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瑕不掩瑜的誰是被害者

看板TaiwanDrama (臺劇)作者 (michael)時間3年前 (2020/05/29 23:24), 3年前編輯推噓7(7017)
留言24則, 7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誰是被害者 看完有很多心得,一不小心打太多了,以下大概會分成1. 前言 2. 角色 3. 劇情 4. 其 他 5. 結語 1. 前言 這次Netflix推出的誰是被害者挾帶著大量的好評席捲而來,並且常被大家拿來跟我們與 惡的距離這部去年口碑爆棚的台劇來作比較,甚至有人說「誰」是神劇、台劇新標竿等等 。很高興台灣團隊也能拍出這麼有質感的好劇,看完之後我也被深深的震撼了,並且開始 思考這麼好的一個劇,要如何再變得更好,甚至帶領台劇走向新的一波高峰呢?以下一些 想法跟大家分享。 這部劇在技術方面真的是沒話說,劇中出現各種五花八門的屍體,卻呈現的非常自然以及 有說服力,當然還有超詳細的鑑識實驗過程,這部分真的很厲害。攝影取景等也都很有電 影規格,很多場景都美,光看畫面常常會忘記自己在看台劇。以社會寫實風格來看,劇中 更是探討了少見的「自殺」議題。自殺者真的是因為沒有勇氣面對生活中的困境嗎?還是 因為他們遇到了我們難以想像的難題?以及如果協助自殺者完成心願,到底算不算犯罪? 需不需要受到譴責?就議題這一點是還蠻有探討性,值得花許多篇幅另外討論。 接下來談談一些我覺得劇中沒交代清楚的細節。在眾多討論中,常看到一個說法:「其實 有不少bug,但整體而言瑕不掩瑜。」也有很多人提出關鍵的疑惑後,其他人覺得同意但 還能接受。由此可知不管甚麼作品,永遠都會有還可以說得更清楚的地方,關鍵的問題就 在於,這個遺漏的細節是否會影響到你對這部作品的評價?或觀影感受?畢竟每個人觀影 時期待的看點不同,因此對於這些的要求自然也不同。通常是最期望的點被滿足了之後, 其他的小地方自然就不影響你的體驗。 2. 角色 延續上面的論述,在欣賞這部劇的過程中我最在意的,就是角色動機、跟角色呈現(對白) 了。如果問我要喜歡一部劇的必要條件是甚麼,我會說是一定要先喜歡裡面的角色。以主 角而言,裡所應當要比其他配角更有深度、更有層次、更複雜、更像個人。那麼如何了解 一個角色?除了自己腦補之外,最明顯的就是透過角色自身的台詞、行為,再來就是故事 提供的背景設定,以及其他角色對該角色的描述、互動等等綜合出現的結果。但透過這些 線索呈現出的劇中三大主要角色,卻缺乏抽絲剝繭的小細節讓我們更能深入瞭解他們。以 下會以主角們為軸,分別搭配我對劇的觀賞角度來稍作討論。 趙承寬-劇情推進者 這邊來講劇情與角色之間的關係,到底是先設計出一個精彩的故事,再填塞入可以乘載這 個故事的角色;還是先有個性鮮明的角色,再由他們編織出精彩的劇情?以創作的角度而 言,兩者都會有,並且也很常遇到由前者到後者,把角色放入劇情當中之後,發現角色自 己動了起來,劇情又有了意料之外的發展的情況。又或者是為了劇情需求,不得不再額外 設計一個推動劇情的角色等等。例如韓劇W兩個世界,還有意外發現的一天,都是在講角 色要突破自己被創作的命運,也是一個強調出角色生命力的很有效的手法。