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北電影獎入圍三大贏家《灼人秘密》《下半場》《返校》總體檢

看板Ourmovies (國片)作者 (外面的世界)時間4年前 (2020/06/28 13:4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你看過了嗎?台北電影獎入圍三大贏家《灼人秘密》《下半場》《返校》總體檢 https://www.fountain.org.tw/r/post/nina-wu-we-are-champions-detention 文/張硯拓 去年夏天,我參與了《新活水》第12期專題「下一部台灣電影」的規劃,我們採訪當時將 上映的三部國片:《灼人秘密》的編劇兼女主角吳可熙,《下半場》的製作人陳寶旭,《 返校》的導演徐漢強,和他們分別聊了創作、製作宣傳以及新片看點。如今一年過去了, 三部片的市場成績塵埃落定,也都在本屆台北電影獎入圍豐碩。此時,正適合對當時的展 望做一番回應。 《灼人秘密》:票房守住基本盤,美學新意、議題深度不足 ●上映:2019年7月19日 ●映期:6週 ●全台總票房:735萬(年度台片第17名) ●金馬獎得獎:音效 ●金馬獎入圍:導演、原著劇本、攝影、美術設計、造型設計、原創電影音樂、 原創電影歌曲 ●台北電影獎入圍:劇情長片、導演、編劇、剪輯、視覺效果、配樂、美術設計、 造型設計 《灼人秘密》是三片中最藝術取向的,票房不如較商業的其他兩部,並不令人意外。若要 論斷它的成績,更適當的基準是導演趙德胤的前作《再見瓦城》(2016)──相同的卡司 ,相似的國內外影獎成績,當時票房是705萬。由此來看《灼人秘密》的735萬並沒有明顯 成長,女主角親自編劇、入圍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受#MeToo運動啟發等等話題的 發酵有限,但也不算是失著,約莫是平盤。 就內容來看,去年我們專訪吳可熙,和她暢談創作心路與生命經驗,這些確實轉化成強烈 的情緒和美學風格,體現在《灼人秘密》裡。然而這個虛實交錯、意識與潛意識互相滲透 的故事,敘事上的難度非常高,或許高過了一位編劇新手的掌握,更不用說趙、吳兩人的 企圖心是媲美《穆荷蘭大道》、《噩夢輓歌》等等晦澀難懂、符號滿滿的殿堂級藝術電影 。 全片美學的確張狂而豔麗,但過於單一而且緊繃的氛圍,帶給觀眾極大的挑戰;在議題上 的發揮也有些不足,雖然搶得了「#MeToo風潮後第一部相關台灣電影」的頭銜(而且至今 似乎沒有出現第二部),但是在權勢性侵、演藝圈黑暗面這些題目上,講得並不深。 《下半場》:從球場到戲院的最後一哩路,仍難以翻越 ●上映:2019年8月23日 ●映期:8週 ●全台總票房:2297萬(年度台片第8名) ●金馬獎得獎:新演員 ●金馬獎入圍:男配角、攝影、音效、動作設計、視覺效果 ●台北電影獎入圍:劇情長片、導演、男主角、男配角、新演員、編劇、配樂、攝影、 剪輯、聲音設計、視覺效果、動作設計 《下半場》的2297萬票房成績,是三部中最可惜的。它的角色建構、劇情的完整度、情感 的流暢,可能比一半以上曾經破億的台灣電影都好。兄弟競爭又相扶持,賽事的安排緊扣 著情節起伏,導演張榮吉堅持用球技專業的新人、搭配豐富的球場拍攝經驗和足夠資源, 把一場場球賽拍得劇力萬鈞,這股熱血又在最後匯流了親情的和解...... 這一切,最終沒有轉化成票房的原因只有一個:題材不吃香。 去年8月24日,我在《新活水》的講座和台北電影節總監李亞梅談台片的現況與展望,當 天正是《下半場》上映第二天。