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父紀錄片爭議(1)  10則

看板Ourmovies (國片)作者 (沉潛)時間15年前 (2010/08/11 14:32), 編輯推噓-1(01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原來標題:拍國父紀錄片監委:若違史實 糾舉文建會 新聞來源: http://showbiz.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Showbiz/ showbiz-news-cnt/0,5020,100103+112010081100122,00.html (陳文信、林采韻)慶祝建國百年,文建會計畫拍攝有關國父孫中山先生的紀錄片。 但監委周陽山除投書報社質疑內容有誤外,還公開警告,若紀錄片內容違背史實,文 建會及官員可能面臨糾舉或彈劾。這說法是否干預行政權、侵害言論自由?周陽山強 調,該紀錄片若用納稅人的錢,就必須審慎,且言論自由也必須基於事實。 中研院院士胡佛及周陽山日前聯名投書媒體,批評文建會和建國一百年基金會主其事 者,處理國父紀錄片的心態「輕佻侮慢」。 投書指出,紀錄片的內容簡介稱「國父既沒有實權也沒有兵力、去世時只有地方報紙 以一則小新聞處理噩耗」並非事實。孫中山去世時南方政府命令各機關降半旗七天、 酒樓停止宴會、市民停業七天、各機關用藍印一個月、兵士及各機關職員纏黑紗一個 月。 簡介裡指稱,「他(孫中山)充滿熱情但欠缺抽象思考地拼裝出建國大綱及三民主義 等憲政結構」、「台灣憲政因實行他的五權憲法至今如此困惑」等言。但兩人在投書 中強調,五權憲法、三民主義等皆是有系統、有方略的治國藍圖,且今日憲政問題乃 出自近年來多次輕率修憲,造成政府權責混淆,五權憲法和三民主義並非「拼裝出的 夢想」。 周陽山表示,他與平路、盛治仁有多年交情,但根據國父紀錄片目前的規劃,有很多 事實上的錯誤;不過,由於現在紀錄片還在籌劃階段,他致電只是「善意提醒」。平 路後來表示「有人討論是好事」,盛治仁也出面感謝監委及學者的善意提醒;周陽山 對兩人的回應也表示肯定,他也指出,國父紀錄片編列二千萬元預算,金額頗高,因 此製作必須更嚴謹、審慎。 對於於胡、周的投書內容還提到對三民主義、五權憲法的認知及詮釋,此舉是否侵害 言論自由?周陽山強調,各家可以有各家的觀點,但觀點不能凌駕、違背史實。他表 示,若是對憲法的設計及制定過程提出質疑,這是可以的,但若是全面懷疑和否定自 己國家的憲法整體架構和精神,就令人難以接受,「這連美國都做不到。」 另外,監委的「善意提醒」或「警告」是否干預行政權?周陽山指出,憲法賦予監院 「糾舉」的職權,目的就是在公務員有違法失職時得以做出「急速處分」,監院確定 有這件事情後,就可以先透過「糾舉」阻止錯誤的決策繼續進行。至於監院後續是否 有其他動作?周陽山則表示要看紀錄片最後的情況。 中研院院士胡佛、監察委員周陽山在媒體投書,提出對文建會拍攝《國父孫中山》紀 錄片的質疑,甚至祭出如果這部以國家預算製作的紀錄片內容違背史實,將面臨監察 院糾彈。文建會主委盛治仁表示,拍攝時一定會進行史實的考證,對於外界的意見「 謙虛受教」。 以政府預算拍攝國父的紀錄片,不免讓外界聯想這部片子會指涉官方的史觀定位。盛 治仁指出,當初排除拍攝電影、電視劇,就是因為訴諸單一戲劇劇本很難客觀,唯有 透過紀錄片,才有機會將多重觀點並陳。他表示,紀錄片將突破過去教條式、造神的 手法,忠於歷史原貌。盛治仁指出,這部紀錄片徵件案月底才會對外公告,目前劇本 、團隊都尚未選出,徵件過程將由評審委員會進行審理,最終選出適合團隊,委員會 將廣納歷史學者、電影導演、劇作家等專家。 原來標題:製作人平路:有言論被箝制的感覺 新聞來源: http://showbiz.