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 《不老騎士》導演華天灝:青春是一個姿態

看板Ourmovies (國片)作者 (酒吞童子)時間12年前 (2012/10/12 22:37),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www.ilooker.com.tw/news_info.php?ctid=3&id=6401 2007年11月13日,在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的推動下,十七位平均八十一 歲的長者,開始了為期十三天的騎摩托車環島壯舉。他們從台中出發, 一路往南行經台南、高雄、屏東、台東、花蓮、宜蘭、台北,再回到台 中,總路程長達1178公里!十七位長者中,有兩位曾罹患癌症、四位需 帶助聽器、五位患有高血壓,途中歷經險峻的蘇花公路,歷經團長三進 三出醫院,但他們一一克服困難,用無懼的心、熱血的行動,完成了這 個在外人眼中「不可能的夢想」。而在《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 這個夢想的背後,記錄下一切點點滴滴的,則是導演華天灝,且聽他親 自娓娓道來: 《不老騎士》最初是一個影像紀錄,剛開始拍攝時完全沒想過會被做成 電影。拍攝之後漸漸發現,原來故事比想像的要更豐富,應該讓爺爺的 故事被看見,藉由環島這件事,將十七個不同的人生背景可以放在一起 ,我覺得可以做得大一點,雖然當時電影仍離我很遠。弘道老人福利基 金會做過一個調查,發現其實很多老人的夢想是環島。 他們的目的是要告訴大家,老人不是只能坐在電視機前面,如果一直受 到限制,他們會覺得自己什麼事都不能做,慢慢退化;所以就想出一個 大家想不到老人能做到的事情,來證明他們其實都可以做到,因此就產 生環島這個議題。徵選時一共有一百多人報名,而名額只有十五個,發 起人是團長,他覺得機會應該保留給年紀比較大的老人,最後有十七人 入選。也是在這些爺爺選出來之後,才有我們。 17位爺爺 vs 2台攝影機 拍紀錄片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建立關係,因為他們不是在和攝影機說 話,而是在和拿攝影機的人說話,所以你和他的互動會決定他在鏡頭前 是什麼樣子。拍紀錄片最怕兩種人,一種是遇到鏡頭會表演的人,一種 是怕鏡頭的人。想拍到一段很自然很輕鬆的對話,是有難度的,因為你 要讓對方認同你、接受你,相信你的攝影機不會傷害他,這需要很長一 段時間。過程中最困難的部份就是如何觀察他們,一共十七位爺爺,只 有兩台攝影機,所以拍攝時得隨時注意哪裡在發生故事,整部是環島公 路電影的話,故事線應該怎麼走、哪些人的角色會比較重。 首先拍騎車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故事真正發生不是在騎車的時候 ,而是休息的時候,所以要構思你希望每一位爺爺講什麼內容。比如我 需要團長講責任,桐伯講一個愛情和承諾,中天爺爺講的是樂觀,有的 爺爺講生命、知足,然後到華人的習俗、大時代,在整個旅程中帶到爺 爺們的故事,而整部片還是一部公路電影,所以旅程感不能被破壞掉, 仍然是一部克服困難完成夢想的故事。 其中有一些充滿智慧的對話,有一些道理,台灣人可以在裡面找到一些 生活經驗,可以產生一些共鳴,我覺得就很好了。其實我在看德宇爺爺 的時候也想到自己的爺爺,只有老人家會常告訴你:「人不能忘本。」 在我爺爺離開之後,我覺得這些東西都變得很淡。對祖先表達敬畏其實 是華人很重要的一個文化,這些是外國人沒有的,所以能紀錄到這些感 情其實是很重要的。 只要我可以,什麼都喜歡! 除了作品之外,拍紀錄片有一個很棒的收獲,就是拍攝過程的經驗,你 可以一段時間深入一個族群,試著和他們互動相處,去瞭解一個文化, 然後離開,再去另外一個地方。我在原住民部落住過,也去了越南、泰 北,拍了異域後三代的村子,這些經驗讓我在生活體驗上,或感受上都 會有不一樣的思考。