而觀眾最期待 的,就是角色綻放出生命的瞬間。 來看到趙承寬,一開始的設定是不錯的,可以感受到他為了破案不擇手段的風格,這一點 也有在結局給出解釋。但整部劇的中間部分看下來,這位角色為了推動劇情而做的事太多 了,看不太出來本身的特色。他說的他做的就像是我們想像到隨便一個警官會做的事。 怎麼說呢,因為劇情中方毅任的天才鑑識功力的設定,身為一個警探他的破案進度注定要 走在主角後面的。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寬哥最常做的就是生氣,罵手下,問手下監視器查 了沒等等。在偵訊的時候,也都是直球到底,說妳到底跟這個案子有甚麼關係、認不認識 某某某,是不是你做的,然後對方不回答,他也無計可施。好像就是劇情需要有一個警探 這樣的角色存在而存在似的。以這樣的角色呈現,跟他出現的戲分是不成比例的,通常這 樣單薄的角色,多半是擔任過場用,頂多是配角,例如陶比版的蜘蛛人的報社老闆,沒有 人會想要了解他的內心故事,但是沒有他也不行這種的角色。但寬哥卻不然,應該是占了 至少整部戲1/3的戲分,但卻呈現的功能性太強,人性太少。更不用提那個不知道為何出 現的家人橋段… 上面講的狀況舉兩個例子,在最後李雅鈞被關到偵訊室,劇情安排的重點是要讓方毅任跟 他見面。但是警察的職責所在還是要問一下,李雅鈞不說,好,你說要見方毅任,好,迫 於劇情需要,雖然很無奈你不配合調查,也只好把方毅任叫過來。 又或者到了懸崖邊,要找江曉孟,下車前寬哥不理方毅任直接下車,小廖還把方毅任攔住 。現在是方毅任的女兒要跳崖,但是寬哥卻不讓老爸過去勸說,讓人覺得他應該是有充足 的把握。因此也提高觀眾的期待感,看他到底會用甚麼方式。結果到了岸邊,寬哥就說, 江曉孟,你先下來,「有甚麼事大家好好商量」。這一句的單純直接,跟前面營造出的反 差更讓人不解。更重點的是,江曉孟就只冷冷地回了一句,我要見方毅任。然後寬哥象徵 性的用臉部表情掙扎一下,甚麼反駁的話也沒說,就乖乖地帶方毅任上來。馬上就跟自己 前面的判斷自相矛盾了。 寬哥可以直接讓方毅任下車,讓我們發現他表面強悍但是具有高度的同理心,開始理解方 毅任的心情;也可以是用老練的方式跟曉孟溝通,例如同理他的心情、想辦法突破心防等 等,讓我們覺得這是有兩把刷子的有經驗的警探。但今天呈現出來的卻讓人無從得知寬哥 的想法以及特質,只能推測他只是承接劇情專用的一個工具人,因為要表現出警察的威嚴 ,所以先叫方毅任不要下車,到了懸崖邊加減問個兩句,然後趕快過場帶方毅任過來上演 親情大戲高潮部份。 這邊我比對了劇本,在劇本中是相對順暢的,寬哥一開始就讓方毅任下車,但是有告訴他 只能在後面看。就不知為何呈現出是這個版本。 方毅任-亞斯伯格擔當 再看看男主角方毅任,這邊談談角色的成長曲線。首先透過預告片我們已經知道他是具有 亞斯伯格特質的人。根據一般常識理解,亞斯伯格有點像是不善交際的宅男,比較缺少同 理心、對他人的關心等等,相反的會對自己熱愛的事物特別有興趣,鑽研起來往往比別人 都還要認真。在第一集開頭還不錯,方毅任學生時期上實驗課被惡作劇之後,沒有生氣或 責怪,反而是告訴那個捉弄他的學生,應該要怎麼做效果會更好。出乎觀眾意料但也符合 他的特質。 如果說一部劇會呈現一個角色成長的過程,而最後在懸崖上的深情告白是成長的終點,那 麼作為起點,一開始方毅任這個角色呈現得很好。