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天橋中期的藝人3
8.滑稽二黃藝人「雲裡飛」
所謂「滑稽二黃」,是以打諢、出洋相的形式演唱京劇。「二黃」是京劇的一種
主要腔調,清初由「吹腔」、「高撥子」在徽班中演變而成。也有叫「南路」的。包
括導板、慢板(慢三眼)、原板、垛板、散板等曲調。一般適於表現淒涼沉鬱的情感。
在京劇裡,二黃和西皮腔調並用,習稱「皮黃」。滑稽二黃系「雲裡飛」獨創,因此
而被人們稱為一怪。
「雲裡飛」本名白寶山,是「老雲裡飛」白慶林之子。早年曾在清末民初的京劇
科班「寶文社」坐科,工「銅錘」(偏重唱功的花臉角色)與架子花臉 (性格粗豪莽撞
的人物),對丑角兒與旦角兒亦無不通。出科後因被生活所迫,遂在天橋撂地,以 滑
稽二黃著稱。
「雲裡飛」的滑稽二黃,戲路極寬,他一個人可以串演生,旦、淨、末、丑等不
同角色,忽而扮演氣宇軒昂的帝王,忽而扮演風流倜儻的文人雅士,忽而扮演龍驤虎
視的俠客,忽而扮演柔心弱骨的少女。他的唱腔韻味很濃厚,但常常是剛一開頭卻又
煞了尾,取而代之的是盡情地插科打渾,時常把觀眾逗得笑岔了氣。
「雲裡飛」穿戴的行頭(傳統戲曲服裝的通稱。包括盔,帽、蟒、靠、帔、官衣、
褶子、靴子、鞋等),亦非常滑稽可笑。他所戴的各式帽子,都是用花花綠綠的香煙盒
糊製成的,有的上面還點綴著幾根雞毛,充當雉尾翎。 如此怪異的帽子,再配上他那
張五官亂動、充滿滑稽表情的瘦臉,即使憂心忡忡的人,一看也會被逗得笑逐顏開。
「雲裡飛」演出時所穿的幾件布衫,有的破爛不堪,有的故意用幾種不同顏色的
布片拼湊而成,好像和尚穿的百衲衣。其尺寸,似長衫而短,似短衫而長。這些不倫
不類的服裝,用途卻非常廣泛:有時充當皇帝的龍袍,有時充當后妃的霞帔,有時充
當宰相的蟒袍,有時又充當秀才的錦衣或武將的鎧甲。
「雲裡飛」的藝術表現形式,既具有京劇清唱的特點,又包含了相聲說、學、逗
、唱等特色,有時演出一些偏重念白和做工的小鬧戲如《鐵弓緣》、《豆汁記》等等
,因為穿上了極為簡陋的行頭並且又極盡滑稽之能事,故而將其看成是一種具有獨特
風格的化妝相聲,亦未嘗不可。民初文人金水,曾以竹枝詞詠『雲裡飛」:「小戲爭
看雲裡飛,襤衫破帽紙盒盔。詼諧百出眉開眼,惹得遊人啼笑非。」
「雲裡飛」所收的幾個女弟子,如老生演員周艷芳、李淑敏、李曉安、季淑卿,
青衣演員劉毓榮,花臉演員王麗芝等人,於三十年代時均頗有叫座能力,由於師徒通
力合作,同台演出《捉放曹》、《坐寨盜馬》、《落馬湖》等數十出傳統劇目,所以
頗受一般觀眾的歡迎,生意非常景氣,每日平均收入為大洋十二三元,其他場地藝人
皆望塵莫及。
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後,「雲裡飛」離開了天橋,靠串妓院演出維持生活。他
原來的場地遂由劉醒民接管,演員陣容亦有所調整,增加了孫曉峰、「小瘋子」等人
,一直延續到1957年,紛紛改行從事別業。
「雲裡飛」之子白全福,綽號「飛不動」,又叫「跟著飛」。早年從其父學過《
