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唬爛] 小心得,12/17甜梅號新歌小巡迴。
以下節錄是我在前陣子聽玩甜梅現場演出之後的心得,
也是我聽後謠不管是現場還是CD非常非常真切的感受,
簡單的說,我覺得聽後搖的過程是一個尋找音波與音波的交疊、交會點。
【原版網誌:http://umas913.pixnet.net/blog/post/40640053】
節錄:
「始終只能這樣解釋著,在音牆席捲而來的同時,這樣的距離顯得多餘,如果人真有靈
魂,在這場演出中,我的靈魂想必緊緊的附著在一次又一次隆隆、厚重的音牆上。幾個詞
彙在腦海中不斷打轉、交雜,陽光、急雨、狂風、海浪、蜘蛛網、交織搖曳的樹影,甚至
是波動拳。也因而你感到投入且陷入一種低調的瘋狂。閉著眼,頭不自覺得跟著樂音擺動
,從輕點、微點、最後開始用了力甚至配合著身軀的搖擺與腳步的點動;想像著自己的前
額有一個樂音雷達(或是整個人連著耳朵形成了一個大雷達),你試著預測音波在空氣中
的走向,尋找著音波的交會點,那是種很特別的感受,甚至有股抽離感;整場演出中,主
線或許並非兩把吉他,而是鼓與BASS所發出來的低頻,在抽離的過程中,隱隱約約覺得兩
把吉他的聲音在BASS與鼓所交織出來的流動中來回穿梭,而當兩把吉它的聲音與低頻匯流
時,也是讓人感到震盪的音牆被構築起來的瞬間。聆聽的過程中身體始終微微前傾,便是
為了尋找、等待那匯流出現的一刻,然後音牆以大浪的姿態襲來,不自覺得緩緩的吸了好
大一口氣,在樂音徒然而降的時候,急促的吐了幾口氣,暢快感淋得滿身。
整場表演幾乎是non-stop的,這也是甜梅號的演出中所不可或缺的表演習慣,這很自
然,沒有人會喊累甚至覺得累,除了與樂音的衝撞外,整場演出中最重要的我想是很單純
的音樂和人的交流,而這是在全場對於樂音的投入與專心下才有辦法達成的,這樣的專心
不是單方面的聽眾內心的心無旁鶩,而是透過整場的氣氛塑造,樂手的動作(無論是激烈
或緩和)並透過樂器所堆疊的樂音凝聚而成的,許多細緻的樂曲表現,甚至只是很簡單的
所有樂聲的疊合都能讓人悠遊在一種壯闊的氛圍之中。因此當〈體育〉一曲的衝擊未消,
卻突然聽到有聽眾不自覺的大聲交談嬉鬧,並且在〈黃昏鹿場〉前奏一下之後仍扯開喉嚨
的大聲對談的同時,你發現在範圍之內的人全都動作一致的怒目望向那突如其來的干擾,
你這才意識到,這樣一種凝滯與投入的理所當然,因此小白不會在演出時發表長篇闊論,
而葉子也不會在演出到激動處時,突然跳轉過身來跟大家SAY HELLO,在第一聲樂音開始
的同時,投入似乎變得是你本來就應該要會的能力,再簡單不過。」
--
【Outcast:There is no room for the weak.】
http://umas913.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4.231.57
推
12/28 12:46, , 1F
12/28 12:46, 1F
推
12/28 16:02, , 2F
12/28 16:02, 2F
推
12/29 02:06, , 3F
12/29 02:06, 3F
推
11/16 18:28, , 4F
11/16 18:28, 4F
PostRock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6
12
18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