講話會避免視線接觸、語速較快、說話 內容著重於事實、情緒激動時會重複性的語句來表達而且不理別人、遇到無法處理的情緒 就會用肢體動作宣洩…等等細節都呈現得很出色,很有說服力。但是,接下來的數集都是 這樣的呈現,一直到最後面,透過曉孟的出現、兒時回憶、還有許多抽象表現的畫面(可 能是自我反省等等),方毅任就在短短一集不到的時間內迅速成長了,在懸崖對曉孟說出 了心裡話。這個生硬的轉變是我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如果是以下兩種情形會更好,第一 ,前面方的表現雖然沒有明顯的成長或改變,但是他個人特質魅力夠強,發揮的夠吸引人 ,讓人看不膩。第二,轉折的原因夠深刻,強烈到可以彌補前面的等待。 以第一點而言,目前的呈現方式是方只有在推理案情分析證據時會偶然丟出一大句充滿線 索語推論的結論,其他大部分時間蠻多是被情緒所支配的重複性的語句。既然方的亞斯伯 格特質就是對事實掌握度超強、分析力超強,那大可讓他在許多方面都盡情的表現。而非 大部分在尋找曉孟時變得只會重複簡單的問句,而且基本上都是重複兩次以上。簡單來說 就是方的失控開關看起來就只有簡單的開跟觀,看不太出來有調節,或者有隨著案情的發 展逐漸變得更失控。 這跟劇情設計也有關係,例如我覺得曉夢想要複製爸爸辦過的案件來 引起注意這一點很感人,但可惜沒有表現得很好,就像一顆沒有被打出全壘打的好球。關 鍵就在於方毅任太早發現曉孟的指紋了,如果那個橡膠塞不是那麼耐酸鹼的材質,是需要 用一些特殊技術去拼湊,像黑暗騎士理面拼湊磚塊碎片那樣類似的方法才能取得指紋,就 可以讓方毅任去慢慢有機會發現到曉孟留下的線索、再慢慢確認,其中就可以有很多細膩 的操作。而不是像現在蓋棺論定,馬上確定是他。導致方毅任的開關瞬間全開。 第二點,也就是在劇中方一直重複回憶的,曉孟打翻化學藥劑的片段。就是這一段讓他非 常自責,也開始下定決心離女兒遠一點,因為他覺得這樣才是對女兒最好的。最後一次完 整回憶時有完整拍出經過: 「方因為需要專心辦案把女兒鎖在門外,又因為女兒敲門很吵 戴起了耳塞。接下來女兒誤闖隔壁的藥劑房打翻了藥劑灼傷,倒地大聲呼救後,方到場把 女兒扶起救治。」身為一再重播的這重要的一段,卻讓我無法入戲。最大的重點就是:藥 劑房沒鎖。大家都知道藥劑很危險,但也正因如此,對於儲存區域的安全要求是很高的, 本身就要乾燥避光,更不用提進出取用的管制。在家裡儲放這麼大量的藥劑本身就很不尋 常,又在有小孩的情況下竟然沒有上鎖?主角又是具備亞斯伯格特質,從學生時期就在做 實驗,對於細節很在意的人?好的,在這邊呈現出來的就是主角是一個會忽略掉這麼基本 事情的人。因此讓人很難喜歡他。 這邊其實只要多花個十秒左右,演一小段他正要上鎖,卻因為工作的電話分心了,急著要 離開去處理工作的東西而忽略,就比較有說服力。還更能強調是因為他很在意工作的小細 節的特質、才導致曉孟的受傷。至於戴了耳塞又隔了一個關了門的房間為什麼能馬上聽到 曉孟的呼救,就更不用說了,雖然不是那麼重要(當然呼叫可以是很尖銳大聲、但至少在 這樣的情況下聽到的時間會比沒戴耳塞門又暢通還要久一點吧?雖然曉孟會很可憐,但這 樣也才更能表現出方的粗心不是?)也正因如此,這件讓方記一輩子的憾事,當初發生的 原因沒有拍得那麼的不可避免,所以說服力不夠。