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ur Ros --- 散步在極地風景的聲音
文徵皆已徵得同意
曾刊載於樂團人雜誌3月號
原作:丁丁
由於編碼關係 已盡量將部份文字改過 請見諒
--------------------------------------------------------
Sigur Rós --- 散步在極地風景的聲音
「『如果遙遠天際中散爍的星星也有聲音的話,那它聽起來一定是像Mogwai的聲音』
英國NME雜誌如是說;
換個角度,如果深海三萬英呎底下的世界仍有聲音的話,那一定是只有Sigur Rós
才能抵達的神秘音域。」
---自由時報影藝中心西洋組記者 李光爵
Ágaetis Byrjun
冰島樂團Sigur Ros成軍於1994年,當年主唱jonsi的妹妹Sigurros誕生,樂團便以她的
名字命名,意為「勝利玫瑰」。
樂團的初始成員為主唱兼吉他手Jon Thor Birgisson (jonsi)、貝斯手Georg Holm(goggi)
以及第一任鼓手Agust Gunnarsson。當時他們還非常年輕,三人就讀於同一所學校,偶然
發現彼此喜歡的音樂風格很類似,就這樣開始了Sigur Ros的音樂之路。
1997年他們發行首張專輯《Von》(hope),這張處女作直到近幾年才再度於全球重新發行。
《Von》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是一張實驗性質相當強烈的概念性專輯(雖然他們自己並不這樣
認為),在當時雖未引起很大的迴響,但已初步奠定了Sigur Ros往後音樂上的許多基礎。
在這張專輯中,〈18 sekúndur fyrir sólarupprás〉(18 seconds before sunrise)恰如
其名的18秒靜默宛如屏息等待,接續的〈hafssól〉(the sun’s sea)長達12分鐘多,
變化莫測、詭橘多變的各種聲響融合在不斷延伸的音域中,展現了Sigur Ros在音樂上獨特的
敘述能力。
同名曲目〈von〉可算是整張專輯中較為柔和而舒坦的部分;而最後一首〈rukrym〉長達近
9分鐘,卻在6分鐘多的寂靜之後才開始出現音樂,這段大量運用倒轉聲音手法的音樂已經
可以隱隱約約透露出未來作品的雛形,標示著他們音樂風格的基底已然成形,彷彿將空靈
的極地風景融合在極具空間感的音樂裡,創造出獨特的意境。
接著隔年鍵盤手Kjartan Sveinsson(kjarri)的加入後,他們發行相當經典的專輯
《Ágaetis Byrjun》(good start)。起初這張專輯只在冰島發行,後來被英國的FatCat
Records發掘,FatCat對他們的音樂大為讚賞,於是決定再度重新發行了這張讓Sigur Ros
真正綻放光芒的重要專輯。
Sigur Ros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評論與讚揚,這張專輯在全球熱銷突破50萬張,從此奠定了
Sigur Ros 作為20世紀末最偉大樂團之一的地位。《Ágaetis Byrjun》更成為冰島歷年最
重要的專輯之一,jonsi以近兩個八度的假音,吟唱出空靈迷魅的音域,結合沈緩飄動的
音樂風格,使他們的音樂擁有極高的辨識度,從此獨樹一格。
整張專輯中他們完成的第一首作品就是同名曲目 〈ágaetis byrjun〉,他們完成這首作品
後在朋友面前演奏,他們的朋友非常喜歡,並將之評論為一個「不錯的開始」
(an alrigt start),這便是此張專輯命名的由來。
事實上,Sigur Ros花了相當長的時間製作第一張專輯《Von》,但結果卻令他們相當不滿
意,他們甚至考慮毀掉成果,全部重新再做一次,後來因為時間緊迫而作罷。在《Von》之
後,他們在冰島發行混音專輯《Von Brigði》,它包含《Von》之中多首由冰島眾多音樂
工作者重新混音的版本,其中一首〈leif af lifi〉原先計畫收錄於《Von》中,不過因混
音作業未能於發行該專輯前及時完成,所以收在這張《Von Brigði》中。
《Von》意指希望 (hope),而《Von Brigði》則是失望 (disappointment)之意,從希望
到失望,再到相信下一次一定會更好的《Agaetis Byrjun》(alright start),暗示了
Sigur Ros在這三張專輯之中心情上微妙的轉折。
鼓手Agust於《Ágaetis Byrjun》專輯錄製結束之後,為了致力於平面造型設計的工作,
便離開了樂團,由Orri Pall Dyrason繼而擔任鼓手的位置。
