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雞排英雄」票房破億 一圓父子25年電影夢

看板Ourmovies (國片)作者 (外面的世界)時間14年前 (2011/02/26 07:37),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今周刊〉「雞排英雄」票房破億 一圓父子25年電影夢 上映短短二十天,票房突破一億元!國片「雞排英雄」是繼「海角七號」、「艋舺」之後 ,近年第三部破億的本土國片,破億速度僅次於「艋舺」,票房更打敗同期上映周杰倫擔 綱的「青蜂俠」。導演葉天倫第一次拍片就暴紅,他的動力來自於哪裡?他如何延續一個 電影家庭,父子二十五年未竟的夢想? 葉天倫原本的職業是廣告配音員,在執導「雞排英雄」之前,沒有導過任何一部電影!三 十五歲,第一次執導就拍出億元票房大片,比魏德聖、鈕承澤都還要早。滿臉落腮鬍,留 著成吉思汗朝天辮髮型的葉天倫,外表看似滿腔熱血、衝動的藝術狂熱分子,但粗獷的外 表下,卻有著細膩的計算。 對於片子大賣,葉天倫說:「這部片,從頭到尾就不是為了熱血、為了夢想才賭一把拍的 ,我從一開始就很確定,不會賠錢!」謹慎的計算,除了不想失敗,更來自要為父親葉金 勝當年拍電影失利爭一口氣。 ■父親拍片慘敗的影響葉天倫養成謹慎的個性 葉金勝從拍攝電視廣告起家,當年橫跨廣告、電視、電影,二十五年前,他大手筆投資二 千萬元,拍攝黃春明小說改編的電影「莎喲娜拉,再見!」結果票房不到五百萬元,這場 慘敗影響了整個家庭的命運。 首次拍攝電影就慘賠,葉金勝回憶:「那時候為了求好,請來鍾楚紅當主角,也是國片首 次請日本演員來台灣演出,但是投資太大,注定就是要虧錢。」他苦笑著說。這次失敗讓 他付出賣掉台北市民生東路房子的代價,同時也搬離位在中山北路上的豪華辦公室。 「雞排英雄」編劇──葉天倫的妹妹葉丹青形容當年父親傳播公司的盛況:「在台北市中 山北路國賓飯店旁邊,整間公司一共有三層樓,每層有五十坪。」葉天倫也忘不了公司那 時候的榮景:「公司裡面就有攝影棚,甚至還擁有自己的十六釐米攝影機。」 當時兄妹二人都不到十歲,對父親失敗後的衝擊卻都記憶深刻。賣掉房子,一家人搬進租 來的舊房子重新出發,小小屋子還要兼當父親的辦公室,「當媽媽指著十坪大小的房間說 ,以後這就是辦公室的時候,我很難以接受,怎麼落差會這麼大?」葉天倫回憶。 葉天倫記得,舊房子裡永遠在漏水,一把撐起來的雨傘總是掛在廁所裡面,「浴室也總是 積水,我們還得把木頭洗衣板墊在浴室地板上,跨過積水,才能夠上廁所。」他的童年就 在破舊的房裡度過。 二十歲就出來拍片的葉金勝,長年操勞,身體已經不好,拍片失利,讓整個人都委靡下去 ,葉丹青回憶:「他也沒有力氣重新去拍片,等於整個事業要從頭再開始。」葉天倫永遠 記得,父親帶著他們,坐在當年院線票房指標總督戲院對面的總督餐廳,數著排隊人潮時 ,父親臉上的落寞和期待:「如果這裡排隊的人多,票房就不用擔心了。」 拍電影失志,兄妹兩人都感受到父親的改變:「他其實還是對電影有熱情,但身體健康卻 跟不上,雖然他不抱怨,但我們都能感受到他的痛苦。」葉天倫說。 幼年的際遇變化,不知不覺間影響葉天倫的個性,葉天倫笑著說:「我之所以早熟、懂得 溝通,可能是十歲時,就開始接到有人打電話來買房子的關係。」妹妹葉丹青也形容哥哥 :「小時候學騎腳踏車,我是還沒學會穩穩的騎,一下子就衝到馬路上;他卻是想很久、 想很久、想很久,看清楚周邊環境,確定不會出事,再騎出去。」葉丹青用了三個「想很 久」,來形容葉天倫謹慎的個性。 從小跟著父親在片場、剪接室、錄音間打轉,影視製作圈是葉天倫最熟悉的環境。高中三 年,同學的周記是記錄當周瑣事,他卻把影評當周記,三年交出二百篇影評。受到父親的 影響,他不知不覺走上電影這條路,大學考上世新大學廣電系,但卻遭到父親的強烈反對 ,「你隨便去念個什麼科系都比讀電影有前途。」 