鍘美案》、《八蠟廟》、《楊香五三盜九龍杯》等戲,工銅錘與小花臉。解放後參加
天津曲藝團,與已故著名相聲演員常寶坤(藝名「小蘑菇」)之胞弟常寶霆搭檔,為著
名相聲演員。
9.滑稽大鼓創始人「老倭瓜」
滑稽大鼓是京韻大鼓的一個支派,大約在1920年前後形成。其音樂唱腔基本上與
京韻大鼓相同,但曲目內容都是滑稽可笑和寓意諷刺的故事,表演上也結合各種滑稽
動作表情。
滑稽大鼓的創始人為崔子明,藝名「老倭瓜」。原系北京順義縣農民。他的藝術
活動在1920年至1935年期間。早年演唱「時調小曲」,這種曲藝曲種的調子,多為明
清兩代由江浙、湖廣及山東、山西、甘肅等地民歌小調傳入北京後發展而成,盛行於
清乾隆至民國初年之間,以後逐漸衰落。後從票友張雲舫學唱木板大鼓,這是一種流
行於河北農村的鼓書,1870年前後進入北京、天津等地。因演唱者多帶保定、滄州口
音,故又名「怯大鼓」。
張雲舫雖為票友,但擅長編寫新詞,如《大勸國民》、《新燈下勸夫》、《孫總
理倫敦蒙難》等,這些曲目都授予崔子明演唱,因曲詞迎合時代潮流,遂使崔氏一舉
成名。
崔子明演唱的曲調與京韻大鼓同出一源,後因經常演唱《呂蒙正教學》、《劉三
姐拴娃娃》一類的滑稽曲詞,曲調與表演均以滑稽、幽默取勝,故稱之為「滑稽大鼓
」。崔子明來往於北京和天津兩大城市賣藝,名噪一時,而「老倭瓜」這一藝名,家
喻戶曉,盡人皆知。
10.注重改革的口技藝人「湯瞎子」
繼「百鳥張」和「人人樂」兩位早期口技藝人之後,另一名較為優秀的口技藝人
是綽號喚做「湯瞎子」(因近視而有此稱)的湯金澄。
早年天橋的「百鳥張」和「人人樂」,表演時尚偶爾採用明清兩代流行的「隔壁
戲」形式,藝人坐在帳幔之內,配以極簡單的器具,通過聲音表演簡單的情節,如救
火、賽會等,觀眾隔著帳幔聆聽,但聞「一音乍發,眾響漸臻,時方開市,則廛主啟
門,估人評物,街巷談議,牙儈喧呶,至墟散而息……自一聲兩聲以及千百聲,喧豗
雜沓,四座神搖。忽聞尺木拍案,空堂寂如。展屏視之,一人一幾而已。」( 《清稗
類鈔》)當年百鳥張和人人樂表演的這種隔壁戲形式的口技,稱之為「象聲」、 「相
聲」或「暗春」。
到了湯金澄賣藝的時代,隔壁戲已漸趨衰落,他表演時不再用帳幔遮掩,而是根
據表演的具體內容配合了相應的動作,從而加強了真實感。
湯金澄運用口腔發聲的技巧很高超,凡是蟲、鳥、走獸、器械的聲音和人們日常
生活的各種聲音均能模仿得細膩入微,惟妙惟肖。比如模仿蟋蟀之聲,能根據《詩經
》中《豳風‧七月》所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的詩句,一面介紹,一面將蟋蟀在不同月份的叫聲特點,模仿得極為逼真,每令人稱
賞不已。
湯金澄最初在天橋撂地賣藝,以後分別在城南遊藝園、前門大柵欄內的廣德樓戲
園以及北京的幾處廟會演出。1939年,參加了曲藝界為歡迎鼓王劉寶全返京的聯合演
出,受到觀眾好評。直至解放初期,湯金澄尚在前門外鮮魚口內路北的迎秋曲藝社經
常演出。
11.戲法藝人韓秉謙與孫寶慶
