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由撞球小子看台灣的偶像劇-轉載的

看板TaiwanDrama (臺劇)作者 (tvbs)時間19年前 (2006/09/22 12:51),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作者:未知 來源:未知 劇情篇:      其實《撞球小子》真的講述了一個非常老土的故事,從小分開的兩兄弟在不同的環境 下長大,卻同時擁有打撞球的天賦,在陰差陽錯間成為了彼此最強勁的對手,更糟糕的是 ,兩人愛上了同一個女孩子,並為此拼得你死我活,正當一切白熱化的時候,他們才赫然 發現自己是親兄弟,而害得他們家破人亡並一直從中作梗的正是那個女孩的父親,最終兩 人屏棄前嫌,聯手起來改變不公的命運。 這樣的劇情要說起來,真的是和“新意”沒什麼關係,但這不是關鍵。電視終究還是在 講述故事,而古往今來,又有哪個故事的模式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呢?舊瓶裝新酒還是新 瓶裝舊酒,且看你怎麼裝罷了。而作為一個台灣偶像劇的原創劇本,編劇“裝酒”的功力 顯比較差。不說別的,光是劇情的安排就顯得幼稚無比,其間人物的層層關系其實是複雜 的到最後的完全明朗化應該是抽絲撥繭,充滿懸念才對,可在觀看的過程中,任何一個觀 眾可以毫不費力地的從片子的前三集就完全理清他們的關系,看著他們彼此明明是父子、 母子、兄弟關系,卻相對說著些無關彼此,似是而非的話,感覺就好象自己被編劇當成了 白癡,真不知道是編劇高估了自己,還是低估了觀眾,總之,他給《撞球小子》的失敗犯ꐊ的最嚴重的錯誤 回頭看以往成功的台灣偶像劇,十之八九由日本的漫畫改編,比如《流星花園》、《貧窮 貴公子》、《密桃女孩》、《MVP情人》、《薔薇之戀》,大紅的《鬥魚》,也是源於網路렊小說,可以說真正一開始純粹的偶像劇進行的創作是不多的。拿來主義固然是很好用,但 沒有自己的創作基礎在,對于前方的發展來說還是有空洞的威脅存在,台灣的偶像劇總 不能永遠靠日本的漫畫來過日子吧?    細節篇:      如果說劇本是一部電視劇的靈魂,那細節就是它的眼睛,我們可以透過細節的表現, 看到一部電視劇的方方面面,而電視劇也可以從這些細節表達中更多的訊息給觀眾。很多 時候,那種點滴的表達所起到的畫龍點睛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如今的電視劇,越來越強 調各方面的共同精美,所以包括像造型、服裝、台詞、音樂、道具等等細節都會受到關注 ,只有在每個地方都盡善盡美,才能產生一部優秀的作品。      台灣的偶像劇這幾年在這裏下的工夫也不少,很多偶像效應所引發的造型,流行語的 一度風行,原聲音樂的原創化與精致化,周邊市場的努力開發等等,都起到了比較好的效 果。但有進步並不表示完善,相對于韓劇細節的細膩動人,日劇細節的精美流暢,偶像劇 在很多地方的處理上還顯得過于刻意與做作,這樣就使得整體的效果大打折扣。而《撞球 小子》在這些細節的處理上,又站在了一個失敗者的地位上。      片子是以撞球為線索的,之前以前就算不能說是運動題材,撞球在其中所占的地位也 應該是比較重要的,相信還有不少人是十分期待裏面拍攝撞球的戲份的。但事實上,撞球 在整部戲中只起到了一種陪襯的作用,真的以一種很激動人心的氣氛拍攝的撞球場景並 不多見,更可笑的是,在第一集中,導演安排的優裏吹個口哨就讓一球進洞戰勝來客串的 職業選業選手的戲就暈翻了一稈子人,成為了大家口誅筆伐的對象。      不同于漫畫改編的偶像劇人物名字要根據漫畫做一定調整,《撞球小子》畢竟是一部 原創的偶像劇,可是人物的名字卻起得讓人有不倫不類的感覺。其實完全可以選擇更“正 常”的名字的,這樣或許還更貼進生活一點。名字的糟糕還不僅僅于此,有場戲是快打回 憶小時候,當阿茵的爸爸問他叫什麼名字的時候,本想讓個小孩子說自己叫快打已經夠奇 怪了,但他居然脫口而出“鄭元暢”,當下讓我雞皮疙瘩掉滿地,突然生出了“偶像劇要 獲得更廣大觀眾群,果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的感慨。    