我覺得這是拍紀錄片最享受的事情,完全不是製作 後期的本身,剪接這件事情一點都不Sexy。 大家對紀錄片的想像其實是很沉重的,紀錄片有一個原罪,看完之後會 覺得蠻好看的,但就是提不起勁想看。所以我希望紀錄片不要這麼沉重 ,它可以輕鬆一點地說道理、溝通想法。《不老騎士》是一個輕鬆可愛 的小故事,團長說過一句話:「追求夢想的時候,你會忘記自己幾歲。」 這部片就是一個關於夢想的電影,我覺得青春是一個姿態,而不是一個 年齡,重點是你怎麼看待這件事。爺爺很酷地說:「我看你是只要是你 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我是只要我可以,什麼都喜歡!」 兄弟一笑泯恩仇 「我也曾年輕過,你也會老。看見你,就好像在照鏡子一樣。」這是一 段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事情,也讓我們提前思考了一些事情,我覺得保養 固然很重要,但活得精采更重要,它就是一個旅程。這部片也是如此, 環島旅程可能把這件事講小了,這些爺爺的背後都有著非常厚的故事。 所以我當時決定要從環島的旅程帶到生命的旅程,有喜有悲,這不是開 始,也不是結束,它就是人生中的一段。 當國軍爺爺遇上日據時代的神風特攻隊爺爺,他說:「我們六十年前是 敵人,如果我六十年前遇到他,我會開槍打他;結果六十年後我們一起 騎車愉快的環島旅遊,兄弟一笑泯恩仇!」我覺得很酷,這是台灣才有 的歷史狀況,一個緣份竟從敵人變成朋友。許多老兵也說:「台灣就是 他第二個故鄉。」這些都是台灣特有的文化,也是時間過了就不會再有 的東西。 在環島過程中可以感受到被爺爺們照顧,吃飯時他們堅持讓我放下拍攝 工作,「沒有什麼比吃飯更重要!」還幫我夾了一整碗滿滿的菜(已經 很久沒有人幫我夾菜了)。這些爺爺們很可愛的地方是,他們幾乎每個 人都有帶手機,但是晚上都排隊打公共電話!在他們的成長背景中沒有 手機、沒有網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用透過 網路或其他工具來互動。那種人跟人相處的感覺是很直接的,我完全能 感受到他們的熱情,反倒是這些簡單、重要的本能一直在消失,變成只 是一個禮貌、安全距離,然後中度微笑。 其實我在關心別人的時候也不好意思幫別人夾菜,要去表達好意這件事 情變得很難,但爺爺不會。這些事情對我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提醒,在 我們追求目標的同時,這些簡單的東西會被忽略,然而這才是能讓你活 得有質量、有重量,覺得真正美好的事情。因此我希望能將這個旅程中 的人情味紀錄下來,它是很溫暖的一段旅程,也因為拍了這部紀錄片, 和這些爺爺交了朋友,才讓我有機會好好思考並感覺這些事情。 導演/監製‧華天灝 1981年生於台北,畢業於世新大學廣電系,2002年起,著手從事紀錄片 、宣傳片、廣告等各種類型的影像製作,創作類型可以無限,但最關注 的,還是片中人物真實流露的瞬間。電影作品包括2006年《練習曲》劇 照師、2008年《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紀錄片,未來想以劇情片 為目標。 【文/Grace Lin】原刊於iLOOK電影雜誌2012年10月號 -- │ http://www.ilooker.com.twiLOOKER電影網臉書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ilookermovie │ -- ※ 編輯: Quiff 來自: 1.161.6.162 (10/12 22:37)

10/14 08:09, , 1F
謝謝!!這篇的分享也讓我很有收穫!!
10/14 08:09, 1F

10/22 16:23, , 2F
請問這部片台中有戲院播放嗎?
10/22 16:23, 2F
文章代碼(AID): #1GU2iVcy (Ourmovies)
文章代碼(AID): #1GU2iVcy (Our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