( )
第二張專輯《Ágaetis Byrjun》獲得成功之後,Sigur Ros的音樂受到美國樂迷高度關注
使美國各大音樂廠牌競相爭取他們音樂的代理權。最後Sigur Ros選擇了能夠給予他們較大
自由空間的MCA Records。並首度於北美巡迴演出,引起相當大的迴響,所有演出場次都在
短時間內售罄。
演出結束後,他們發行了第三張專輯《( )》,這張專輯收錄了8首Sigur Ros在過去現場表
演過的無題作品,中段的30秒靜默像是將全長71分鐘的專輯劃分為兩半,兩半各自有4首作
品。前半部較為光明而正面,後半部轉為荒蕪、陰冷、沈潛而神秘,如潛入深海般,創造
出深沈蒼茫的空間感。jonsi的歌聲中充滿不經修飾的情緒起伏,彷彿在對著自己內心最
黑暗的角落歌唱,透露出一種幽暗、虛無的距離感。
在這張專輯中,鼓的節奏整體放慢 (在〈untitled 1〉及〈untitled 3〉中甚至完全沒有
加入鼓),用緩慢的步調逐步醞釀。從最高點到最低沉之處,從最敏銳的細節到狂暴的宣洩
,《( )》所蘊含的真實、巨大而迷人的能量,無疑地讓它成為一張Sigur Ros樂迷必備的
大作。
《( )》的所有包裝沒有出現任何文字或圖示,唯一僅有的是主唱jonsi親筆寫的
"Sigur Ros"字樣,以及似乎具有某種象徵意義的一雙相對的括弧 (也可以說是一對半圓弧
線)。這對圓弧或許可以解釋為這張專輯本身不具有任何題名,聽者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
隨意為作品命名;或是解讀為它象徵整張專輯中被分隔開的兩個部分。又或者它根本不具
有任何意義,每個人都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思去想像或詮釋。
這張專輯裡沒有任何歌詞,jonsi使用的是他們自創的”hopelandic”,這並不真的是一種
語言,只是jonsi單純地跟隨著音樂呢喃發聲,就像是把人聲也視為另一項樂器一般。
既然沒有真正的歌詞,每位聽者就可以自己想像作品的內容,專輯附送的空白紙頁就是為
了這樣的用途。
關於Sigur Ros作品中歌詞的意義問題一直備受爭議,事實上他們主要使用的是冰島語和
無意義的hopelandic。jonsi坦承他們對於寫作歌詞是又愛又恨的,因為音樂總是自然而然
的從他們心中流瀉而出,但當他必須為音樂寫作歌詞時,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歌詞的寫作通常也是從胡亂呢喃開始,然後慢慢抓住一些關鍵,再由那些關鍵發展出適合
音樂的歌詞主題。不過對於全球的樂迷來說,歌詞的問題或許從來不是重點,
因為Sigur Ros的音樂本身豐富的音樂性已經超越了文字框架的限制,其中蘊含的關於愛、
希望、溫暖等等具有生命力的內涵是超越語言的。
《( )》專輯是Sigur Ros在他們位於雷克雅維克臨近小鎮,由廢棄游泳池改裝而成的工作
室中首次錄製的專輯,整張專輯由Sigur Ros親自製作,由擔任《Ágaetis Byrjun》專輯
策劃工程的Ken Thomas再次操刀,並與冰島的女子弦樂四人組Amiina合作。
除了音樂,Sigur Ros也很重視視覺上的傳達,音樂影片拍攝的風格相當特別且廣受好評。
2000年他們的首支影片〈svefn-g-englar〉(sleepwalkers,收錄於《Ágaetis Byrjun》)
中的主角們為冰島當地Perlan Theatre Group的成員,他們都是唐氏症患者,在冰島有
多次戲劇演出經驗。影片中的他們身穿白袍,在自然光中自由地舞動著,伴隨著jonsi迷濛
的歌聲與空靈的鍵琴聲,呈現了極具啟示性的全面性美感。
第二支為〈vierar vel til loftárása〉(good weather for an airstrike,收錄於
《Ágaetis Byrjun》),這支非常具代表性的影片內容敘述發生在兩位足球隊小男孩身上的
故事,影片最後在一場足球比賽中發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結局。
第三支為〈untitled 1〉(vaka,以鼓手的女兒命名,收錄於《( )》中),是由知名義大利
導演兼攝影師Floria Sigismondi執導,影片內容是一個黑暗的大滅絕之後的場景,
一群孩童戴著防毒面具,玩著黑色的雪。這支影片也為他們贏得了2003年歐洲MTV音樂大獎
中的「最佳音樂影片獎」。
Takk…
2003年起,Sigur Ros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歐洲和美國巡演,然後他們休息了一個夏天,
