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我真的頗閒的(電影後製流程簡述)
※ [本文轉錄自 NTUA_MPD 看板]
作者: greatmovie (羅頗誠電影大學) 看板: NTUA_MPD
標題: [閒聊] 我真的頗閒的(電影後製流程簡述)
時間: Fri Jul 25 01:44:15 2003
以下流程為'非線性剪接'的簡略說明
本作業流程以完成有聲膠捲拷貝為目標
============
0.出機攝影
↓
1.得到熱騰騰的 還沒沖洗的底片 曰之:熟片
↓
2.*拿熟片去沖印公司沖洗
↓
3.*沖洗出來的底片 藉由機器轉錄至DV帶子裡
本過程在台灣曰之:過TC (telcine)
↓
4.小巧可愛的DV帶拿回家輸入電腦 開始剪接
或是
*在有非線性剪接設備的公司進行電腦剪接
*不過這種地方要論時計費喔
↓
5.粗略剪接出一個版本
用這個版本來做配音參考用
曰之 工作拷貝
↓
6.配音配完了 就可以剪接確定的版本了
將確定的版本輸入回dv帶裡
並且將聲音軌輸出到DAT 光碟片 硬碟等 紀錄格式裡
↓
7.將DV帶拿回本來沖片的公司
*進行一項
*把原來的底片照dv帶裡的剪接順序再剪接一次的工作
曰之 套片
↓
X.(其實 上下兩個步驟之間
還有個不是很容易說明的
*對同步 的步驟 曰之 對同步)
↓
8.聲音檔案必須拿去進行一項
*把聲音錄到光學聲帶裡的動作
*曰之 轉光學
(請各位將光學聲帶視為拍聲音用的底片
如同 一般底片之於影像)
↓
9.*光學聲帶既然是聲音的底片
*理所當然它也是要被沖洗的
*曰之 沖聲片
↓
10.比較講究的
還可拿對白的文字檔案給作字幕的師父印字幕
*印字幕也包含了拍和沖的步驟
↓
11.*套片和沖聲片之後就可以印製拷貝啦!
*有字幕片的就把字幕片也一起塞進來唄
*印製拷貝的步驟曰之 印拷貝.......
↓
12.熱騰騰的有聲拷貝出來啦
曰之 B拷貝 趕快拿去交作業吧 小梅生氣啦~
記得把帳結清 免得拖累其他同學阿
雖然有一些執行上的細節並沒有交代清楚
不過也八九不離十了
之所以po這篇除了真的很閒以外
也可以順便解答網友對於台藝電影系和世新電影組
在器材差異這方面的疑問
還有 對於後製成本概念的疑問
簡言之
攝影和燈光器材這些直接會在拍攝期用到的東西
我是不清楚到底誰好誰壞 哪邊多 哪邊少
但可以肯定的是 不管燈再多 攝影機再多都還是會有不夠用的情形
這個邏輯就像是有句話叫做'女人衣櫃裡的衣服永遠少一件'一樣
是人性問題......
(但我還是認為我們系的器材太少了.....)
另外
上面表格當中有個*字的
目前都是必須花錢到外面的電影製片公司去完成的
因為這些器材的本身以及保養都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就我所知台灣各個有電影科系的大學都沒有從沖印開始的後製設備了
頂多就電腦剪接設備吧
(本電影系目前還有磁性聲帶混音和對同步的設備
不過現在用的人也不多啦)
至於底片費用其實應該包含
攝影底片 光學聲帶 以及可能會有的字幕底片 這三種
這些底片耗材的費用在後製成本裡只佔了九牛一毛
ㄜ 應該是差不多有三到八分之一
縱使台藝電影系有補助部分底片
但在整個後製花費裡
只能算是一種有比沒有好的補助了....
不過
如果是要以DV或vhs規格完成的話
那麼步驟七之後的花費就可以免了
真省錢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8.168.213.95
※ 編輯: greatmovie 來自: 218.168.213.95 (07/25 01:44)
--
羅頗誠電影紀念大學
ROBERT CHEN MOMERIAL UNIVERSTY OF CINEMA
簡稱R.C.M.U.C (絕對不是run DMC)
創立於西元2004年
共分為電影理論學院 拍攝技術學院 發行與管理學院
募集所有對於電影有熱愛的台灣學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8.168.213.95
Ourmovies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