也間接造成後面的張力稍嫌不足。 徐海茵 這邊我想說的是精緻度。台詞可以呈現劇情,讓故事往前推進,很好;如果可以帶出更多 細節,例如角色的個性、動機等等,就會更好。厲害的劇集角色呈現,會像剝洋蔥一樣, 一開始給你一個鮮明強烈的形象,接著一集接著一集的剝開一點線索,讓我們一次次的更 多了解這個角色一點,這才是高明之處。也就是每一句對白都很重要。以「與惡」的宋喬 安來說,從一開始呈現出的單純工作狂、到後面發現他原來兒子也是被害者、原來他當初 也是抱有初衷理想、在到他發現自己跟兇手的妹妹一起工作…等等等都是一層一層的再更 深入一點。 徐海茵是三位主要角色裡面呈現最豐富的一位了。在看完整季後,感受到編劇想呈現的徐 海茵的曲線大致如下,不擇手段工作→揭露兒時成長創傷→著重於為社會弱勢發聲。 一開始他的動機真的不太明確,主要的迷霧就是開始於光傳媒這一段。在會議中澤哥把他 留下後說:「我要去光傳媒」「那我們是對手了?」「不,是聯手,我想帶你過去。」「 薪水,職位?」「當然是三級跳啦!」「成交!」在這一段簡短到無法再表達更多言外之 意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徐海茵想要更多的金錢地位,但我們真的不知道他是已經 確定可以去光傳媒了嗎?如果是,那他後面繼續拼命追查的目的又是甚麼呢?如果是還不 確定還要看表現,那澤哥也沒有給點暗示,例如我還沒決定要帶誰,還要看你們的表現… 之類的,讓人無從猜測。 找不到動機,我們看到的就是一個不擇手段、利用各種方式威脅逼迫警察、方毅任、欺騙 受害者家屬以獲取報導,但是不知道他為什麼要這麼做的人,其實不是很討喜。這樣的角 色設定,要一直延續到他們發現了遺願兇手背後犯案的本質才開始改變。後面回憶片段的 浮現我們也才看到原來他是因為自己也曾經是家人自殺的受害者,因此想要阻止類似事件 的發生。前面不擇手段工作可以解釋成是要努力存錢給媽媽買房子,不要再住在有爸爸自 殺回憶的老屋子裡。但是卻缺乏相關的伏筆,要靠觀眾看完全部後再自行推測想像。這些 呈現跟轉折如果再更細膩一點會更好,讓觀眾一直有新線索新發現,會更引人入勝。 再來就是其他配角了,因為除了主要的主角之外,其他配角的台詞更是有強烈的跑龍套感 ,而徐海茵又是與其他配角互動最多的,所以也難免他的壓力會比較大,例如跟小廖的部 分,不得不承認小廖的口條是很自然很有台味的。但是這兩個人的互動真的太單調了。基 本上整部劇從頭到尾都一樣,都是徐海茵逼問他辦案進度,小廖一開始稍微反抗一下,徐 海茵持續強硬,小廖抱怨幾句後還是會把線索告訴他。 好的劇集,或者說所謂的神劇,應該要像數學題目一樣,每一段對話對白台詞都充滿意義 ,都有線索,不論是劇情的線索或者是角色個性的線索,也就是無謂的推動劇情的毫無特 色的台詞越少,這句的精緻度越高,也就越神。 同場佳映 江曉孟 曉孟的設定讓我最不理解的是,拔掉媽媽呼吸器的行為。在李雅鈞的提醒之後,他從原本 的拒絕簽放棄急救的同意書,到最後反而是主動的拔掉呼吸器。這中間應該還有一個同意 放棄急救的選項才對,但是曉孟卻一下子大躍進,這其中的原因應該要很強烈才是,但是 劇中呈現出的原因,卻是因為方毅任在警局的一次擦身而過沒發現到他,僅此而已。相較 於前述震撼觀眾的這一行為轉變,這個原因顯得太過輕微了。相反的在劇本書中寫的是方 毅任看到江曉孟,卻視若無睹的走過去。