我還記得開場前,我們都非常關心它首日的票房數字;講 座上,亞梅總監問了現場逾50位觀眾,只有三分之一知道《下半場》要上映,再進一步問 有多少人會去看?結果只有一人舉手。 別忘了,那已經是一群特地來聽「台灣電影」的觀眾,如此核心的台片TA(目標觀眾)仍 然對本片提不起興趣,可見「高中籃球聯賽」這個題材不只被「不看籃球」的人直接忽略 ,就連喜歡看球賽的觀眾,可能都只對NBA轉播有興趣,對高中聯賽和相關的電影不感興 趣。 去年在雜誌裡,為《下半場》受訪的監製陳寶旭就曾提到,團隊從前置期就研擬了縝密的 行銷計畫,拿到HBL官方授權並相互配合宣傳,目標直指聯賽的廣大觀眾。可惜的是,即 使有好看的故事、熱血的球技、專業的賽事拍攝技巧,從球場到戲院的最後一哩路,仍然 難以翻越。 《返校》:2019年度台片票房冠軍,更證明IP的影響力 ●上映:2019年9月20日 ●映期:13週 ●全台總票房:2億6046萬(年度台片第1名) ●金馬獎得獎:新導演、改編劇本、視覺效果、美術設計、原創電影歌曲 ●金馬獎入圍:劇情長片、女主角、新演員、動作設計、剪輯、音效、原創電影音樂 ●台北電影獎入圍:劇情長片、導演、男主角、女主角、編劇、配樂、攝影、剪輯、 美術設計、造型設計、聲音設計、視覺效果 無疑地,《返校》以2.6億拿下年度台片冠軍,是亮眼的成績。它在上映首日創下1800萬 的「八年來台片最高」,首週末6741萬是國片史上第4,最終2.6億排名國片史上第11名, 和《艋舺》、《大囍臨門》、《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同一量級,僅小輸給李安的《色, 戒》。 這樣的成績,是否是這片的類型──知名手遊改編、白色恐怖歷史題材、點綴愛情元素的 驚悚片──所能企及的最大值?或還可以更好?雖然幾乎沒有範例可以比較,但在發行團 隊結合數據公司、從市場經驗/科學分析兩方面共同著力的情況下,本片應是發揮最大的 票房潛力了。這從上映後,電影海報及宣傳台詞「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紛紛 成為社群流行語,被大量改編、轉發的現象,可以得到證實。 就內容來看,《返校》是導演徐漢強第一次掌握大型商業片,而且有原作素材在前,有龐 大的實拍/特效交錯的敘事要駕馭,還有敏感的題材要拿捏,必須要在遊戲迷/出資者/ 廣大觀眾的理解力之間找到平衡,還得向自己的藝術心負責......從這麼多方面的艱難 來看,《返校》能夠拍成一部質感穩定,敘事清晰,情感也順暢的電影,已經很不容易。 若要更嚴格檢視,在炫目的結構及風格強烈的符碼之下,人物有點片面,歷史脈絡不足, 故事核心的悲戀在宣傳上被錯位扭向了「致自由」;遊戲藉由「不明說」來營造的時局壓 迫感,到電影都被翻上檯面,這是為了讓觀眾好懂不得不然,但也犧牲了更深刻的議題空 間。 但以上這些,都不會改變《返校》的時代意義。在這之前,台灣沒有拍過遊戲改編電影, 也沒有用如此貼近大眾的方式碰觸白色恐怖。光是把如今65至75歲那一代台灣人的校園經 歷,重現給這一代的觀眾看,這遲來了半世紀的警惕,就值得記上一筆。 綜觀分析一:如何善用IP影響力 如果把三片擺在一起看,很難否認:《返校》能衝出《下半場》10倍以上的票房,絕對跟 IP有關。改編知名遊戲,讓本片從籌拍階段就是媒體焦點,而導演是新人、卡司也沒有明 星,卻能一上片就開出超高票房,這都是仰賴題材本身──不是白色恐怖,不是校園戀情 ,而是特定遊戲──所帶來的名氣和討論度。 如今在社群時代,大眾能被電影資訊「打到」的機會遠勝以往。在過去,決定觀眾看不看 一部片的因素不外乎導演是誰?哪個明星主演?預告好不好看?