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從野台到國家戲劇院 秀琴歌劇團圓夢

看板TWopera (歌仔戲)作者 (慢飛天使)時間13年前 (2012/05/04 14:34),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聯合新聞網╱特約作家賈亦珍】    當舞台劇編導王友輝跟歌仔戲秀琴歌劇團團主張秀琴初見面時,兩人相談甚歡,  談著談著,王友輝突然問她一句話:「未來妳有什麼樣的心願?」張秀琴想了想,  說:「希望有一天能到國家戲劇院演出。」    10年後的今天,王友輝真的把秀琴歌劇團帶進了國家戲劇院,明天,這個一向  在台灣各地流浪表演,一年要演出200多場的外台歌仔戲班,就要開始在台灣最高  戲劇殿堂國家戲劇院演出新歌仔戲「安平追想曲」。    光是申請進入國家戲劇院演出,對一般的戲劇團體來說,並不是太難的事,當  然,演出一定要有足夠的水準,國家戲劇院也有一定的評審制度,但不是那麼難如  登天,秀琴歌劇團情況卻有點不同。首先,秀琴歌劇團是一個以外台演出為主的戲  班,外台的演出跟劇院的演出有很大的不同,無論在舞台、音響、布景等技術層面  的東西,以及走位、身段、唱腔等表演層面的呈現,都有很大不同,必須作大幅度  的調整。    「外台戲都是戶外場地搭起來,技術條件差。」王友輝說:「舞台不大,燈光  效果差,音響也不好,觀眾來來去去,是一種完全不同的表演場域。」但秀琴歌劇  團習慣的卻是這樣的場域。問題就來了,「舞台小,所以表演者都有集中在舞台中  央的習慣。」王友輝說:「到了劇院這樣的大舞台,演著演著,她們又都往舞台中  央集結。」於是,劇院的大舞台只見一群演員擠在中央,其他地方空盪盪的,這是  一種很難改的習慣,但為了進國家劇院演出,必須要改。    音樂也一樣,這回演出的是「安平追想曲」,講的是一個現代背景的故事,與  傳統歌仔戲都是古裝戲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音樂設計上運用了歌仔戲的音樂元素  為基礎,加入很多現代歌劇的東西,這種王友輝形容為「歌仔新調」的音樂,「讓  觀眾會有一種熟悉又陌生的新鮮感。」    這些都不是說改就能改的事,所以,當張秀琴說出這個心願後,王友輝開始進  行改造工作,他開始參與秀琴歌劇團的演出事務,先當顧問,2004年擔任「血染情」  的排戲指導,讓秀琴歌劇團初嘗舞台劇的排戲方式,算是邁入改造的序幕,2005年  他寫了「范蠡獻西施」,這可以說是改造工作的首部曲,對團員來說,故事是熟悉  的,但有劇本這件事是新鮮的,「他們對背本子這件事很陌生。」接著有二部曲的  「玉石變」是擷取胡撇仔戲做成,再來就是這齣「安平追想曲」,以歌仔新調的型  態呈現。    當初選擇用哪個故事進國家劇院時,王友輝有兩個選擇,除了安平追想曲外,  還有「運河奇案」,一個談殉情的故事,「我比較喜歡安平追想曲,它的異國戀很  有『蝴蝶夫人』的味道。」    對於這樣的改變,張秀琴起初也頗擔心的,「我就帶她去看一些台語歌劇。」  例如台南人劇團的「四月望雨」、「隔壁親家」等,「看過後她覺得好像沒有想像  中那麼難。」    為了讓團員順利轉型,王友輝開了很多工作坊,從發聲、唱法、讀本、走位、  表演,他說:「邊摸索邊慢慢累積。」    有時候,王友輝自己也要調整,「他們用傳統方式唱歌仔戲太久了,所以表演  時都不自覺會有歌仔戲的基本身段出來。」所以他就從這種基本身段來轉化及修飾,  讓演員習慣一點,「否則,他們會變得手足無措,不知道手腳要放在哪。」    「外台演戲都是活戲,要跟觀眾互動,要視現場狀況臨場發揮,演員都擅於即  興演出。」王友輝說:「現在要他們背劇本,一板一演地照本子演,是有點辛苦。」  所以,王友輝在排練時准許演員的即興,如果能讓演員得更順口、更有趣,他也願  意改劇本,當然,從今天開始,就不再能有即興,畢竟明天就要演出了。    「這是一次完全不同的嘗試。」王友輝說:「對我,對他們都一樣。」    「安平追想曲」將於5月4日起在國家劇院演出3天,有關購票事宜可洽兩廳院  售票網。   【2012/05/03 聯合新聞網】http://0rz.tw/dUgn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2.105.66.15

05/04 17:09, , 1F
還沒買票的朋友別再猶豫啦!衝啦
05/04 17:09, 1F

05/05 21:56, , 2F
作者寫錯,《四月望雨》和《隔壁親家》都是音樂時代的作品
05/05 21:56, 2F
文章代碼(AID): #1FetYCAn (TWopera)
文章代碼(AID): #1FetYCAn (TW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