如果真的是這種有對到眼卻無動於衷,對於已經 很脆弱的人來說的確是會有巨大的傷害,這可以理解,只可惜沒有演出來。 3. 劇情: 遺願殺手的設計 懸疑推理困難的地方就是詭計需要巧妙讓人猜不到,但同時又須要合情合理。本劇端出的 是很有創意的遺願殺手當作故事的核心賣點。幫其他死者完成遺願是很有趣的想法,在揭 曉之前可以達到很好的懸疑效果。接下來就來討論其中的合理性以及說服力。 劇中所指稱的遺願,感覺比較像是buket list,是死亡前想要實現的願望。而不是字面上 的「死者未完成的心願」,因為這裡的死者的願望都已經達成了,沒有遺留的願望。通常 這種生前願望,是用來是知道「一定會死」之後,在死前想要完成的事情。但劇中的角色 卻是反過來,是要等到願望實現之後,再自己選擇死亡(例如莊秉榮那段,海茵想要阻止 報導來挽救生命)。這兩者最大的差別是,前者是「不想死」,後者是「想死」。奇怪的 地方是,如果讓他們想自殺的原因,跟他們想完成的願望息息相關,那麼願望完成了之後 ,不是就等於想要自殺的原因也沖淡了,應該更有活下去的動力嗎?例如如果蘇可云是因 為沒有名氣活得很辛苦而不想活了,因此願望也是想要讓大家在注意到他的專輯,那麼, 藉由別人的死亡讓他的願望實現了之後,不是更應該活下去嗎? 換個角度說,想要自殺的人,一定是在生活中遇到無可解決的困境,被折磨到生無可戀, 找不到任何方法改善這種狀況,才會選擇這條一了百了的路走。當一個人已經決定要自殺 了,應該是萬念俱灰,對甚麼事情都毫不在意才對。那,怎麼又會有願望呢?又怎麼會是 完成了願望後才想自殺呢?劉光勇就更妙了,他的願望就是想自殺,但是他不自殺,因為 他要看到他的願望完成。所以他要等到有人假裝成他自殺了以後,他才自殺……? (唯一想得到的案例是「朝聞道,夕死可矣」,道之大就不提,這裡的死指的是「死而無 憾」,是面對不可避免的死亡的了無悔恨,而不是「朝聞道,夕願死」,自願走向死亡。 意思上還是差了一點,所以也不適合用在這。) 根據劇中的線索,我們只能自行推測,或許是透過李雅鈞的洗腦,讓他們認為,只有藉由 別人的自殺才能完成自己的願望,而自己的願望一但被別人滿足了之後,也必須要「回饋 」一個自殺來完成下一個人的願望。所以他們原本是對世界有怨恨而想自殺,但經過李雅 鈞洗腦過後,變成是為了幫助別人而自殺。因為他們自殺的時候自己的願望都已經被滿足 了。 如果按照上述的推論,李雅鈞就從協助自殺變成教唆自殺,邪惡程度又更上一層樓。因為 這些人原本想自殺的原因已經不復存在了,但卻仍然在他的指使下結束自己的生命。但這 推論又跟李雅鈞後面的辯白不太符合,他還是在用協助自殺的角度為自己辯護,而正義的 化身海茵或寬哥也沒有指出這一點來直斥其非,整個氛圍都還是在傳達他只是協助自殺而 已。那麼這樣前面的遺願部分又欠缺了合理的解釋。 總結來說就是,李雅鈞如果是協助自殺,那遺願殺手這個設計的合理性不足;如果李雅鈞 是教唆自殺,那犯案動機也不足。如果要走協助自殺的路線,可以探討相關的道德議題, 也比較像是劇中想呈現的;如果是後者的教唆自殺,則更可以著重在正邪對立的辦案解謎 部分,並且李雅鈞的動機可以更複雜 (ex. 他為何要讓想自殺的人滿足心願後再自殺呢? 可以是他身邊有過自殺的親人,他痛恨自殺這個行為,所以想要報復性的懲罰所有想要自 殺的人。