演員篇:      毋庸置疑,《撞球小子》宣傳打的第一招牌就是“薔薇王子葵” 鄭元暢繼《薔薇之戀》 》的首部作品,所以無論從造勢活動還是片頭設計等方面,鄭元暢都被當作第一男主角來 宣傳,雖然事實上他是第二男主角。平心而論,鄭元暢在這裏的表現並沒有什麼讓人驚喜 的地方,可能是久未演戲的關系,剛開始還有點生澀的感覺,但到後來就好一點了。薔薇 固然出彩,但對于他來說還是很本色的演出,所以真正在演技上的考驗,還是從這部開始 的。     對于快打這個人物,在片子播出之前大家最期待的,肯定還是所謂的“反面人物”,好 象把他形容的有多麼的十惡不赦一樣,但在看了後,大家就可以再次體會到被宣傳欺騙的 感覺。快打簡直是整部《撞球小子》中最具悲劇性的人物,雖然優裏出現後的種種並不是 他的刻意,但他還是奪走了他所珍惜的一切,唯一恃傲的撞球天賦也因為保護阿茵的父親뜊而受傷,後者卻還為了自身的利益一腳將他踢開,接著又無端被人誤會是殺人凶手 ,如果他真的會變壞,那也真是無奈的現實逼迫的結果,哪能算是什麼“十惡不赦”。      看著快打在《撞球小子》裏的遭遇,總會讓人不自主地想起葵的種種,是薔薇的力量 太強了也好,是自己的思緒在作祟也好,或者真的是導演在利用兩個人物的共通性吸引觀 眾,只能說明快打並沒有進入我們的心,我們更多的還在他的身上找葵或是鄭元暢的影子 。很多的事實讓我們相信鄭元暢是個有潛力的演員,所以我們更希望看到他可以在好的作 品中有好的表現,而去讓自己的才能發光發熱,所以我也願意相信偶爾的失敗是前進過程 中的必然,好的東西值得等待!      對于男主角優裏陳宇凡,可能更多人的印象還是在《MVP情人》中的ICEMAN或是《舞 動奇蹟》中的李翔,那兩個角色奠定了他的基礎,同時那種各方面都很優秀,卻又懷著溫 情的哥哥角色確實很適合他,所以他到了《撞球小子》裏搖身一變成了留著長發痞痞男生 的時候,很多人有點接受不了,而且那個長發造型實在是不適合他,相比于長發美型男的 鄭元暢,首先就打破這兩個角色在對立面上的平衡,這一點對于整個劇情的發展是極為不 利的。而在表演方面,反差于前面的角色,也讓人產生一種不太自然的感覺,就我個人而 言,覺得他以前的角色有魅力多了。聽說他本人也已經考慮到了造型上的問題,開始改變 這段時間的長發造型了,這是個好消息,造型固然重要,但也要看適合與否,且它決定不 了表演的一切。      女主角阿茵許瑋倫,以前她總是接演一些配角的角色,給人的印象反倒深刻,這次的 這個女主角不知為何,和兩個男生站一起都不是最合適的感覺,而且一旦表現一些情緒激 烈的情節,她的話一說快,就好象完全連貫在一起,讓人聽著有點含糊不清。大小姐的架 勢是十足的,可是深情款款或是溫柔可人的時候就有點欠缺自然。      在其他配角方面,既有新人,也有“老人”,台灣偶像劇的另一個特色是總能邀到很 多資深演員參與到其中,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他們有過硬的演技也有豐富的經驗 ,在整部劇中既可以彌補年輕偶像們在表演中的不足,又可以讓年輕人學到更多的東西, 讓不同輩分的演員不至于脫節,算是一舉兩得。      基于某些原因,昆汀說《2046》在嘎納沒有輸,只是沒有贏;基于某些原因,我也說 《撞球小子》在偶像劇裏不算失敗,只是沒有成功。就像所有喜歡台灣偶像劇的朋友一樣 ,我也相信偶像劇還是有前進和發展的空間在的,那麼在這一個過程中能不斷的發現問題 ,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要真正達到一種高度,是要經曆很長的發展時間和發展過程的, 只有所有人都抱著一種期待和嚴謹的熱情態度,那才是有實現的希望的。 台灣偶像劇,繼續加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5.61.31

09/22 15:03, , 1F
這篇文章寫得真好,非常認真,唉~只是偶像劇本身根本不若
09/22 15:03, 1F

09/22 15:04, , 2F
觀眾那麼認真......
09/22 15:04, 2F
文章代碼(AID): #154slLIR (TaiwanDrama)
文章代碼(AID): #154slLIR (Taiwan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