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電影:星光傳奇之落落長感想

看板Star-Clan (超級星光大道)作者 (修身養性中...)時間17年前 (2008/04/23 02:10), 編輯推噓19(1904)
留言23則, 1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是篇頗長的文章...) 今天終於找到機會與時間,去看了星光傳奇。 即使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是... 在看到後半段時,還是忍不住感到些微有氣, 並必須努力地按耐自己焦躁的情緒呀!! 只能說,真是太可惜了!! 有點糟蹋了這個非常棒的題材... 雖然我最支持的人出現的畫面很少, 但我給予這部電影較低的評價並不是因為這個理由, 而是這部片子沒有拍出我覺得它應該要有的東西 因此...先講我的心得結論吧~ 那就是:導演!! 請重新剪輯一部導演加長版吧。 我想,首先應該要釐清的是幾個立場問題。 雖然我不是學電影、藝術與文學的,但是看過不少"故事", 因此我是以「看一個故事」的心態來檢視這部電影; 而我評價高或低的標準,在於電影本身「是否有把一個故事給說好」。 我是一個星光二班的狂熱支持者,所以超級星光大道節目本身, 與這段期間曾出現的許多批評與小道消息,基本上我都很熟。 但是不能忘記的一件事就是:這部電影是要拍給一般人看的!! 進入主題吧。 當初星光傳奇要拍攝的時候,我就在想, 不知道導演會是以怎麼樣的角度來紀錄、述說這個故事呢? 即使不以市儈的收視率來講,光是一個選秀節目能夠打動這麼多人的心, 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傳奇"。 那麼,可以從哪些角度來切入這個故事呢?隨便想想就可以舉出好多種。 像是: "紀錄"「星光大道第二季的節目」是其中一種, "紀錄"「星光大道第二季的比賽」是另外一種, "紀錄"「星光大道第二季的參賽者群」也是一種, "紀錄"「星光大道第二季特定參賽者」更是一種。 此外,如果還想要要求自己,還可以深入去挖掘出像是: 「星光節目"為什麼"會是種傳奇」、 「星光節目吸引人的地方在哪裡」、 「星光節目帶給社會的影響是什麼」等等... 角度實在是有太多種了。 我並不貪心,只希望它能夠紮紮實實地作到其中一兩種,我就很滿足了。 可是呀... 這部電影好像沒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在哪裡。 整體上看來, 既像是想要客觀全面地捕捉"全體參賽者的心路歷程", 又像是想要"紀錄曾經發生過的重要比賽", 到後半段更是變成"銘偉奮鬥記"與"文音逐夢記"... 在我的觀點來看,其實選擇哪一種都好, 就算整部電影完全是賴銘偉或梁文音的個人傳記,只要故事能說得好就是部好電影。 但,若只是無章法地交雜在一起,結果就是四不像。 在前面那一篇精闢的影評曾說過, "因為導演的企圖心不夠,以致於讓電影變成了星光節目的幕後花絮訪談。" 我想,以紀錄節目的角度來說,其實星光傳奇是成功的。 因為它的確是按部就班地把比賽的過程記載了下來。 本片採取的是正敘法, 雖然偶爾會為了特定參賽者而跳接回頭剪輯過去的比賽(主題順序我很熟的...) 但是影片進行主要還是依循著比賽的流程。這樣的拍攝法有利有弊。 利在於,這是在進行比賽的"紀錄", 也較能方便引導觀眾逐步感受到參賽者的壓力與心情; 然而弊則在於,本片完全沒有把比賽的那種「張力」, 與節目能讓觀眾投入的「力量」給拍出來。 這點讓我頗失望。 怎麼說呢? 打從片子一開始,我就在注意導演是如何在剪輯安排幾位參賽者, 並在猜想:導演安插角色的時機與比重,是否有其用意呢? 正如我最初有說的,我重視片子的故事性與批判性, 因此,好故事是不應該有累贅無用的元素的。 舉個例子來說吧。 雖然有人批評,不知道為什麼導演要剪輯出那麼多方志友的畫面, 但我看到那兒時並沒有覺得突兀,甚至覺得這是理所當然。 曾經跟隨比賽一路走來的人,應該還記得,志友小妹當時可是個相當爭議的人物呀!! 早期星光兩大爭議,一是方一是戴,如果本片把自己定位在客觀忠實紀錄第二季, 那麼提到她們倆是很應該的。 然而!! 電影雖然剪輯出方小妹難過被批評、方媽心疼女兒被批評、戴安娜為兩人抱不平... 可是卻沒有把當初那股兇猛的批評浪潮給拍出來。 數年之後,當大家都已經忘卻這些風風雨雨時,再來看這段, 就會覺得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請問小姐你是哪裡被批評?? 但是,這只是述說方式的不夠周全。 至於這個元素是否值得保留,我是不反對的。 如果以上述這樣「說故事的必要元素」來作為觀察標準的話, 總體來說,跳舞特訓的畫面可以作為本片一個分水嶺。 如果本片是想要紀錄比賽與參賽者,那麼,在這之前, 每個角色、每個畫面我都能夠察覺到其中的意義。 例如, 方志友代表的是參賽者會遭致的批評與攻詰, 辛巴代表的是挫折中參賽者喪失了自信, 曾沛慈代表的是家人的全力支持與鼓勵, 黃美珍代表的是身處他鄉遠離親人的孤獨奮鬥記。 林宜融代表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參賽者類型,也是唯一家人反對的參賽者。 從這樣林林總總的不同類型,影片漸漸地營造堆砌出一個, 社會上各種階層各種不同價值觀的人們,齊聚一堂, 朝著同一個夢想奮力追逐的形象。 