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櫻野十二集了,有感,對戲劇及其他

看板TaiwanDrama (臺劇)作者 (arles)時間18年前 (2007/10/18 22:35), 編輯推噓12(12015)
留言27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10月9日.10日的寒風中 明道只穿一件賽車服,冷的發抖、不停搓揉身體 每場等戲時間在十分鐘以內 一有空不是看劇本就是和導演討論 又或者觀察攝影師如何取鏡 范植偉戲份少郤也一早到片場 能做的就是等啊等,然後再等 專注看他人排戲,還不忘叮嚀:「接下來要拍衝擊性的場面,你們要仔細看啊」 導演在道具還沒齊備時就已親至現場調度一切 思考今天的幾場戲的拍攝手法 導戲時幾乎沒有停下來休息 一個鏡頭、一個鏡頭反覆地測試 為了最完美的畫面呈現 副導、攝影師、製片、場記、執行製作、服裝師、化妝師... 每個人都在自己崗位上認真投入 中餐、晚餐飯盒沒吃幾口便忙著開工 從早上五點到晚上七點,有人問:「你們要收工了吧」 一句:「還早的很」道盡電視工作者的堅持與辛勞 李國修說:「一部戲的完成,不管獲得的評價如何,沒有哪個環節是假的」 每個部門都曾為這部戲付出 即使票房不好,郤不能說他們沒有努力過 十二集裡不到一小時的橋下賽車戲 花了兩天才拍完 同一場戲,同一句台詞念四、五次習以為常 同一個表情、動作不停反覆操作 只是為了擷取各角度的鏡頭再加以排列組合 營造動人的戲劇效果 如果連旁邊看的人都失去了耐性 實在很懷疑演員的情緒、意志和創造力又有多少可以被消磨? 人不是機器。 或許你會說:「這就是工作,這就是拍戲」,然後一千個莫可奈何 黃磊指著同學厲聲說道:「這就是臺灣偶像劇的演法!」 那場景我至今記憶猶新 曾幾何時,「臺灣偶像劇」已經被歸成特殊的戲劇類型 略帶貶意地指涉演員以誇張的動作、片面的表演方式 利用鏡頭有技巧的重組來推砌螢幕上帥氣、美麗的王子與公主 千篇一律公式化的劇情 或不耗費太多精力改編早已存在的文本 持續販賣夢幻與愛情 要求觀眾不加思索、囫圇吞棗地吃下如大雜燴的電視餐 結果不是令人飽足到想吐,就是索然無味、難以下嚥 是劇組的錯? 一如我們,心中所想是把負責的工作盡力做好而已。 正式拍攝時同一人、同一場戲,導演和演員手中的劇本臺詞竟然不同 隨時能掏出五萬元的荒謬情節,演員只得笑場以對 無言,還是無言。 是編劇的錯? 作家袁瓊瓊表示,臺灣編劇所得較十幾年前倒退三倍,到內地謀生路是時勢所趨 台大戲劇系紀蔚然教授大聲疾呼,臺灣政府與民間應重視編劇人才的培養 沒有誘因,哪來人才。 是演員的錯? <櫻野>的主要演員哪個不曾在臺灣戲劇中獨挑大梁? 兩個金鐘獎得主,一個入圍金馬影后,再加上南特影帝 「我唯一的能力就是演戲」 「我以自己對本劇的掌握來演戲」 演技夠了,自信夠了,還差了些什麼? 明道說:「拍戲是憑感覺的」 不及細問此句話的真義 郤讓我想起學表演,郤總弄不清什麼才是感動人的演出的真實經歷 老師在課堂呈現完成後喊「OK」(或燈暗),導演在每一場戲結束時喊「卡」 他們覺得演的「好」,是真的「好」嗎? 捫心自問,觀眾看了這場演出,在心裡留下些什麼? 某日接觸「一人一故事劇場」(Playback Theatre) 驚覺非專業演員的一般民眾 表演參與者說出的個人往事或感受 竟然也可以深深碰觸心靈,讓人感動的不能自已 我可以同意「拍戲是憑感覺的」這句話 畢竟形之於外的表演 是根基於個人對劇本的主觀詮釋與轉化 但「憑感覺」時是否曾考慮他人欣賞演出後的反饋(feedback)? 賣了老命表演,由始至終觀眾郤將戲劇視為「演員個人的事」, 與自己生命毫無關聯,演員又將如何自處? 是環境的錯? 商業利益掛帥、趕的昏天暗地的on檔戲 拼拼湊湊、隨時可能大轉彎的劇情 repeat的臺詞、斷裂分離的鏡頭 演技的限制是必然宿命。不滿意? 業界說臺灣只剩偶像劇和鄉土劇有市場 挑戲?未免把演員看得太了不起。 除非經紀公司有能力 現在的環境,告訴你想存活就要咬緊牙關演下去 不,還有今年橫掃金鐘那一大串類型劇 選擇這個,就要先學會把收視率當垃圾丟棄 「不怕沒人找我,因為我有實力;不擔心收視率,因為演出的場合不限於電視劇」 也許這就是無入而不自得的境地 看看舞台劇吧 瞭解什麼叫做全場不能NG的演技 瞭解什麼叫做觀眾流淚歡呼的鼓勵 明白舞台的海闊天空.與觀眾零距離 叫梁朝偉演偶像劇可能連走位都成問題 叫偶像演員演<色.戒>或許不能鞭辟入裡 但兩者的界限真是非黑即白的清晰? 不是零和遊戲。 一句「成王敗寇」太沈重 「演員」之所以是「演員」 不就是能勝任各種角色,有挑戰未來、承擔得失的勇氣? 電視人頂頭上司不是無線台或有線台的主管 而是名為「尼爾森」的神 它可以掌控節目的生死 不懂收視率操盤,註定失敗的命運 不願意郤也無法逃避 補習班名師說:「臺灣傳播業現在蠻景氣...」 底下莘莘學子 無不希望學習或踏進相關領域 問題是臺灣能給他們什麼環境? 電視人能給他們什麼建議? 而他們自己又能對自己有什麼期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7.1.199

