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不只輕盈最好是輕浮:《父後七日》

看板Ourmovies (國片)作者 (洋洋)時間15年前 (2010/09/09 09:27),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片頭曲節奏切合影像的剪接,令人驚豔的流暢韻致,引人入勝。 就這樣展開了荒謬的旅程。導演帶觀眾深入體會,台灣喪葬禮俗的華而不實── 無理控制家屬的落淚時機,要哭或不可以哭的命令、罐頭塔和樂隊的無謂鋪張、 虛情假意,以哭叫為生的陌生孝女……匪夷所思的弔詭。 多變的電影色調,或許是為了劃分時空和情緒──其實有幾幕是沒必要修改的, 調色後稍嫌刻意,不夠真實反倒有些疏離。不過,師公羅曼史的插敘,這段的復 古色彩就極為到位。場景道具都頗講究,看得出美術的用心。 這段也是全片最鮮明的一段,我認為比喪禮中措手不及的慌亂,更有趣深刻。類 戲劇般的旁白,誇張綜藝的神色姿態,節奏明快的陳述,精準並迷人──只可惜 ,後續發展只有一通短暫來電。 敷面膜的屋內交談相形見絀,有一搭沒一搭的語句,顯得紛亂乏味;月台等火車 時,靈機一動的詩句「在壞掉的月台的時鐘中」,有趣點出月台、時鐘對於人生 的象徵意義──離別和消逝,但等車過程還是略為漫長不耐;滿十八歲時的摩托 車學騎,搭配的歌曲對畫面而言有些突兀,姑且不論此曲是否對導演別具意義。 和其他段的緊湊相比,這些片段有點鬆散無力,讓期待漸疲。原著散文之所以感 人至深,是因為結局內斂真摯。對比喪禮的忙碌昏憊,筆法巧妙而勇敢,字字珠 璣;不知怎的,電影女主角在機場無助痛哭,再搭配感性的原文旁白,就顯得有 些矯情,感染力有落差。 或許文字和影像本來就無從比較,畢竟觀看的方式是如此迥異。還好結局的處理 相當美好,輕柔的歌聲飄散而來,煙霧瀰漫的奇幻轉場,相得益彰。 不過就算撇開散文不談,此片仍有一個難以忽視的瑕疵,即是父親角色的刻劃不 深,導致形象薄弱。映入眼簾的,只剩叫賣和騎車的認真神情,於是真如散文: 「有時候我希望它更輕更輕。不只輕盈最好是輕浮。」 未能看見太保更多精湛的演技,實屬遺憾。幸而,張詩盈飾演的阿琴,多才多藝 格外搶眼,眼神和語氣豐富且細膩,令人讚嘆。 -- 沉迷於電癮 http://www.wretch.cc/blog/oshim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134.220

09/09 13:17, , 1F
推,也推阿琴,演得超好。
09/09 13:17, 1F

09/09 15:52, , 2F
推阿琴
09/09 15:52, 2F
文章代碼(AID): #1CY3VgK- (Ourmovies)
文章代碼(AID): #1CY3VgK- (Our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