36, 14F
推
05/08 01:32, , 15F
05/08 01:32, 15F
→
05/08 01:35, , 16F
05/08 01:35, 16F
→
05/08 01:37, , 17F
05/08 01:37, 17F
→
05/08 01:38, , 18F
05/08 01:38, 18F
→
05/08 01:39, , 19F
05/08 01:39, 19F
Ourmovies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