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影的內憂外患》(外患篇)
國內市場的危機(外患):
台灣加入WTO後,電影工業無論在產製、映演、發行都受到全球化浪潮強烈衝擊。政府為配
合開放市場、公平交易的要求,對影視服務業的承諾部份為開放錄影帶/碟片、電影片發
行之服務業(取消進口電影片拷貝之關稅),及開放電影映演服務業(取消外國電影片拷
貝數量、電影片映演廳數之限制)。加上國片長久以來在美國好萊塢電影工業步步進逼下
,市場佔有率節節衰退。而電影又身兼文化與商品雙重角色,在綜合藝術中位居最高位階
,其內容含有豐厚的文化概念與社會內涵,是保存與傳承思想文化的重要工具。而且國片
業者受到強大的外國影視工業的傾銷壓制,以及面對不公平的競爭環境…等,又有未盡周
延且過時的法規牽絆,急須要政府由政策鬆綁給予實質的協助。
總而言之,加入WTO後,政府應明確地擬定針對電影工業輔導、獎勵、振興的政策。政府若
不再嚴肅地面對問題,謀求解決之道,電影文化如果不妥慎保護,任由歐美強勢的文化入
侵,不但原本依靠電影產業維生,懷抱創作理想的人將在台灣消失殆盡,使得往後消費者
無論在電影院或家裡所收看的電影都勢必充斥西方社會價值觀,而漸漸地失去固有的文化
內涵。其影響所及,不可不慮。
1.資金問題:
片商大都投資偏向商業化的電影,國片本身獲利不高,不只國內片商投資意願低落,也甚
少外資願意冒險投入,於是電影業者缺乏有力的資金支持,沒有足夠預算就無法在影片拍
攝或宣傳方面多做改善。
2.影片內容:
台灣導演拍攝手法個人風格濃厚、題材傾向藝術風格及意識型態,以目前的消費市場而言
,似乎較無法滿足消費者的娛樂需求。外語片大手筆的投資在題材創新,相對比較下,消
費者往往在一念之間就放棄選擇國片。
3.通路問題:
台灣的電影工業,上自電影公司、下到戲院,莫不被好萊塢大型電影工業掌控,市場上每
年都有超過九五%的好萊塢片,放映業者為求生存不得不選擇放映票房較佳的外語片,也
早與美商八大電影公司簽約排檔,國片要擠進戲院放映相當困難,而國片失去行銷通路,
也讓消費者減少接觸國片的機會。
4.宣傳手法:
國內宣傳方法大多不夠專業,缺乏一套有系統的行銷策略,再加上沒有足夠資金可以進行
各種宣傳活動,於是一部國片產品在沒有任何專業的行銷包裝下,被赤裸裸地丟入市場中
,結果當然是被已哄抬聲勢的外語片深深痛擊。
外患是針對台灣加入WTO後,政府為配合開放市場、公平交易的要求,將全面開放外片,
目前國片對於外語片的抵抗能力已經薄弱,在面對外語片的衝擊下,
國片市場競爭力將再度大受考驗。
寫於2003年5月....
--
電影‧人生‧夢!
http://mypaper4.ttimes.com.tw/user/fan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8.164.229.173
Ourmovies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