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10個問題 「KANO」沒秘密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3/8520835.shtml
【聯合報╱記者項貽斐/專題報導】2014.03.03
由魏德聖監製、馬志翔執導的電影「KANO」,上映3天全台票房突破5千萬元,引起各種討
論話題。
該片以1930年代台灣嘉義農林棒球隊進軍日本甲子園為主軸,既有運動電影的熱血、又重
現台灣棒球歷史的光榮緣起,
可單純解讀為以球賽鋪陳出的青春勵志小品、也可深入探索出時代史詩格局。
這部電影如何產生?幕前幕後、戲裡戲外經歷什麼事?「KANO十問」一一說明。
1問 「KANO」是什麼?
「KANO」是日語「嘉農」之意(日文讀音為「kanō」),意指當年「臺南州立嘉義農林
學校」(今國立嘉義大學前身)的棒球代表隊。該球隊於1928年4月成立,球衣上有大大
的「KANO」字樣。
在劇本階段是以「黃金甲子園」為片名,但後來魏德聖認為此片名太軟、太漫畫感,又覺
得其他片名怎麼想都很累贅,於是改為簡潔有力的「KANO」。
2問 為什麼拍「KANO」?
006年魏德聖一心想拍電影「賽德克˙巴萊」,沒事就畫起電影分鏡圖,有一天他畫累了
,走到書局發現一本書中談到1931年嘉農棒球隊打進日本甲子園的事,當時魏德聖既驚豔
又羞愧,因竟不知道台灣曾有過這樣美好的故事,「好像到了快40歲,才找到自己的身世
。」之後他和共同編劇陳嘉蔚向嘉農校友會長蔡武璋請益,又親自訪問當時尚在人世的嘉
農球員蘇正生,寫出劇本。
2011年魏德聖在「賽德克˙巴萊」後製期間認為,經「賽」片的歷練,劇組無論對1930年
代的台灣歷史文化、生活細節都了解,建築搭景、服裝造型等技術均已熟悉,於是決定接
著拍攝同樣發生在1930年代的「KANO」。
3問 為何魏德聖監製、馬志翔導演?
「賽德克˙巴萊」宣傳期間,馬志翔問魏德聖接著要拍什麼,魏德聖說「想拍一個小的、
棒球的電影」,體育出身、打過少棒的馬志翔立刻說「我!我!我!」本來只想演出,後
來看過劇本深深感動,很希望執導。而魏德聖宣傳期後一直覺得情緒煩躁,精神狀況不適
合導戲,加上他對棒球的專業不如馬志翔,因此將導演重任交給對方。
馬志翔說,除棒球、他的演員背景在執導「KANO」時也讓他更能以演員的語言和演員溝通
。剛開始他以短跑的速度投入,每晚做功課、壓力大到失眠,後來才知這是場馬拉松。重
新調整節奏後,有時晨起在嘉義平原的薄霧中散步或慢跑,以「玩遊戲」的心情拍片,逐
漸放鬆。
4問 魔鬼教練近藤兵太郎 是誰?
「KANO」中的嘉農棒球隊是由漢人、日本人與原住民共同組成的隊伍,原不被看好,但在
日本教練近藤兵太郎帶領下,脫胎換骨,過關斬將。
近藤兵太郎1888年出生於日本愛媛,曾是松山商校、早稻田大學棒球隊名將。早稻田大學
畢業後回故鄉商社任職,並指導松山商校棒球隊,還帶領該隊打入日本全國大賽八強。
1919年近藤來台,1925年起在嘉義商工擔任簿記教師,1928年起指導嘉農棒球隊,以「不
要想著贏、要想著不能輸」的精神喚醒全隊「棒球魂」。連瘧疾發作時,都要人以擔架抬
他到球場指導練習。
「KANO」中飾演近藤的永瀨正敏,在閱讀近藤資料時發現,近藤是「魔鬼教練」、也是「
理論派教練」,深諳棒球奧義。正因人生以棒球為中心,所以眼裡沒有種族的偏見。
5問 片中嘉農隊球員從哪來?
為堅持片中球技一定要到位,電影裡的球員都有運動員背景。工作人員從全台各高中、大
學球隊的5千名球員中海選,最後脫穎而出者再接受半年的訓練,課程包括有體能、表演
與日語。為了演出,這群學生演員都休學一年。
隊長吳明捷(投手)是「KANO」中另一靈魂人物,飾演該角的曹佑寧則是世青盃外野手。
訓練期間球員們並不知道自己的角色,有一天曹佑寧在簡訊中告訴導演馬志翔,心情很複
雜、劇本還沒讀完,因為父親不贊成他為拍片休學一年,但他認為這是另一種學習。馬志
翔回傳,要他看劇本中近藤教練鼓勵吳明捷的對話。
馬志翔說,回傳簡訊的當下,他決定讓曹佑寧演吳明捷,因為外型和氣質都很適合,眼神
可以銳利、也可以溫柔,「賭了!」
6問 為何日語對白多達九成?
