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 好人‧壞人‧理想國(小說)有大雷
http://i78.photobucket.com/albums/j94/lilyjp/ChengPinHaoDu_NO66_200606/3e688ff
3.jpg (不會縮,對不起)
從 「醫病關係」 看待角色詮釋
在這次《白色巨塔》的拍攝過程中,戴立忍相當投入於角色的塑造與劇情的揣摩編寫
。他強調,每個不同的醫生,面對疾病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這和他們所受的專業訓練有關
係,「內科、外科對待疾病的方式,本質上就有所不同;如果沒有考慮到醫生所有的判準
其實都是出自於專業訓練、體制上產生的必然差異,並由此觀察個人性格和面對問題的差
異態度,而只是過於簡化地定義角色的善惡,那麼詮釋出的人物,就可能會變得平面、膚
淺。」
「我用一種最粗糙、最面具的方式來解釋好了。兩個男主角──我扮演的邱慶成醫師
,執著、感興趣的就是『解決疾病』這件事,所以他的很多判斷會被視為不近人情、少了
一份所謂溫暖的關懷;言承旭扮演的蘇怡華則相反,他從『人』的角度切入,他認為要治
病,要先從治人開始」,在戴立忍看來,「這當中沒有絕對的善跟惡。就跟我們一樣,每
個人認為怎麼做是對這個世界最好的,就會用那個方式做;在這個世界上生存,每個人都
必須找到一種態度,他必須相信他自己的那種態度,甚至更積極地發揚那種態度。這樣子
的『壞人』才有意義讓我們去停留目光,才值得我們多花一點時間去了解。」
在劇中,戴立忍其實並不覺得『壞人』這個標籤應該貼在邱慶成身上,「他雖然深陷
於權力競逐當中,但並非因為他是壞人--相反地,是因為在他的心目中,有個美麗的理
想國。」
他解釋,不論是醫療體系或是職場中的權力鬥爭,其實每個人在面對自己的人生時都
一樣,當他有了想追求的理想藍圖,就必須發展出與之相應的實力,才能一步步接近自己
心目中的「美麗新世界」,因此,「我是用這個態度去操作角色的。邱慶成並沒有惡意,
也不想,所以整個過程當中他常會感到疲倦。」但從某一個角度來看,那是讓事情運作得
更好的方法。妥協是必要的,最後要問的是,你心目中的那個理想國還在嗎?」
那麼,劇中人的理想國究竟還在不在?戲劇之外的真實世界又如何?戴立忍深思之後
說,「我認為,邱慶成的理想國,一直都在。他想改革戲裡那個架構的醫界,他必須獲得更
大的能力和能量來這麼做--但就是權力鬥爭的開始。」
^^^^^^^^^^^^^^^^^^^^^^^^^^^^^^^^^^^^^^^^^^^
--------------------------------------------------------------------------------
這是板上第4326篇所介紹的文章,我讀了之後就聯想到日本的白色巨塔。
(純粹只是和大家分享個人感受,有比較但絕無論戰之意。)
好人‧壞人‧理想國(小說)有大雷
(日本版-山崎豐子女士作品)
日本作家山崎豐子女士所著的白色巨塔,最重要的角色是財前五郎醫生,作者在小說
中描述財前是個開刀技術精湛,但對於病人缺乏情感上的關心,又沉迷於名利世界的醫生
,因誤判病人癌症的嚴重性,使病人喪命因而爆發醫療糾紛,結果最後財前也死於癌症,
而且還遭到他人隱瞞病情。
至於另一個要角里見脩二醫師,我個人認為作者對他的著墨不多也不強,里見在小說
中是一位熱愛研究病理學的研究生,後來因不忍看著病人痛苦,所以改攻臨床醫學,以關
心病人的感受為醫療的首要,以作者標準來說,這是「好」醫生。
小說就圍繞在財前爭奪第一外科教授的寶座開始。我認為作者定義的「好」醫生,是
要有仁心仁術,沒有仁心,光有仁術也不行,乍看之下,用「仁心仁術」來定義「好」「
壞」是非常符合一般社會大眾的期待,而作者塑造出的財前冷漠、勢利與高傲,是有一手
精湛宛如魔法的開刀技術但其他無處可取的「壞」醫生,與擁有仁心的「好」醫生里見是
強烈對比。小說就這麼發展下去,爆發醫療糾紛之後,財前死不認錯,仁義道德更加深財
前是「壞」醫生的印象,小說就在寫財前如何爬上高峰、跌落深淵,最後罹癌病逝,結局
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以財前的下場是現世報是活該,只是這樣的「壞」真是「
壞」嗎?而且醫界失去一位養成不易、技藝精湛的外科醫師,哪天有病人真的需要進行複
雜縝密的手術時,卻因為缺少財前這樣的人才,而未能獲救,這又是誰的錯呢?
我認為整篇小說讀起來是壞人做了壞事自食惡果,警世、反諷意味都當濃厚,沒有灰
色地帶,而且必須選一邊站,有很強的壓迫感,感覺非常沉重。
(據說作者在連載時只寫到爆發醫療糾紛之後,財前被判無罪為結局,結果引發社會輿
論不滿,認為財前應該要有所報應,才符合社會公理正義,於是繼續連載,最後賜死財前
。我認為這個結局非常符合大眾觀感,只是之前的結局似乎比較符合社會現實面,作者改
寫結局應該是要警惕世人。)
----------------------------------------
(台灣版-侯文詠先生作品)
至於台灣作家侯文詠先生所著的白色巨塔,也是探討醫院文化與權力鬥爭的問題,作
者沒有直接清楚定義「好」醫生或「壞」醫師,小說中一樣有如里見一般仁心仁術的醫生,
例如蘇怡華、關欣等人,當然也有如財前一樣爭名鬥利的醫生,如邱慶成、徐大明、唐國
泰等人,最後是仁心仁術的蘇怡華娶了爭名鬥利的徐大明之女為妻,讓看似永無交集、南
轅北轍的「仁心仁術」派與「爭名鬥利」派,就經由婚姻這麼一條線給連結在一起,我認
為這部份十分諷刺,這到底是向上提昇?還是向下沉淪?誰將有主導權改變對方呢?
小說結局清楚交代出唐國泰過世、邱慶成下台、蘇怡華當上主任等,可是看似輸家的
人真的輸了嗎?看似贏家的人真的贏了嗎?作者最後選擇讓蘇怡華坐多少外科醫生一生夢
寐以求的殿堂與權力象徵-主任辦公室中-痛哭為結束。我覺得整篇小說讀起來淡淡的,
有惆悵、有遺憾,還有著無限的想像空間,讓人不斷反覆思考贏家、輸家的真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6.168.103
TaiwanDrama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