懲罰的方式就是先燃起他們的求生意志,再欺騙他們走向死亡。這對他來說就是 最好的報復)。兩個路線都不錯,如果專心走其中一條路線我相信劇情會更嚴謹精彩。 重點大致如此,最後再幫游誠浩叫屈一下,身為第一個,沒有人要幫他完成遺願,他只好 一個人完成兩個的,也無法活著看到自己的願望完成。為什麼他要這麼倒楣呢,劇中也絲 毫未解釋。 4. 其他還有很多很多的細節想討論,以下稍微列幾點 一.記得有人提過的劉光勇最後一次被驗屍那邊,那段問答是真的很奇怪。死人當然不會 用手護頭,但是卻被小廖很嚴肅的提出來。若要解釋成搞笑,以整部劇的調性來說也很牽 強。 二.羅主任跟周洋在對話,一開始羅主任挑釁般地說,你去告我們啊,我才不怕,一副老 神在在的樣子,過沒多久後,羅主任反而氣急敗壞的指責周洋,我知道就是你,就是你去 舉發我們,我告訴你,我根本不怕!這兩段的情緒銜接有點不順。既然你不怕別人告,別 人去告了之後你怎麼還會那麼生氣呢?不是應該要用一種輕蔑嘲笑的態度看待就好嗎? 三.方毅任跟曉孟從懸崖邊被救回來,寬哥跟曉孟在對話,曉孟問方毅任呢,寬哥回答: 「他剛醒過來了,不過沒甚麼大礙,只是有些瘀傷而已。」這句話乍聽之下沒甚麼,但問 題就在於「不過」是一個語氣轉折詞,後面表達的應該是要跟前面所預期的不同,例如「 他還沒醒過來,不過別擔心,醫生說應該只是太累了。」或者「他剛醒過來,不過狀況還 不是很穩定,還需要再好好休息。」剛醒過來是一個聽起來很有希望、正要康復的跡象, 如果後面要表達的也是類似的意思,中間怎麼會使用不過連接呢? 四.最後徐海茵在跟李雅鈞大聊特聊時,分享了自己小時的創傷,說我也試過很多方法, 「甚至工作的時候嗜血來麻痺自己的感覺」。這邊要分享一下我認知中嗜血這兩個字的用 法,近來常被拿來形容媒體為了追求收視率不顧受訪者的感受不擇手段,例如嗜血的媒體 、嗜血的記者等等,當做形容詞,並且常用在評論別人。在這裡徐海茵口中的嗜血變成了 動詞,而且還是拿來做懺悔式的自述,只能說跟一般常見的用法相差不少,不免得讓人有 些出戲。 這些都是小地方,其實不影響劇情理解,但若可以再潤飾相信會更能提升整體的觀影體驗 ,這部劇也會更棒。 5. 結語 最後我想說整體而言還是喜歡這個故事的,其實可以發現劇本跟最終呈現還是有很多地方 不同,有些前面提到未補充的細節其實劇本裡有說明。沒有一一列在前面,如果有興趣的 人可以買劇本去看。整體而言,這個劇在形式上依舊具有非常高的水準,如果在對白細節 等地方再多加強,應該會成為一部更加經典的經典之作。看完還是對台灣的戲劇充滿更多 信心,期待未來看到更多更好的作品!也歡迎大家可以在下面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謝謝 各位可以看到最後。晚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8.200.4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wanDrama/M.1590765894.A.49B.html ※ 編輯: achmile (111.71.42.235 臺灣), 05/30/2020 10:08:29 ※ 編輯: achmile (111.71.42.235 臺灣), 05/30/2020 14:24:44

