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 另一種存在

看板TWopera (歌仔戲)作者 (啄木鳥)時間13年前 (2012/05/15 14:59),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ChineseOpera 看板 #1FiVtPCQ ] 作者: chimalis (啄木鳥) 看板: ChineseOpera 標題: 【大稻埕活戲專場】另一種存在 時間: Tue May 15 14:55:18 2012 當我們習慣了劇本,就認為有劇本的戲是「唯一」的存在。 但是在台灣傳統的舞台上,有一種臨場表演的戲劇, 所有的情節、說白、唱詞、曲調…都是在鑼鼓響起之後, 片刻間在舞台上組織而成! 像是一種神奇的魔法一樣… 「活戲」又稱「幕表戲」,1930年代台灣歌仔戲進入內台商業劇場,由於戲班間激烈的 競爭,觀眾要求演出內容變化多端,為了產生大量新編劇目,當時的歌仔戲班多採用「活戲 」的編排方式。後台只透過一個「排戲先生」向演員講述人物及劇情大綱,接下來就倚靠演 員、文武場樂師的表演功力,臨場組織所有的戲劇情境。當鑼鼓響起,所有感人的唱腔、激 烈的武打、詼諧的對白…在演員即興發揮之中,片刻間呈現了一齣完整的戲劇。 從日治時期到戰後蓬勃的「內台歌仔戲」、再延伸至今日台灣的「外台歌仔戲」,不論 是傳統的演義小說、民間故事;新上映的電影、或是社會上的時事新聞…;這些五花八門的 題材在「活戲」的運作中迅速地被搬上舞台,號稱當代最傳統的「東方的即興劇場」。這種 「即興」的方式非常在意觀眾現場的反應,重視戲劇性、強調表演。台上的演員和台下的觀 眾情感交融、互相影響,在劇場中成為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這是在現代大劇院當中所無法 想像的一種自在和情誼。 1949年以後,大陸明令禁止「活戲」的演出,但是「活戲」的傳統卻在台灣流傳至今, 成為台灣民間文化中極為寶貴的資產。可惜隨著「劇本戲」日益受到重視,以及外台歌仔戲 班編制縮減、舞台空間狹窄,許多「活戲」劇目及表演方式逐漸流失。 2012年「台灣歌仔戲班」在台北市大稻埕戲苑重張「活戲」旗幟,在四天八場的演出中 、推出傳統「古冊戲」如《孟麗君脫靴》、《楊乃武與小白菜》;新編時事劇如《運河奇案 》;並特邀內台知名苦旦廖秋老師擔綱演出拿手好戲《雪梅教子》,精彩可期。同時感謝內 台布景大師侯壽峰老師,在畫筆中為我們打造一個繽紛生動的舞台;眾多資深的表演藝術家 同心合力、將再現內台歌仔戲的絕代風華。 誠摯的歡迎長輩們前來重溫舊夢、拾起這一段歌仔戲的流金歲月;也邀請年輕一代的朋 友們進入時光隧道、體驗戲劇的另一種「存在」! 延伸活動 5/17~5/28 師大.北藝.戲曲學院.東吳.文化 校園巡迴講座 6/16.17 活戲工作坊 7/04.11 活戲劇評會 購票請洽 兩廳院售票系統 http://ppt.cc/DRV4 或洽 台灣歌仔戲班 02-29567716 0919-059-789 蘇小姐 -- 風兒你在輕輕的吹吹得那滿園的花兒醉風兒妳要輕輕的吹莫要吹落了我的紅薔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6.101.194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chimalis (122.126.101.194), 時間: 05/15/2012 14:59:35

05/16 17:11, , 1F
演出資訊呢?
05/16 17:11, 1F

05/17 00:59, , 2F
就來了就來了
05/17 00:59, 2F
文章代碼(AID): #1FiVxONl (TWopera)
文章代碼(AID): #1FiVxONl (TWop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