因此到此為止,我覺得本片還算是成功的。 然而,但那之後,電影的整個架構與戲劇張力都完全散落, 變成是「參賽者淘汰畫面總集成」與「文音逐夢隨筆」、「銘偉奮鬥紀實」。 什麼意思呢? 從影片中的時序進展到十強之後,剪輯每位參賽者的橋段,漸漸找不到剪輯的意義。 如千娜要被淘汰了,因此剪了一段訪談與她生子被揭露的心境,然後淘汰,眾人大哭; 到佩瑤要被淘汰了,因此剪了一段淘汰的畫面,眾人大哭; 跳剪林道遠被淘汰眾人大哭,吳大Q被淘汰眾人也大哭。 幾個畫面都只是哭,所傳達給觀眾的, 完全只有有人淘汰時,被淘汰者很傷心,然後就沒了。 因為電影從頭到尾沒有特別經營參賽者彼此之間的友誼, 因此,當有人淘汰時,其他人哭實在很奇怪。 本片應該不只是要給歌迷看的,也是要給一般人看的吧? 沒交代這點真的真的很奇怪呀!!!!!!!!!!!!!!!!1 參賽者有付出有努力,淘汰了當然會傷心,然而之後呢?還有其他的嗎? 接連剪了好多人離開的畫面後, 沒有任何的交代就進入了pk賽的畫面。然後就是文音被淘汰。 (我看的紀錄片是不多啦,可這還是我第一次看到完全無旁白的紀錄片...) 這邊除了"紀錄有這件事發生"之外,我實在找不出導演到底還想要說啥!! 因為呢,文音被淘汰的畫面一過, 居然完。全。沒。有。她難過、自省、痛苦、懷疑、再努力、想要超越自己的畫面... 畫面就這樣暴力地直接銜接到文音回鄉下"歡"送她弟當兵去了!! 這樣的個人生活花絮剪出來的意義何在? 要突顯參賽者神經很鎮定因此不受淘汰打擊嗎? 我想不是吧? 那麼那整段筵席、感謝上帝(這句話在戲中出現不知道有沒有20次?)、 與文音的歡笑畫面...只有打亂了觀眾的情緒。 (那還不如去拍吳忠明吧,至少他被淘汰可是非常痛苦,回來後也有成長呀...) 正因為如此, 在第二季比賽中的一大高潮!!「敗部復活資格決定賽」 被處理的毫無張力。 在螢幕上完全無法讓我重新感受比賽當時, 每週日晚上,寧願等到三四點也要看PTT當週錄影現場雷文的緊張與熱情。 完全就這樣淡淡的: 啊,有人淘汰了。啊,有人回來了。啊,有人第六名了。啊,決賽了耶!!!!! 什麼跟什麼呀~~ 我承認,電影是需要主角的。本片選擇了文音與銘偉作為主角是很合理的事。 兩個人分別代表了不同的參賽者心態。 「文音逐夢」, 是因為文音從小是個愛唱歌的人,電影也把她塑造成單純就是熱愛音樂的形象; 「銘偉奮鬥」, 是因為電影著墨在銘偉家境特殊(片中有他扶乩的畫面),而銘偉試圖走出自己的道路。 對前者來說,音樂是人生的最愛;對後者來說,音樂是生命的出路。 (這是電影所描繪出來的形象,不是我個人的評價。) 這是不同的態度,本來朝這樣雙線描述也是可以說得一個好故事, 然而,電影既想顧全比賽的流程,又想照顧到部分參賽者, 而剪輯他們兩人的故事成分又很奇怪, 總體加成效果就是找不到可以認同與感動的地方。 對於一個故事來說,無法引起共鳴、無法觸動內心,就不是一個好故事。 現在的我是因為對於節目很熟,所以明白導演想要說什麼; 可是,對一般人來說,我想他們應該只看到了..."哭"...吧。 當初,我之所以會投入星光節目,是因為我找到了一個我認同的參賽者類型, 這位參賽者就是百折不屈、擁有副牛脾氣死不投降的吳忠明。 他的奮鬥與努力,是讓我感動的因素。 我相信,其他參賽者的支持者當然也各有其被參賽者所感動的元素在, 而本片沒有把這些感動人心的地方挖掘出來, 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 我必須要說,電影選擇著墨在參賽者的家庭背景,恐怕是一個錯誤的選擇因為,生活環境並不是讓人感動的因素。 電影花了大量篇幅在拍文音的孤兒院、銘偉的廣澤宮, 除了讓觀眾知道他們的人生不太輕鬆之外,好想沒有太大的意義。 以參賽者本身的奮鬥與自省後的進步來說,只有沛慈被剪到一小段;她說: 在某個階段後,我發現以往的我常常拿別人的長處來對比自己的短處,因此沒有自信; 但現在我決定不應該再繼續縱容自己,替自己找藉口... 如果就像導演與監督在各個節目上宣傳的, 那就是星光傳奇要講的是一股台灣許久不見的力量... 那個力量應該是一種內省後突破自我、成長實現夢想的正面力量吧!! 在這部電影裡,除了上面那段之外,沒有把這個感覺拍出來。 光是剪輯出努力努力,然後努力前努力後大不相同,這樣是不夠的。 掙扎與撞牆才是重點,也才是能讓人感動的地方。 因為這也呈現出,他們跟我們一樣,都是平凡人呀~ 最後,來鞭一下電影的結尾。 因為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沒有找清楚自己的定位,因此到最後面10分鐘, 電影的核心突然一變,轉換成: 「你想要成名嗎?來星光吧!!」 畫面剪輯並不是停留在畢業典禮那感人的大合唱(完全沒剪), 而是剪些簽唱會幾千歌迷的畫面告訴觀眾:這些原本默默無名的人們參賽後出名了~~ 再剪些星光三的甄選會告訴觀眾:節目給予社會的影響就是,想成名來星光~~ 最後是可怕地剪一些各參賽者的近況:你看你看,很多人有唱片約囉~~ 所以所以,辛苦與哭泣都不要怕,你看參加星光的投資報酬效益多高呀!!!!!!!!!!! 我看到這種結尾... 只覺得... 有種自己心中的聖域被踐踏的感覺... 一切都被功利與虛榮給弄俗了。 我不是排斥成名,只是認為, 這應該不是星光之所以成為"傳奇"的原因。 報告完畢,謝謝觀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39.234