05/31 22:50, 3年前 , 1F
方那個亞斯柏格根本就是背鍋而已。我覺得你對方的解讀那邊,
05/31 22:50, 1F

05/31 22:50, 3年前 , 2F
其實原因就是張孝全演技不到那,所以會有斷層
05/31 22:50, 2F

06/01 13:42, 3年前 , 3F
我覺得張孝全後面在崖上跟女兒那段蠻好的
06/01 13:42, 3F

06/02 00:16, 3年前 , 4F
感謝一樓推文,好奇背鍋指的甚麼意思呢
06/02 00:16, 4F

06/02 00:17, 3年前 , 5F
Bank大 懸崖那段的確不錯
06/02 00:17, 5F

06/02 13:58, 3年前 , 6F
我的意思是說,編劇編了一個病給他,造成他之後所有的不合理
06/02 13:58, 6F

06/02 13:58, 3年前 , 7F
反應都是因為亞斯,別人也不能說啥,只要一句他有亞斯耶你懂
06/02 13:58, 7F

06/02 13:58, 3年前 , 8F
什麼是亞斯嗎就全部頂回去了xD
06/02 13:58, 8F
瞭改原來是這個意思,有一點能體會到你說的感覺

06/02 22:02, 3年前 , 9F
與其說亞斯背鍋,我覺得比較奇怪的是周邊的人明知他亞
06/02 22:02, 9F

06/02 22:02, 3年前 , 10F
斯還對他這麼嚴苛(對,就是她老婆)讓我很不解
06/02 22:02, 10F

06/02 22:22, 3年前 , 11F
嚴苛是指啥?
06/02 22:22, 11F

06/03 01:38, 3年前 , 12F
如果是指女兒受傷的事 老婆不算嚴苛吧 而且就算知道
06/03 01:38, 12F

06/03 01:38, 3年前 , 13F
平常小事可以接受 遇到大事還是會爆炸吧
06/03 01:38, 13F

06/04 01:52, 3年前 , 14F
斷絕往來,就算要死了,女兒還沒成年也不聯絡?
06/04 01:52, 14F

06/04 01:53, 3年前 , 15F
他們都結婚了,怎麼沒站在對方立場想想亞斯面臨的困難
06/04 01:53, 15F

06/04 01:54, 3年前 , 16F
給男主角亞斯的設定,卻沒有幫觀眾了解亞斯,也小可惜
06/04 01:54, 16F
對就像是最後要到海邊前在車上,老婆突然失控對方毅任大吼,也讓我覺得有點over

06/05 21:11, 3年前 , 17F
認同樓上,我覺得這部可惜就在於沒有幫助觀眾理解亞斯人
06/05 21:11, 17F

06/05 21:11, 3年前 , 18F
,以及如何與他們相處。其實在情緒大爆炸之前太太也算是
06/05 21:11, 18F

06/05 21:11, 3年前 , 19F
很包容,但可能忍太久了之後就心冷還是怎樣,其實生病時
06/05 21:11, 19F

06/05 21:11, 3年前 , 20F
還是可以鼓勵女兒找爸爸幫忙,至少經濟上女兒就不會過這
06/05 21:11, 20F

06/05 21:11, 3年前 , 21F
麼苦。
06/05 21:11, 21F
對阿 感覺不太出來要傳達對亞斯伯格特質的觀點是甚麼 (例如宋喬平: 你已經很勇敢了 ) ※ 編輯: achmile (111.248.202.101 臺灣), 06/07/2020 14:33:31

06/07 21:29, 3年前 , 22F
老婆大吼可以理解為氣量表集滿了爆炸 不過後面還是手牽回
06/07 21:29, 22F

06/07 21:30, 3年前 , 23F
去 不過心裡疙瘩還是在 曉孟燒灼傷就是最後一根稻草
06/07 21:30, 23F

06/07 21:30, 3年前 , 24F
最後兩集其實覺得有點趕 真兇出現的有些太晚
06/07 21:30, 24F
文章代碼(AID): #1UqIb6IR (TaiwanDrama)
文章代碼(AID): #1UqIb6IR (Taiwan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