便著手進行他們眾多side project之一:和Radiohead樂團合作,為美國現代舞大師
Merce Cunningham的作品《Split Sides》譜寫20分鐘長的配樂《BA BA TI KI DI DO》。
隔年,Sigur Ros毅然決定離開將他們從冰島推往國際舞台的FatCat Records,投入EMI
旗下,引起樂迷一片嘩然。之後他們發行加入EMI後首張專輯《Takk…》(thanks…),
這張專輯在與製作人Ken Thomas的合作之下,由Sigur Ros在他們的工作室中包辦了創作、
演出及製作的工作,專輯的完成無疑地證明了所有外界關於這個優秀樂團的期待眼光。
磅礡而零距離,弦樂氛圍中透出幽微的靈光,豐富飽滿卻不可思議的單純,《Takk…》
可說是Sigur Ros處於顛峰狀態中的傑作。這張專輯完成了遠遠超過流行樂的音樂概念;
或許更精確的說法是,他們將失落在悠遠的時間與想像之迷霧中的美感知覺,重新注入了
流行的音樂形式中。
從第一個音符響起直到結束,他們展現了超越過往的輝煌姿態。在厚實的音牆中,美麗的
鍵琴旋律引領著樂章的主調,而在如風暴般的狂烈之後,卻又融化於彷彿來自天堂般平靜
詳和的弦樂聲線中。《Takk…》一脫過去的孤冷,像晴空下的淺海般溫暖明亮,整張專輯
一氣呵成,盪氣迴腸。
Heima
距離上張專輯2年後,Sigur Ros發行了《Hvarf / Heim》專輯以及首部影片《Heima》。
《Hvarf / Heim》為一張雙CD專輯,兩張CD有著不同的封面、各自獨立卻互補的內容。
《Hvarf》(disappear or heaven)收錄了5首重新錄製的作品,包括3首未曾正式發行的
曲目(〈salka〉、〈hljomalind〉以及〈i gaer〉);《Heim》(home)收錄6首珍貴的不插
電版本作品。這張具有回顧性意義的專輯,使樂迷得以重溫他們成軍以來那些經典的美好
時刻。
〈salka〉以貝斯手的女兒命名,原先計畫收錄於《( )》專輯,但當時並未收錄。
它在現場演出中經常出現,這次終於正式收錄發行。〈hljomalind〉以及〈i gaer〉
(yesterday)則為《Ágaetis Byrjun》專輯前後時期的作品,它們在某種程度上保留了
Sigur Ros早期強烈、充滿戲劇張力與渲染力的音樂風格。
而不插電版本的起源要從一個水壩建設抗議事件說起。當Sigur Ros正在冰島進行
《Heima》影片的拍攝巡迴行程,臨時決定要繞道去為一個水壩建設抗議陣營作一場演出,
該水壩建設將使一大片純樸原野面臨被淹沒的命運。建設水壩是為了供應電力給一個美國
的鍊鋁廠,因此Sigur Ros決定那場表演要以他們過去從未公開表演過的不插電形式演出,
也進一步將數首經典曲目的不插電版本收錄在整個影片及專輯的計畫中。
而他們的首張專輯《Von》之中的〈hafsol〉和同名曲目〈von〉,一直都是現場演出中最
受歡迎的曲目,〈hafsol〉在專輯中以全部重新改編的面貌重新登場,開頭以一種祈禱詩
般的氛圍向前開展,中段Amiina以強而有力的撥弦彈奏引領全曲奔向爆炸性的高潮,攀升
至令人人暈眩的頂點之後一切放鬆舒坦開來,不和諧的雜訊聲吞沒了一切,結尾浮現了
kjarri吹奏的汽笛聲,總結了這長達10分鐘的樂章。如果和10年前《Von》專輯中12多分鐘
的原始版本比較,它們簡直就像是兩首完全不同的作品。
〈von〉這次也以兩個全新的面貌分別收錄在《Hvarf》和《Heim》中。《Hvarf》中的
〈von〉是他們經過多場演出的粹煉,加上與Amiina的合作,不斷琢磨之後的傑作,
雖然與10年前的原始版本已經大為不同,但堪稱可使輕飄迷幻如星河雲霧的原始版本失色
;而收錄在《Heim》中的不插電版本也提供了有趣的對照。在暌違10年之後再次聽見這首
經典的作品,對樂迷而言意義非凡。
同時發行的影片《Heima》是Sigur Ros至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影片作品。
影片內容拍攝了他們回到家鄉冰島進行一系列免費演出的過程,足跡遍及冰島許多遙遠
偏僻的角落,並且在雷克雅維克作了有史以來(也是冰島有史以來)最盛大的一場演出。
這部影片由曾獲奧斯卡提名的Dean Deblois執導,他本身也是Sigur Ros的樂迷,他以親密
的特寫鏡頭聚焦Sigur Ros在舞台上的細節,以及舞台之下的其他面貌,展現了他們前所
未見的一面。這部影片也以很特別的角度為觀眾們介紹了冰島這個國家,它是那樣一個
空靈而充滿神秘感的地方,人們似乎沒有擅自闖入的權利。