葉天倫畢業後,原本可以進入電影圈工作,父親當年拍攝電影失敗的經驗,讓他卻步,「 電影這行真的有前途嗎?」於是他逃避電影對他的召喚。 ■十多年的刻意逃避仍澆不熄對電影的渴望 他搞過劇團,加入屏風表演班跟著李國修學表演、當過電視主持人,更因為聲音的多樣化 ,成為台灣一線的廣告配音員。不到二十八歲就已年薪百萬元,三十歲時,最高一年進帳 三百萬元。 什麼都有,什麼都不缺,葉天倫突然覺得這樣的生活「好虛」,才回過頭面對自己刻意逃 避的電影夢。回想起畢業當年離棄電影,葉天倫終於明白:「我現在才真正面對心中對電 影的渴望。」 「雞排英雄」就在葉天倫回應心中的呼喚和憂心重蹈父親覆轍的心情下開拍。父親累積下 來的人脈,讓他可以接觸到最紅的演員、請來最夯的後製團隊,但票房成功,來自葉天倫 選題與拍攝過程中,步步都精心策畫。 一開始的題材選擇,就充滿計算,葉天倫選擇市井小民切身的夜市故事,不去觸碰艱澀的 議題。他說:「夜市是台灣的縮影,觀眾會想看自己的故事,這是計算過的。」為了掌握 觀眾的一顰一笑,寫劇本分場大綱的時候,葉天倫甚至計算,觀眾什麼時候該哭、什麼時 候該笑:「這部片子就是看熱鬧的賀歲片,所以我不探討深刻的社會議題,更不要見刀見 槍,這都是以票房為考慮。」 當發行公司看過劇本之後,估算這部片子的最低票房收入是新台幣六千萬元,以春節賀歲 檔期為上映日期,「一開始就算過,不能超過五十個工作天,成本要壓低在五千萬元之內 。」他精準算出每小時的工作進度,就是為了避免預算失控。 開拍後,葉天倫每天都在跟製作組開會,逐場討論進度,一場戲如果半天拍不完,多出來 的半天要如何從其他時段挪出來?租借昂貴的搖臂攝影機,只能租得起二天,如果超過二 天,就要犧牲哪些不能拍?他形容:「這場戲要不要拍?拍下去會增加多少錢?多拍這場 戲,要從其他地方挪出多少錢來才夠用?導演的我和投資者的我不斷在內心交戰,也是最 掙扎的溝通。」 為了這場精算後的豪賭,他甚至將自己的房子抵押借錢,步上父親的後塵,最後連申請輔 導金的布局都在他的規畫當中:「我那時盤算,就算是申請新聞局輔導金沒過,起碼評審 老師、電影界前輩會記得我這個人,明年申請到輔導金的機會也更大。」 如果這場賭博失敗呢?「我沒動到買給父母的房子,就算票房一毛都收不回來,我有生之 年還還得起,頂多就是回來乖乖配音。」他爽快的說。 「雞排英雄」的票房,在葉天倫精密的計算下,如願開出紅盤。電影對他來說,不是追逐 浪漫、揮灑熱血的地方,他說:「我喜歡這工作,但我也要能生活,回收投資,我不要喊 著『我只要拍出這部作品就死而無憾』之類的話。」未來,葉天倫或許會任性地拍一部所 謂的藝術電影,「但大環境很現實,我要先拍一百部電影站穩腳步,再來談自己的夢想。 」 「雞排英雄」以歡樂、喜慶出發,最終也在歡樂的氣氛中殺青,但心中最滿足的還是葉天 倫。當年父親電影路上的挫敗,在他手上重新圓滿。問起葉金勝是否滿意兒子的成就,他 掩不住眼中的笑意,用力點著頭肯定兒子的成績:「是啊!是啊!」 葉天倫心中忘不了年幼時接電話,應付陌生人上門買房子的記憶,那段記憶,和電影中藍 正龍為保護「八八八夜市」的影像合而為一。用二十五年時間圓了父親和自己的電影夢, 葉天倫知道,夢想要靠精密的算計才會成功。 /撰文/羅弘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176.103.152

05/11 00:32, , 1F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05/11 00:32, 1F
文章代碼(AID): #1DQ3rFMG (Ourmovies)
文章代碼(AID): #1DQ3rFMG (Our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