頂多再加上有沒有得獎、 類型合不合胃口......;但現在被「推」到每個人面前的客製化資訊,以及社群討論的能量,比上述條件更先一 步決定你知不知道、期不期待一部電影。你喜愛的原作改編,或你看過的系列續集,當然 更會被你關注,或在你的討論圈出現。這是為何IP擁有了宰制當今娛樂市場的影響力。 再換個方面看,《下半場》也擁有「HBL」這個IP,而且在行銷上盡心盡力,為什麼無法 把球迷變戲迷?這說明了IP本身的類型區隔:對球迷來說,聯賽這個組織沒有IP吸引力, 就像籃球本身也不構成IP──但如果是特定球隊,或球員,說不定情況就會不一樣了。 綜觀分析二:如何點燃議題動能 《返校》的另一大話題性,來自它的歷史議題,而且是少有商業影視去碰觸、在政治場域 卻非常高能量的「白色恐怖」這一題。這當然有助於本片的媒體效應,即使很難直接等於 觀眾(尤其年輕人)進場的動力,但是當話題起來了,連政治人物都必須來沾個醬油,知 名度也就擴散到電影觀眾之外。而宣傳團隊顯然也深知這潛力,才會強攻「致自由」這一 點。 再加上,我們很難說:如果《返校》早一年生在2018,或晚一年生在現在,它的議題動能 還會跟去年夏天的台灣相似嗎? 另一方面,《灼人秘密》也是一部議題號召的電影,即使#MeToo在台灣一直沒能點起火, 仍然有操作空間。這就要說回影片本身了,儘管真的圍繞著創傷經驗去建構它的美學、表 演、氛圍,但敘事語言是隱晦的,不那麼直接和觀眾溝通,也就難把已經很複雜、幽微的 心情講清楚。這從電影上映之後,即使是關注性別的討論圈也不太有人拿它當例子來說明 經驗或解釋理論,可見一斑。 綜觀分析三:如何突圍類型設定 去年接受《新活水》訪問時,李亞梅總監曾經提到:世上不論哪個國家,最有把握賣錢的 商業電影永遠是四個類型:浪漫愛情、喜劇、恐怖片、動作片。除此之外的題材一概辛苦 。在台灣這個規模小,商業創作更還沒有成熟運轉的市場尤其如此。故我們從類型角度來 看:《灼人秘密》是藝術電影,很難被劃分到類型中,也沒有這個意圖;《下半場》是體 育競技類型,搭配親情主題;《返校》則是奇幻驚悚片,搭配歷史政治元素,核心則是愛 情悲劇。 這樣一字排開,只有《返校》落在四大類型的框架中──從恐怖片跨向愛情,前者是台片 工業目前唯一能穩定獲利的領域,後者則是讓人看完眼眶紅的密技。有了這基底,再搭配 政治話題,以及超級IP的加持,本片大賣可以說是水到渠成,又搭東風。 再說回最可惜的《下半場》。在今年台北電影節的選片指南上,李亞梅形容這是「去年最 好看的國片」,而本屆獲得14項提名的風光成績,也還了它一個遲來的公道。然而,這改 變不了體育類型片很難賣的事實。翻開影史曾經破億的28部國片名冊,只有一部《KANO》 屬於這類型,而且是跟台灣社會的共同記憶綁更緊的「棒球」主題。 《下半場》非常好看,甚至可以說只要被騙進戲院坐下來,任何人看完應該都會喜歡。如 果看《返校》和《下半場》的台北週末票房走勢,會發現兩部片「第二週比第一週的跌幅 」都維持在驚人的22%以下。這意謂著口碑有成型,可惜《下半場》的起始數字真的不夠 ,又在《返校》前一個月上映,後半的討論度都被搶走了。 硬生生撞上類型的天花板,即使有口碑也無法擴散,《下半場》的惜敗是寶貴的一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114.7.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Ourmovies/M.1593322806.A.1DC.html
文章代碼(AID): #1U-2qs7S (Ourmovies)
文章代碼(AID): #1U-2qs7S (Our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