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Showbiz/ showbiz-news-cnt/0,5020,100103+112010081100005,00.html (林采韻)建國一百年文建會出資拍攝紀錄片《國父孫中山》,還沒開始對外徵件, 已引起輿論爭議,紀錄片製作人、作家平路以「失望」兩個字表達自己的無奈:「我 很吃驚,這件事情受到如此意識形態的規範。」平路說,「有種言論被箝制的感覺。」 她表示,自己的言論沒有任何違反史實的地方,當初會一心投入紀錄片的規畫,就是 秉持凸顯國父人性,打破他被神格化的一面,未來還會堅持下去。 平路說,之前她與一些國內導演討論拍攝這部紀錄片的想法,就有人反應,「接這樣 的案子一定會被檢查得很慘。」只是沒料到,片子尚未拍攝就已掀起波瀾,令她擔憂 在外界的注目下,很難有好的作品產生。「如今我只能往正面想,如此一來,可以吸 引更多人來挑戰這不可能的任務。」 去年底平路卸下香港光華文化中心主任,在忙碌的寫作生活中,願意答應出任建國一 百年基金會的執行顧問,就是出自她對國父的喜愛及研究的投入。平路一九九五年完 成的小說《行道天涯》,故事主人翁就是國父。當時她以七年鑽研各方史料才寫出這 本書,「那時我的生活只有國父,房間全是有關國父的書籍。」 平路說,對於國父的好奇在於想要了解這位在教科書中只有「一號表情,統一造型」 的人物。「這張被選擇的照片,彰顯國父的嚴肅和偉大,但在史料中所呈現的國父, 卻是個性浪漫且急躁的人,一位遇到挫折即找尋出路,具有包容力的夢想家。」 平路強調,過去太多人將國父神格化,但依據她收集的史料,國父的聲望和他所代表 的精神力量,應是他過世後才開始。她曾經親自到美國國會圖書館翻閱國父去世前後 的大陸報紙,國父去世時,北方報紙的確只以一則小新聞處理噩耗,而非舉國哀悼, 「那天報紙最大新聞,討論的是一觸即發的中原大戰。」 此外,國父去世前,北方報紙還說「國父的實力百不及張(作霖)馮(玉祥),聲望 遠不及段合肥(段祺瑞)。」 學者周陽山對她曾談到國父「五權憲法」是拼裝的說法有疑慮。平路說,「五權憲法 」為國父原創,但是中華民國在實行之前,「五權憲法」從來沒有被實驗過,因此在 適應的過程中進行修繕是必經的過程。 平路指出,當初《行道天涯》完成後,她特別交由近代史學者過目,書中並沒有違反 史實的地方,寫作過程中,若有不同史實陳述,她也選擇將兩者並列,藉此呈現最真 實的國父。 平路說,她對這部紀錄片有期待,因為台灣社會進步到現在,應該有容納各方觀點的 空間,只有回到人的觀點來看待國父,紀錄片才能跳脫教條束縛,才會動人。 原來標題:國父是拼裝的夢想家?網友罵太輕挑 新聞來源: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id=3&id2=1&nid=253604 (曾國華)國父是拼裝的夢想家?文建會籌拍中的國父紀錄片企圖以多元史觀解讀國 父,中研院院士胡佛以及監委周陽山卻認為這種作法是「輕佻侮慢」。 「你可以罵他,也可以選擇同情他。」文建會出資拍攝的國父的紀錄片,由建國百年 基金會執行顧問平路擔任製作人,企圖打破國父的神格化形象,希望藉由多元詮釋國 父的特質。 平路認為,國父是「連列寧都會笑他天真、無知」的人;「他有種憨、不怕輸的特質 」,「去世時只有地方報紙以一則小新聞處理噩耗」;「他充滿熱情但欠缺抽象思考 地拼裝出『建國大綱』及『三民主義』等憲政結構」。 平路解讀國父的言論引起不小爭議,中研院院士胡佛以及監委周陽山日前便投書表示 ,平路論述的內容嚴重與史實不符,更欠缺憲政理論基礎。 紀錄片應該如何詮釋國父?網友有一番激辯,有網友認為,理論沒有十全十美,但無 礙孫文做為一個革命理論家對中華民族的貢獻。但也有人認拍國父紀錄片,起碼要對 得起國父的思想,文建會的確太輕佻。 