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片洋溢在地情 城市行銷新創意

看板Ourmovies (國片)作者 (Annie)時間13年前 (2011/12/14 00:0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11-12-13 01:19 中國時報 【吳敏菁、張士達/彰化報導】 近年來國片掀起風潮,電影連結土地發生的故事,將台灣城鎮呈現給國人,喚起新感 動!彰化縣政府昨天舉辦「電影心、故鄉情」論壇,邀請《中國時報》總編輯王美玉和知 名製片人李烈分別從電影、媒體角度激盪城市行銷新創意,說出感人的城鄉故事。 彰化縣長卓伯源說,透過電影、偶像劇行銷城市方興未艾,彰化子弟「九把刀」執導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劉梓潔《父後七日》,掀起遊彰化熱潮,邀請總編王美 玉、製片人李烈對談這波電影創造的新文化現象,讓更多人認識台灣電影、認識彰化。 李烈說,十八歲演《小城故事》就在鹿港拍攝,電影很紅帶動觀光,是城市行銷最好 註解,卅年後製片拍《艋舺》也沒想過城市行銷,只是堅持在地的故事要在地方拍,後來 電影聲勢起來,北市府眼明手快印製觀光小冊子介紹艋舺、剝皮寮等,效應遠超預期。 李烈表示,國片賣座給予電影人很大鼓舞,但也出現了隱憂,再熱門的國片,常走不 出台灣,像是《雞排英雄》《海角七號》等,充滿本土的特色,海外沒人要看,但電影 要存活就是賣錢。開拓更大的市場很重要,期許未來台灣電影,要選擇更多元的題材,尋 找普世認同的東西,不要只有標榜本土元素,要開闢更多的元的道路和創意。 王美玉說,電影傳遞熟悉感,吸引走訪劇中背景,帶動城市行銷的能量驚人,像是萬 華沒落,靠《艋舺》大翻轉,龍山寺一帶商家多十倍商機,《那一年》也讓八卦山大佛、 肉圓在人們腦海重新鮮活了起來。 王美玉說,國片從影劇版躍上第一落重視的文化現象,編輯檯看重的是電影背後洋溢 的台灣生命力,期盼開創更多元的題材,讓電影成為台灣在國際上的驕傲,呈現更多台灣 的人情故事。 來源: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11050202/112011121300005.html Ps.那一年是什麼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4.134.49
文章代碼(AID): #1EvtU75d (Ourmovies)
文章代碼(AID): #1EvtU75d (Our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