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哭爸笑淚交織 《父後七日》賣座

看板Ourmovies (國片)作者 (沉潛)時間15年前 (2010/09/05 08:4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原來標題:哭爸笑淚交織 《父後七日》賣座 新聞來源: http://showbiz.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Showbiz/ showbiz-news-cnt/0,5020,100103+112010090400042,00.html (張士達)大膽呈現台灣本土喪葬風俗的電影《父後七日》,截至昨日上映八天,全 省票房已破一千五百萬,其中台北約占六百萬,中南部則破九百萬,中南部遙遙領先 台北的現象,與過去國片只有都會知識分子關心的局面大相逕庭。 一名戲院排片人這幾天搭捷運,聽到幾位歐巴桑正在口耳相傳《父後七日》,她當下 立判這部電影還會延燒很久,因為這種風潮正是過去國片賣座的最佳指標。《海角七 號》、《天邊一朵雲》都是在這種效應下,讓中南部票房遠遠超越台北,而《父後》 眼看正在步上同樣的道路。 由得獎散文改編的《父後七日》,內容大膽呈現台灣本土喪葬風俗,因此雖然從台北 電影節首映後就傳出口碑,但影壇對票房仍持觀望態度,畢竟過去國片無此類前例可 循,觀眾是否會因題材而感到避諱仍有待觀察。 不過,因為片中對於「哭爸」的處理實在太好笑,原本黑色的題材立刻不再禁忌,竟 成台灣影史「黑色喜劇」最成功的案例。 今年八月國片雖一窩蜂上檔,卻多半為偶像純愛類型,自相殘殺之下反倒無一突出, 再也無法斬獲之前《聽說》、《一頁台北》所創下的千萬票房,路數鮮明的《父後七 日》因而異軍突起。 儘管《父後七日》內容高度本土,與其他華人地區風俗不同,但對於親人過世仍具可 共通感受,因此香港、新加坡等地都陸續安排放映。而在戲院中全場爆笑之餘,許多 觀眾也因思親而默默拭淚。一名觀眾表示,他雖早已「父後」多年,但日前無意翻到 一張泛黃的父親照片,卻讓他當下整整哭了一小時,因此完全能夠了解導演劉梓潔、 王育麟所要傳達的感受。 從幾年前小兵立大功的《生命》、《練習曲》,到近年大賣的《海角七號》、《艋舺 》,以及正在發燒的《父後七日》,國片票房逐漸摸索出一個本土至上的隱約路線。 但公式未必是風潮的保證,《父後七日》笑淚交織的雅俗共賞魅力,才是讓它口碑延 燒的真正祕訣。 《父後七日》雖不是精緻製作的藝術精品,卻能從笑點到哭點一一擊中人心,而讓最 重人情味的台灣人熱情擁抱,也讓台灣電影工作者再度了解,原來台灣觀眾最期望在 戲院裡感受與分享的,就是真實的笑聲與淚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177.83.166
文章代碼(AID): #1CWkY4ln (Ourmovies)
文章代碼(AID): #1CWkY4ln (Our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