原來標題:國父紀錄片未開拍 監委先警告 新聞來源: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253605&id=5&id2=1 (曾國華)慶祝建國百年,文建會打算拍攝一部有關國父孫中山先生的紀錄片。但是 監委周陽山今天(10日)先提出警告,表示如果紀錄片內容錯誤百出、違背史實,文 建會及官員可能面臨監察院的糾彈。 中研院院士胡佛及監委周陽山日前投書媒體,批評文建會和建國一百年基金會主其事 者,處理國父紀錄片的心態「輕佻侮慢」。 周陽山今天接受媒體訪問時進一步指出,國父紀錄片的規劃,有很多事實上的錯誤, 他致電文建會主委盛治仁溝通,製作人平路也與他聯繫,他對平路說,如果這是私人 買單製作的紀錄片,他沒有意見,但如果是用公款就不妥,平路只是製作人不適用公 務員服務法,但盛治仁適用。 周陽山指出,他與平路、盛治仁有多年交情,致電是提醒對方注意,現在紀錄片還在 籌劃階段,他也只是「善意警告」,至於監院後續怎麼做,要看紀錄片最後的情況, 但如果用國家預算製作的紀錄片內容錯誤百出、違背史實,文建會及官員可能面臨監 察院的糾彈。 周陽山說,紀錄片不能對中華民國的憲法整體予以否定,試想,如果美國政府用公款 拍片紀念華盛頓,卻對美國整體憲政架構加以否定,美國納稅人會作何感想?周陽山 指出,依照一般行情,公視製作紀錄片一小時行情為新台幣80萬元,發現頻道或國家 地理頻道約新台幣200萬至300萬元,文建會編列新台幣2000萬元的預算,要拍國父紀 錄片,金額非常高,製作必須更嚴謹審慎。 原來標題:文建會:呈現夢想家精神 不會太神格化國父 新聞來源: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id=3&id2=1&nid=253614 (曾國華)國父紀錄片還未開拍就引發爭議,文建會主委盛治仁今天(10日)上午強 調,本月底徵求紀錄片的劇本與拍攝團隊,片中將會呈現國父孫中山的夢想家精神, 以他的生平、奮鬥為主軸,不會扭曲歷史,要吸引民眾進電影院欣賞這部紀錄片。 盛治仁擔任建國百年基金會執行長,他強調,明年的建國百年慶祝活動,強調全民參 與。他說,拍攝國父紀錄片是建國百年活動中的一項,目前還屬於拍攝前的階段,希 望可以徵求到好的團隊與劇本。 盛治仁認為,國父紀錄片製作人平路所提到的國父,是她個人對國父的認識,和紀錄 片並沒有直接的關連,但也很感謝監委與學者的善意提醒。但他強調,國父紀錄片絕 對不會扭曲歷史。 盛治仁並說,建國百年基金會會尊重各方的意見,目前劇本與拍攝團隊都還沒有出爐 ,但紀錄片不會太神格化國父,或是把劇情拍得太神聖,而是會傳遞國父夢想家的精 神,劇情也會持平,不會有爭議內容,要吸引民眾進戲院欣賞這部紀錄片。 原來標題:平路觀點:國父真實面貌才動人 新聞來源: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id=1&id2=1&nid=253615 (曾國華)文建會出資新台幣2000萬元籌拍國父紀錄片,由作家平路擔任製作人,卻 引發監委與學者的不同意見。平路強調,國父的真實面貌才動人,透過紀錄片的描述 ,要讓大眾對國父會有不一樣的認識。 擔任建國百年基金會執行顧問的作家平路表示,國父紀錄片片長約 100分鐘,明年10 月公開上映。她曾在1995年發表「行道天涯」一書,花了多年時間找遍各種跟國父相 關的資料。她說,現在這個時代跟以前不一樣,既定的答案、唯一的版本反而會使人 反感。 平路認為,台灣的教育心態一向都是不能批評與質疑偉人,學生們讀三民主義、憲法 ,卻沒有討論國父,對國父的印象只停留在教室裡的那張照片,也不了解他設計三民 主義時,內心究竟在想些什麼。但國父最了不起的是他不服輸的精神,以及天真的氣 質。 平路又說,社會已經不同,我們應該用多元的角度呈現國父當年時代的限制,那時候 受限於國際的壓迫、軍閥的蠻橫,但他不屈不撓、百折不悔。平路強調,國父經歷一 個困難的年代,透過紀錄片,可以讓更多人認識不一樣的國父,不會再對國父沒有感 覺,或覺得國父太抽象。 