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相聲與評書

看板XiangSheng作者 (我的站關了!)時間22年前 (2002/12/27 00:0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相聲與評書 北京的評書形成於清代初年。清代雍正十三年(1735年),由掌儀司立案批准藝人王鴻興收徒傳藝,迄今到中國媒礦文工團的連麗如止,已有第十代演員了。 相聲形成於清末,在形成過程中和評書的關係非常密切,例如:評書的表演上分「方口」,「活口」,「貫口」三種,相聲吸收「貫口」發展成貫口哏——靠大段朗誦鏗鏘有力的趟子來找笑料:評書中的短段兒象「大鬧月明樓」「宋金剛」等曾被移植成單口相聲;評書演出時規定使用扇子、醒木、手絹三種道具,相聲演員也都使用;評書是「以古事而今說,佐以評論」,為引起觀眾趣味,書中常常使用笑料,強調「無噱不成書」。相聲則專講抖包袱,逗哏。評書演員在書茶館表演的時候,一般是兩個月一輪換,稱「一轉兒」。在最後一兩天有的演員就改演相聲來酬謝觀眾。 清代咸豐年間,有個評書藝人姜振名擅演《康熙私訪》他的徒弟哈輔元,邊演邊加工,增添了「天地會」「八封敦」的故事。還有「二馬下蘇州」「喜逛虎丘山」「大鬧福州會館」「衛輝府搬兵」等情節。枝葉勾搭嚴實,故事緊湊火熾,題名為《永慶昇平》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郭廣瑞記錄出版後,許多相聲演員摘選其中的"書核」,即精彩的章節,改成了單口相聲。高桂清演這些單口稱得起是絕活。有的演員既拜師學相聲又拜師學評書,俗稱「兩門吃」。清末朱紹文的弟子王德寶擅演「貫口哏」,百八十句的台詞如《地理圖》《報菜名》等一氣呵成,節奏鮮明,受到觀눊釭瘍w迎。但他又專攻評書,拜關德志為師,藝名王致久,以表演《大宋八義》而享名。像他這樣「兩門吃」的演員還有張壽臣,陶湘九,馬軫華,焦少海等。 1938年常連安在北京西單商場成立了專門表演「相聲大會」的「啟明茶社」。除邀請了當時京津兩地的老、中、青相聲演員郭榮起,劉寶瑞,侯一塵,常寶霖等以外,在每天下午五點到七點還特請評書演員陳榮啟表演《岳飛傳》吉坪三表演《清烈傳》張壽臣表演《水滸傳》一直到1948年整整十年。以這件事可以看出相聲和評書的合作交流歷史悠久。1991年相聲演員馬季特邀評書演員袁闊成到東南亞共同交流演出,說明這種合作還在發展著。傳統相聲《八扇屏》中原有一段是:尉遲敬德降唐以來,征南大戰王世充,征東月下訪白袍,在轅門外拳打李道宗門牙兩齒,唐王惱怒貶 至田莊。一日正在垂釣,忽聽身後喊叫「吾乃白袍薛平遼,特地前來訪故交,你若金殿去交旨,保你為官永在朝!敬德一笑:「吾乃山野村夫,耕種鋤耪一鄉下人也。」這一段評書的痕跡很明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228.24.31
文章代碼(AID): #-2oUUm5 (XiangSheng)
文章代碼(AID): #-2oUUm5 (XiangS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