04/23 02:15, , 1F
要不要轉電影板啊?寫得很棒
04/23 02:15, 1F

04/23 02:27, , 2F
哈哈,這篇完全是從二班支持者的角度來寫,不太合電影板吧~
04/23 02:27, 2F

04/23 06:28, , 3F
可以轉星光版啊 跟節目有關 寫的很用心 推一個!
04/23 06:28, 3F

04/23 08:04, , 4F
認真好文 推
04/23 08:04, 4F

04/23 08:39, , 5F
真可措沒有剪輯好,比重失衡,我想我也不會去看了。
04/23 08:39, 5F

04/23 09:30, , 6F
寫得很棒...推
04/23 09:30, 6F

04/23 10:05, , 7F
其實這篇比很多電影板上的文章還好 XD
04/23 10:05, 7F

04/23 10:31, , 8F
推中肯好文..這是一部不及格的紀錄片,比較像是節目花絮測拍
04/23 10:31, 8F

04/23 11:14, , 9F
推認真好文 推薦可以轉電影板
04/23 11:14, 9F

04/23 11:29, , 10F
推 寫得很棒 !!
04/23 11:29, 10F

04/23 11:35, , 11F
寫得很棒+1 Good job!
04/23 11:35, 11F

04/23 12:49, , 12F
推!
04/23 12:49, 12F
awakim:轉錄至看板 SuperStarAve 04/23 13:45 ※ 編輯: awakim 來自: 61.230.34.184 (04/23 13:45)

04/23 13:59, , 13F
補推! 這篇也寫的很好^^
04/23 13:59, 13F

04/23 15:41, , 14F
推!!
04/23 15:41, 14F

04/23 17:19, , 15F
推!!!
04/23 17:19, 15F

04/23 17:34, , 16F
把我的心中話都講出來了..電影應該把對象設定為一般觀眾
04/23 17:34, 16F

04/23 17:36, , 17F
而非星光粉絲..害怕失去粉絲票房的結果..搞成節目附屬品
04/23 17:36, 17F

04/23 20:00, , 18F
推!
04/23 20:00, 18F

04/23 22:59, , 19F
還沒看過,不過以二班粉絲來看這部電影還被批成這樣,唉...
04/23 22:59, 19F

04/24 00:35, , 20F
寫得很好哇!昨天去看了,我個人對電影是抱持比較輕鬆的
04/24 00:35, 20F

04/24 00:36, , 21F
態度,雖然awakim寫得很詳細,但電影的價值還是要自己親
04/24 00:36, 21F

04/24 00:38, , 22F
眼看過才有辦法判斷喔!
04/24 00:38, 22F

04/25 15:45, , 23F
剛看完回來推一個~
04/25 15:45, 23F
文章代碼(AID): #183YedUZ (Star-Clan)
文章代碼(AID): #183YedUZ (Star-C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