對於監委與學者的批評,平路則說社會上多一些討論的聲音是好事,但紀錄片尚未開 拍,八月底才要徵求有創意的團隊,但絕對不會是官方版的紀錄片。她更說,「天空 是開放的」,希望有興趣的團隊願意加入。 原來標題:建國百年國父紀錄片 監委提醒勿違背史實 新聞來源: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id=1&id2=1&nid=253626 (王韋婷)為了慶祝建國百年,文建會計畫籌拍國父孫中山先生的紀錄片,不過監察 委員周陽山今天(10日)表示,文建會國父紀錄片內容與史實不符,他也致電文建會 主委盛治仁,表示如果紀錄片內容違背歷史,文建會恐怕會面臨監察院的糾彈。 監察委員周陽山與中央研究院院士胡佛日前投書媒體,認為由文建會出資、建國百年 基金會執行拍攝的國父紀錄片心態「輕佻侮慢」,內容與歷史不符。 周陽山表示,他已經致電文建會主委盛治仁,紀錄片製作人平路也親自與他聯繫溝通 。周陽山10日說,他已經提醒文建會,運用公帑籌拍國父傳,如果違背事實,將會面 臨監院調查。周陽山說:『(原音)因為你是紀念孫中山先生,如果從頭到尾批判他 的話,用公費來做這個事就是不適合,如果個人、私人去辦就沒關係,可是你如果是 用公款,用建國一百年的名義就不宜這樣做。然後我們指出來這裡面有關史實的錯誤 ,所以現在等於是一個溝通的階段。』 周陽山表示,紀錄片內容質疑孫中山先生提出的五權憲法架構,如果是美國政府用公 款籌拍華盛頓紀錄片,卻否定美國憲政架構,美國納稅人將作何感想?周陽山接著表 示,文建會編列新台幣兩千萬元的預算籌拍國父紀錄片,製作應該更嚴謹。而盛治仁 接獲監委提醒之後,也表示會注意。 原來標題:籌拍國父紀錄片 周陽山:輕佻侮慢將糾舉 新聞來源: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5778866.shtml (李順德)監委周陽山上周致電文建會主委盛治仁,提醒官方籌拍國父紀錄片要尊重 歷史,昨天他進一步提出警告,若文建會紀錄片內容錯誤百出、違背史實,或全面否 定孫中山、五權憲法,他將不惜動用糾舉權,把違失官員拉下來。 文建會為慶祝建國百年,擬出資二千萬元籌拍國父紀錄片,由建國一百年基金會執行 顧問平路兼製作人;平路之前曾說,國父是革命夢想家,「連列寧都會笑他天真、無 知」,「欠缺抽象思考拼裝出建國大綱、三民主義」。 對此,中研院院士胡佛與周陽山日前聯名投書聯合報,批評文建會和建國一百年基金 會主其事者「輕佻侮慢」。 周陽山受訪指出,國父紀錄片的規畫「有很多事實上的錯誤」,上周曾致電盛治仁溝 通,平路也與他聯繫,他對平路說,如果這是私人製作的紀錄片,他沒意見,但如果 是用公款就不妥,「平路不適用公務員服務法,但盛治仁適用。」 周陽山說,他與平路、盛治仁有多年交情,才會善意致電,提醒對方注意;雖然紀錄 片還在籌拍階段,他也只是「善意警告」,監院後續怎麼做,要看紀錄片最後的呈現 。他的原則是,既是官方籌拍,用了納稅人的錢,就該非常審慎。 周陽山表示,監察院不可能指導紀錄片怎麼拍,但至少不能全盤否定中華民國憲法整 體架構,如果美國政府用公款拍片紀念華盛頓,卻否定美國整體憲政架構,美國納稅 人會做何感想? 周陽山說,言論自由必須基於史實,他對國父的研究絕不是歌功頌德,研究二十多年 ,可接受檢視。 原來標題:紀錄片製作人平路:只想講個動聽故事 新聞來源: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5778872.shtml (何定照)國父紀錄片計畫引發抨擊,建國百年基金會顧問、國父紀錄片製作人平路 表示,紀錄片一定會符合史實,只是會試著回到國父的人性面,講個「動聽的故事」 ,讓社會大眾不再認為國父遙不可及,「覺得這人可親,大家才會關切啊!」 