戲法也叫「中國戲法」或「古彩戲法」,屬於雜技節目。藝人以靈巧的手法,造成觀
眾視覺、聽覺上的錯覺,表演各種物件、動物或水火等迅速增減隱現的變化。中國戲
法歷史悠久,遠在漢代就有吞刀、吐火、畫地成川等節目。經歷朝歷代不斷豐富發展
,形成了鮮明的民族風格。據近代汪啟淑的《水曹清暇錄》(日本刊本)記載,「戲法
雖不足重,然酒酣吟倦,亦可一醒耳目。藥法南省擅長,手法北地爛熟,至於近日拋
壇弄盤,尤為都門絕技。」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借助藥品化學反應的南方戲法,
就其藝術而論,不如手法爛熟的北方戲法,而善變碗盤壇罐的戲法,則以北京為發祥
地。至於天橋的戲法,兼收並蓄,另有特色。
天橋藝人所表演的戲法,有文武之分,軟硬之別。像撕紙條、拈紅豆、棒打金錢
、空中取酒、木箱化身、仙人脫衣等手彩之類的「托活」,屬於「文軟戲法」,而吞
寶劍、咽鐵球、擲刀子,持平登繩,食糠吐火等項,則屬於「武功硬活」,需要手眼
腰腿皆有功夫,尤其要內練氣托之絕技,方可表演這些驚險的節目。
韓秉謙與孫寶慶二人,文武軟硬戲法均能表演。他們的文軟戲法常常是一人獨變
,功夫極為純熟,內容亦十分奧妙,講究「撕、擄、摘、解、捆、綁、裝、揣」八字
秘訣,手急眼快,每每在眾目睽睽之下,能把大小物件變得來無蹤去無影,令人百思
不解,莫名其妙。
「仙人摘豆」和「金盃入地」是他們十分叫座兒的絕活兒。
所謂仙人摘豆,是將五粒比黃豆略大的紅色臘球兒在兩手中變來變去,一點兒也不露
破綻。變此戲法時,藝人雙手十指分開,手心手背都讓觀眾看清楚,以示未藏任何物
件兒。及至拇指與食指捏揉幾下之後,便揉出一個小紅豆來;觀眾眼巴巴地盯了半天
,卻看不出紅豆究竟從何而來。金盃入地是把一玻璃杯放在地上,以藍布覆蓋,而後
用木棍兒一敲,啪地一聲響,觀眾皆以為將杯敲碎,藝人亦裝出惋惜的表情。及至掀
開藍布一看,杯子竟然無影無蹤,察看那地皮,根本無洞穴。把藍布重新蓋在地上,
其上放一個大於杯口的鐵圈兒,藝人又伸手假裝從地裡摳杯子,不消一分鐘,掀開布
一看,杯子卻完整無損地變了回來,實在是妙不可言。
這兩位藝人還善於將罈子、罐子、花瓶、果盤、海碗乃至裝有五顏六色龍睛魚的
玻璃缸等大小二十餘件器物藏於腰間與襠內,身穿大褂以為掩飾,表演時另以絨布遮
掩,瞬息間即可將身上所藏之物一一展示於觀眾面前。正如《同治都門紀略》中詠戲
法詩所云:「海碗冰盤善掩藏,能拘五鬼話荒唐;偷桃摘豆多靈妙,第一功夫在挎襠
。」
武功硬活中的吞寶劍、吞鐵球、吞銅鈴,更是奇巧驚人。
一尺多長的寶劍從喉嚨中慢慢吞下去再慢慢吐出來,人卻安然無恙。兩個鐵球或兩個
銅鈴吞下去之後,身子一抖動,居然還能發出撞擊之聲,簡直令人毛骨悚然。觀眾由
是而生惻隱之心,紛紛向場中扔錢,很少有人忍心白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228.28.136
XiangSheng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