1930年前後日本統治台灣已超過30年,1930年日本國勢調查資料顯示,台南州10至19歲人
口會講日語者占48.6%。當時若能進入以日語教學的嘉農就讀,一定有日語能力。
有人以此批評魏德聖媚日,他回答,為什麼對日語如此沒有安全感?電影只是呈現當時台
灣真實情況。他相信看過電影的觀眾就能理解該片要談的是運動精神,不是偏袒哪一個族
群。「我沒有醜化日本,不代表美化。」
魏德聖說,台灣最大的問題就在追求別人的認同,忘了自己。「台灣像孤兒一樣,靠否認
上一個寄養家庭,獲取現在寄養家庭的肯定。但問題是,我們已經長大成人,要有自信。
回憶過去是幫我們找到養分;釐清愛恨、好壞,切實面對,才能創造自己的家庭。」
7問 哪些情節和歷史有出入?
1930年台灣發生震驚各界的霧社事件,但建造10年的嘉南大圳水利工程也在這一年5月完
工。由於嘉農是農林學校,建校目的在培養農林人才,因此片中將八田與一督造嘉南大圳
的情節加入,並讓大圳開通的時間延後,與嘉農打進甲子園的時間同樣發生在1931年。魏
德聖說,這兩件事都是很美好的,一起發生,就像花園裡的花一起盛開,花開了、蝴蝶也
來了,會更珍惜這段美好的時間。
片中嘉農棒球隊練跑時經過嘉義市的中央噴水池正在興建,也是刻意移動時間。該噴水池
的地點原是城牆與砲台,1906年嘉義發生大地震,城牆與砲台坍塌後改建為圓環,當中就
設有噴水池。
此外嘉農隊蘇正生打出全壘打時球棒斷掉,現實中並未發生,但拍攝時因球棒當場打斷,
很有戲劇效果,乾脆將錯就錯。有趣又辛苦的是飾演蘇正生的陳勁宏原是左投左打,但為
該片改練右手揮棒。
8問 哪些場面細節是真的?
電影裡甲子園比賽開幕,各隊均進場,嘉農隊才提著大包小包行李匆匆趕到,看似誇張,
其實是真的。蘇正生口述的「情繫甲子園」一文提到,「當我們看到大阪港時,離開幕時
間卻只剩二十分鐘,因此近藤先生顧不得省錢原則,就帶著我們搭計程車火速趕往甲子園
比賽場地。」
片中球員盜壘速度驚人,站上一壘時豪氣干雲地喊說「二壘、三壘是我們的」,這種語氣
正是嘉農隊員在球場上說話的方式。
甲子園最後一役投手吳明捷因手傷流血控球不穩,隊友要他放手投直球、讓隊友防守把球
接下。每當敵隊打擊出去,嘉農隊員接到球就高喊「歡迎光臨」。這句經典的「歡迎光臨
」當年在場上此起彼落。
9問 木瓜樹根釘鐵釘,果實會更大?
電影裡濱田老師告訴學生「在木瓜樹根部釘鐵釘可讓果實更大」的秘訣,這個「偏方」是
魏德聖無意間聽到的,他認為這種說法很有意思,於是放進電影成為貫穿後半部重要的意
象,也不想仔細考證其真實性以免影響創作。
「木瓜釘鐵釘」的說法不少人聽過,但不一定有效,另也傳說可讓雄株變成雌株。行政院
農委會農業知識網站指出,木瓜有雄株、雌株、兩性株,若遺傳基因是雄性株,則用任何
方法也不會轉為雌株。但若是兩性株,因發育不良無法結果,讓人誤以為是種到雄性株,
此時釘鐵釘或將樹皮剝掉、塗鹽等,植株會因受到逆境將養分回流到花器,以利傳宗接代
,所以會開花結果。
10問 電影拍成,要感謝哪些「天使」?
魏德聖在「賽德克˙巴萊」片尾列出一長串雪中送炭的「天使」名單,拍「KANO」的過程
雖相較順利很多,但仍有不少「天使」,其中包括一品堂中醫診所院長蔡全德與義良企業
董事長陳成勳。他們都在該片開拍前、只聽故事、連企畫案或劇本都沒看,就出資參與。
出資1千萬的蔡全德把這筆錢當成捐款,表明電影賺錢也會捐出來。拍攝期間,魏德聖向
出資1千萬的陳成勳周轉500萬,陳成勳竟加碼再出1千萬,連借據都不要。至於魏德聖的
父親、弟弟則是他小額周轉的「天使」。
數字看「KANO」
4種使用日語、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
10個裝滿服裝與道具的貨櫃
144天拍攝期從2012年11月7日至2013年3月30日
500人工作人員總動員數
1,000件甲子園球賽球衣數量
2,200個使用特效鏡頭數量
15,000人次臨時演員動員人次
300,000,000元拍攝預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3.108.111
推
04/30 09:34, , 1F
04/30 09:34, 1F
Ourmovies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