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從物理學看人體發聲機制(四)

看板Vocal (聲樂(人聲演奏))作者 (台灣阿貓)時間8年前 (2016/11/11 10:27), 8年前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接下來談氣息。 根據對閉合的討論,我們已經了解一個事實,越弱的閉合下,就有越多的 送氣能量無法被轉換為聲帶的振動,簡單來說,就是弱閉合「漏氣」了。 這件事其實很有趣,因為這告訴我們:半聲比假聲節省氣息,真聲又比半 聲更節省氣息。 這就是閉合練越強,氣息越長的原因。氣息之所以變長,並不是因為肺活 量變大了,而是因為單位時間內的送氣變少了。 所以所謂的「鐵肺歌手」根本是一種誤解。這些歌手之所以能唱出飽滿厚 實的長音,鐵的並不是肺,鐵的是他聲門的閉合肌群。 傳統聲樂歌手的氣息都很長,不論是西方的美聲唱法還是東方戲劇的吊嗓 盡皆如此,這是因為他們在強音量的劇場歌唱需求下,自然而然發展出了 少量送氣與強力閉合的歌唱技巧。 他們甚至需要特別去訓練如何以橫膈膜的用力來降低送氣量的技巧,這也 就是我們常聽到的「用丹田唱歌」、「用肚子用力」。這裡必須注意,傳 統歌唱學派所說的肚子或丹田並非腹肌用力送氣,而是橫膈膜用力往下壓 使小腹凸出,利用腹肌和橫膈膜同時用力的擷抗機制來做到非常穩定又精 確少量的氣息微調。 ◆所以強閉合、低送氣就是王道嗎? 並非完全如此,因為除了閉合之外,還有另一種方式也可以激發聲帶的複 雜振動模式,那就是「在輕度閉合的狀態之下過度送氣」,也就是所謂的 Overdrive。 當然,Overdrive 所產生的振動模式,和強力閉合所產生的振動模式並不 完全相同,Overdrive 的音色聽起來更不諧和,而且依然帶有氣音,但因 為它和強力閉合同樣打破了近似笛音的單純振動模式,所以也常常被聽眾 覺得是「真聲」。 換個說法可能更好懂:Overdrive 就是那種有點滄桑的聲音。 其實這本來就是人體自然的發聲機制之一。當我們想要高喊時,由於 TA 肌的出力增加,杓狀軟骨受到的力矩太大,閉合肌群往往就不足以實現強 力的閉合,導致能量轉換效率變差,這時候身體自然而然就會選擇增強送 氣以做出補償,而這種半閉合狀態下的強力送氣就激起了聲帶的另一種振 動模式,也就是 Overdrvie。 換個角度來看,Overdrive 就是我們天生會唱的一種高音。 ◆強閉合產生的聲音和 Overdrive 產生的聲音各有長處與短處:強閉合 比較明亮、比較節省氣息,但閉合肌群的負擔很大;Overdrive 的聲音滄 桑、有點壯而不實、比較浪費氣息、對聲帶黏膜的耗損可能也較大,然而 ,閉合肌群的負擔卻輕了許多。 其實一個理想的歌手是同時掌握這兩種技巧,在表演時可以靈活地因應歌 曲詮釋的需求而自由切換。但由於歌手的肌肉強度與控制力是隨著長期以 來的練習傾向而發展的,因此實務上每一個歌手還是會有其習慣與擅長的 技巧。 不論是強閉合的真聲、乾淨的半聲,或者是 Overdrive 的半聲,只要一 個人在聲帶拉長的模式之下依然能良好掌握這三種唱法的其中之一,我們 往往就說它是個會唱高音的歌手了。 (待續) p.s. 補充一下,可能有些人常聽到所謂的「聲門下壓力」,很好奇要怎 麼控制這東西,但其實所謂的增加聲門下壓力就只是加強閉合並降低送氣 而已,根本沒什麼神秘。當你閉合週期長的時候,就要累積更大的氣壓才 能衝破閉合使空氣得以送出,這就是聲門下壓力增加的原因。它其實是發 聲機制的結果而非原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4.218.9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Vocal/M.1478831274.A.F71.html ※ 編輯: pnpncat (114.44.218.95), 11/11/2016 10:52:28

11/11 12:52, , 1F
11/11 12:52, 1F
文章代碼(AID): #1O9Iogzn (Vocal)
文章代碼(AID): #1O9Iogzn (Vo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