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國片影展發光 北市場景也沾光

看板Ourmovies (國片)作者 (外面的世界)時間14年前 (2010/12/05 23:36),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聯合晚報╱記者陳雅芃/台北報導】 2010.12.05 獲得北市文化局電影製作補助,包括「茱麗葉」、「當愛來的時候」、「艋舺」等3大國 片,近來在國外各大影展邀約不斷,堪稱台灣之光,而在國內主辦的金馬獎、亞太影展同 樣是大放異彩,勇奪許多獎項,這讓當初「慧眼識英雄」的文化局也沾光,感到與有榮焉 。 為介紹台北城市多元意象,鼓勵電影產業發展,北市文化局每年平均約有2千萬元以上的 預算,找來國內影界具聲望的專家和學者組成評審小組,依據影片企劃案的創意性、國際 發行,以及行銷能力等,分別給予100萬至數百萬不等的補助經費。 目前正在院線上映的「茱麗葉」,突破傳統「一位導演,說一個故事」的劇情片慣例,而 是找來三個導演,打造三段式的愛情小品。文化局表示,本片是導演李安、李崗台灣電影 「推手計畫」首部推出的劇情長片,計畫用意是為助新銳導演一臂之力,讓他們可以繼續 在電影創作之路上邁進。 而「茱麗葉」三段式電影融合多元類型,展現台北都會色彩,獲得文化局99年度第2期200 萬元電影補助經費。在三段式中的「該死的茱麗葉」中,文化局特別協助劇組找來國光號 行駛在北市舟山路(現為台大校區),頓時串起不同世代的回憶。 另外同片中,男女主角首度相遇的場景「日星鑄字行」,文化局表示,雖然真有其「行」 ,但劇組在時代考證上,可是下足功夫,來配合劇情所描述的戒嚴時代氛圍。 而風光拿下金馬獎多項大獎的「當愛來的時候」,生動寫實的鄉土劇情,獲得文化局98年 度第2期300萬元的補助。看過本片的觀眾,一定對於片中人潮川流不息的「阿莎力熱炒店 」,留下深刻印象,而這就是在北市西寧市場取景。不過文化局透露,原本可沒有這間「 熱炒店」,是經文化局協助劇組,將西寧市場中原本荒廢的閒置空間,經過巧思、重新整 修一番後,所搭設出來的場景。 今年最叫好又叫座的,非「艋舺」莫屬。繼獲得金馬獎的多項大獎殊榮,昨日又有亞太影 展技術獎的錦上添花,可說裡子、面子雙贏。「艋舺」獲得文化局98年第2期400萬的補助 ,原因就是片中展現萬華早期的歷史景觀與風貌,成功推廣台北的國際形象。 文化局表示,因為「艋舺」紅透半邊天的萬華區剝皮寮老街場景,是城市行銷結合電影的 成功範例;另外華西街夜市、龍山寺等場景,呈現80年代艋舺的人文與歷史風情,也讓新 世代的年輕人,重新認識不一樣的「萬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148.42

12/06 10:42, , 1F
也得了不少獎項的「第四張畫」老是被略過....
12/06 10:42, 1F
文章代碼(AID): #1C-x5tTR (Ourmovies)
文章代碼(AID): #1C-x5tTR (Our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