平路研究國父多年、寫出「行道天涯」,面對近日抨擊,她感嘆「要不是我被國父深 深感動,怎麼會花那麼多時間來研究、書寫?」未料被指「輕佻侮慢」。 平路說,她提出「更多元的國父」紀錄片建議,來自自身體悟。小學時她向國父銅像 敬禮,只看到一號表情;高中時讀三民主義,國父依然遙遠。直到她赴美,意外在圖 書館中看到國父相關資料,才發現國父原來還有浪漫的革命家形象,「那知其不可為 而為之的精神面目、熱情天真的生命特質,都深深撼動我,也必能撼動今日年輕人。」 至於國父的五權憲法究竟是否僅是拼裝而成,平路認為,國父寫這些理論時,體系中 其實有漏洞,然而這本來就待後人驗證、修補,「無損於他的生命特質」。談論國父 ,若還是一味講五權憲法多偉大,恐淪為教條,「和今日台灣也沒有關係」。 平路說,建國百年基金會想拍國父紀錄片,她私下問了幾位導演有無意願,大家都興 趣缺缺,讓她覺得很可惜,所以才舉辦茶敘,並發表自己對國父的看法,希望鼓勵各 團隊的想像力。如今片還沒拍就惹風波,平路擔心是否又會讓人退縮,她認為既然要 藉建國百年讓民眾更認識國父,就該好好說故事,「把紀錄片拍成文宣片,豈不走回 老路?」 原來標題:國父曾誇口 要把頤和園給革命戀人住 新聞來源: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5778772.shtml (李明賢)國父究竟是平凡還是偉大?從國民黨史料發現,國父搞革命也有浪漫情愫 ,當年曾誇口出兵打到北京,要把頤和園給革命戀人陳粹芬住;閒暇時會下象棋、打 天九牌,曾燒掉友人的春宮圖,原因是「有害青年道德」。 國父推翻滿清、創建民國的英雄事蹟,廣被傳頌,但近期包括法國學者出版國父傳、 文建會籌拍國父紀錄片,卻引發論述權兩極爭議;黨史館主任邵銘煌說,偉人也有平 凡一面,國父是農家子弟,「幼時遊戲是劈甘蔗,跟你我一樣」。 黨史館近年與台大進行檔案數位化,發現不少國父趣聞史料,據汪精衛寫給黨國大老 吳稚暉的一封信,寫到國父在越南謀畫鎮南關起義,當時革命戀人陳粹芬抱怨天氣熱 ,國父竟安撫說,「打到北京,頤和園給你住」。 汪精衛在同一書信中,形容當年在安南(越南)「謀搗亂(搞革命)」,甚至批評國 父將國民黨改組成中華革命黨「臭腐到如此田地」。 從史料發現,國父當年迎娶宋慶齡也引發黨內反彈,國父特地向黨內解釋,「我是人 ,不是神」,歷史學者出身的邵銘煌認為,「從平凡中見偉大,國父也有可愛的一面 。」 國父一生有三位太太,除元配盧慕貞之外,陳粹芬協助國父推動革命,被形容是革命 戀人;黨史館史料顯示,民國元年國父擔任大總統時,孫文與陳粹芬曾聯名追悼革命 烈士,關係匪淺。 國父倫敦蒙難時,被老師康德黎奔走救出,康德黎當時贈送給國父金質懷表,這個懷 表最後竟轉送給陳粹芬,邵銘煌笑說,「搞革命的,總有浪漫的元素」。 此外,革命元老馮自由所撰「革命逸史」也提到,國父喜歡讀書,尤其喜歡政經、歷 史、地理、經濟等,新加坡華僑張永福也說,孫文喜歡買書、買地圖,價格雖高,也 一定要買。 「革命逸史」記載國父畢生不嗜菸酒,但會下象棋,棋藝是「好取攻勢而懈於防守」 ,多次輸給胡漢民等友人;但國父頗精通廣東天九牌,包括張永福、張能之都是牌友。 黨史館保存張永福文件也顯示,國父停留新加坡晚晴園期間,同行日本友人行囊藏有 多張春宮圖,大夥經常聚集觀賞,最後,春宮圖被國父燒掉,原因是不希望革命同志 玩物喪志。 -- ※ 編輯: Loreto 來自: 180.177.83.166 (08/11 14:33)

08/13 16:26, , 1F
都還沒開始拍就放話...監委態度...
08/13 16:26, 1F

08/13 16:31, , 2F
這態度用在其他官員身上 多好~
08/13 16:31, 2F
文章代碼(AID): #1COaG76n (Ourmovies)
文章代碼(AID): #1COaG76n (Our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