Með Suð Í Eyrum Við Spilum Endalaust
2008年Sigur Ros發行了他們的第五張專輯
《Með Suð Í Eyrum Við Spilum Endalaust》
(with a buzz in our ears we play endlessly),這張專輯與知名的製作人Flood合作,
在紐約、倫敦、雷克雅維克以及古巴的哈瓦那等地錄製完成。
一年前《Heima》帶Sigur Ros回到他們的家鄉,而這張專輯卻是他們首張離開冰島完成的
作品。受到《Heima》拍攝期間無拘無束的演出經驗的影響,Sigur Ros決定要以比較隨性
自在的方式去完成這張專輯,其中也出現了他們有史以來最歡樂跳躍的歌曲。
與製作人Flood合作對Sigur Ros來說是很新鮮的經驗,jonsi在訪談中也表示Flood緊湊、
專注而努力的工作方式使他們獲益良多。Flood擅長以他獨到的收音方式去捕捉音樂進行的
臨場感,使這張專輯充滿了未經修飾、直率而赤裸的表現方式,或許這是他和行事風格總
是純真率性的Sigur Ros一拍即合的原因。
首支主打單曲〈gobbledigook〉以跳躍的吉他和弦、歡愉的人聲、搖擺的敲擊聲揭開了這
張專輯明亮愉悅的基調;〈góðan daginn〉(good morning)彷彿清晨的陽光暖暖的灑進
窗內,甜美而溫柔。而沈澱如〈festival〉又回歸Sigur Ros深刻的內在能量,細緻的鋪陳
如同一首史詩;〈ára bátur〉更請來了倫敦的交響樂團和合唱團,近90人同時演出並收音
,可說是Sigur Ros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音樂編製。
在專輯的視覺設計方面,原本Sigur Ros計畫與知名的藝術家Olafur Eliasson合作,但他
們在柏林的會談並不順利,最後決定不採用他的提案,而以視覺藝術家Ryan McGinley的
作品《Highway》作為這張專輯的封面。McGinley的攝影作品中經常出現赤裸的人們,表現
出回歸自然的風格,Sigur Ros認為他的作品能夠完美地傳達這張專輯的概念。
〈gobbledigook〉的影片拍攝由先前執導〈glósóli〉以及
〈vierar vel til loftarasa〉影片的Arni and Kinski再次操刀,並請來杜可風掌鏡。
這部影片的主題是「不被壓抑、自由表達的渴望」,彷彿回歸伊甸園般自然的影片內容也
引起廣泛的討論。
在《Með Suð Í Eyrum Við Spilum Endalaust》專輯發行之後,Sigur Ros隨即展開
全球巡迴演出,引起熱烈迴響,他們也終於再次回到家鄉。巡迴之中在倫敦的兩場演出將
由曾為Arcade Fire製作過影片《Neon Bible》的Vincent Morisset剪輯製作成和
《Heima》比肩的記錄性影片。雖然發行日期未定,但可以想像全球樂迷已經開始引頸期盼
了。
Sigur Ros已然成為一個非常有名且廣受名人喜愛的樂團,布萊德彼特(Brad Pitt)、
瑪丹娜(Modanna)、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
同鄉Bjork以及知名樂團如Metallica、嗆辣紅椒(Red Hot Chili Peppers)、Coldplay
以及Radiohead等,都公開表示自己是Sigur Ros的樂迷,就連葛妮絲派特羅生下女兒
Apple時耳邊聽的都是他們的音樂。然而這一切似乎都與他們遙遠的家鄉無關,
成名這件事情似乎絲毫沒有影響到Sigur Ros成員們單純而自在的生活,
jonsi曾這麼說:
「我們就只是在我們小小的雷克雅維克過我們正常的生活,我們有自己的公寓、
我們的家人和小孩,我們的名聲絲毫沒有影響到我們,我們從來沒想過這問題,
也不曾討論過這些事情。我們也不會因為這樣而去作些什麼。
我們只是喜歡漫步在街上,到咖啡館坐坐。就這樣而已。」
相關網站:
全球最大官網 18 seconds before sunrise http://www.sigur-ros.co.uk/
MySpace http://www.myspace.com/sigurros
Ptt討論板 SigurRo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9.87.99
※ lovelylady:轉錄至看板 SigurRos 05/15 23:08
PostRock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