10/18 22:38, , 1F
哇賽,這篇是大哉問
10/18 22:38, 1F

10/18 22:42, , 2F
一口氣提出 嗯嗯 三立的偶像劇團隊是該加入新血吧
10/18 22:42, 2F

10/18 22:43, , 3F
演員都是辛苦的 但成功與否 不一定是收視率 好戲大家還
10/18 22:43, 3F

10/18 22:44, , 4F
是看的見!
10/18 22:44, 4F

10/18 22:44, , 5F
那種演員跪下連續8個take,演員就要在那邊跪至少10來次
10/18 22:44, 5F

10/18 22:45, , 6F
但這種鏡頭真的有人愛看嗎? 還有唰~轟~咻~式的鏡頭移動
10/18 22:45, 6F

10/18 22:46, , 7F
真的很容易看膩耶...
10/18 22:46, 7F

10/18 22:46, , 8F
同意K大說得,收視率不是評斷一部戲的唯一標準。可惜投資
10/18 22:46, 8F

10/18 22:47, , 9F
的大老闆跟電視台都看這個當依據...
10/18 22:47, 9F

10/18 23:37, , 10F
電視人淚推最後一段...
10/18 23:37, 10F

10/18 23:47, , 11F
原po是劇組?
10/18 23:47, 11F

10/19 01:12, , 12F
講得好!觀眾其實也是有在支持,只是在上位者只看收視率
10/19 01:12, 12F

10/19 01:12, , 13F
收視率是一個標準,但它也是數字罷了,為何不多聽各方意
10/19 01:12, 13F

10/19 01:13, , 14F
見呢?台灣的電視電影界 加油喔^^
10/19 01:13, 14F

10/19 01:45, , 15F
收視率真的是會害死人...好的戲劇並不是靠著幾個數字就能夠
10/19 01:45, 15F

10/19 01:46, , 16F
衡斷、評價的...如果這樣子實在是太不公平了!
10/19 01:46, 16F

10/19 12:55, , 17F
我確定原po不是劇組人 XD
10/19 12:55, 17F

10/19 19:27, , 18F
問題是好戲收視率未必高 但收視率低也不代表是好戲
10/19 19:27, 18F

10/19 19:28, , 19F
這部戲的品質有此數字 個人覺得已經是賺到了
10/19 19:28, 19F

10/19 19:32, , 20F
大學問~~~
10/19 19:32, 20F

10/20 00:04, , 21F
三立在劇中都會換導演,常讓一齣戲的調調不一致
10/20 00:04, 21F

10/20 01:12, , 22F
大抱K大和版大….(你好像認出我了?)
10/20 01:12, 22F

10/20 01:13, , 23F
演員如果下跪8個take,實際上絕對不只跪十個
10/20 01:13, 23F

10/20 01:13, , 24F
(因為還要取各種角度)
10/20 01:13, 24F

10/20 01:14, , 25F
這種拍法,我懷疑演技要怎麼發揮?
10/20 01:14, 25F

10/20 01:14, , 26F
那種換鏡頭時一直”咻”的聲音使人反感
10/20 01:14, 26F

10/20 01:14, , 27F
三立有些”慣常性的思考”會害自己不淺啊XD
10/20 01:14, 27F
文章代碼(AID): #175sycK3 (TaiwanDrama)
文章代碼(AID): #175sycK3 (Taiwan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