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2011年《台北大碗茶:萬花嬉春》

看板XiangSheng作者 (donaldlien)時間14年前 (2011/04/26 22:35),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部落格版:http://blog.udn.com/donaldlien/5140764 2011年《台北大碗茶:萬花嬉春》 文:呂仁   台北曲藝團連著好幾年辦了《台北大碗茶》,我卻是頭一回進場。我看北曲的表 演最早應該是在臺北市立社教館的第二屆《說唱藝術兩岸情》,後來陸陸續續看了些 表演,不過也中斷了好一陣子。這回我本來有打算購票進場,但又猶豫於對相聲之外 的曲藝不感興趣,猶疑之間正巧朋友有多的票,我就開開心心進場啦!   我看的是四月十五日第一場,上半場由於場外有其他表演,聲音之大影響了場內 的欣賞品質,我不時為台上演員捏把冷汗,深怕演員的節奏會被場外拉走。好在是我 多慮了,場外聲音大歸大,台上演員仍是不為所動,頂多就是表演中沒聲音的時候, 會覺得場外的聲音極為突兀就是了。幸好下半場開始後,場外的表演就結束了。   簡單說說感想。〈沒有家的人〉切合房價高漲的現象,以時事入題並加以嘲諷, 對於聽眾應該是心有同感,然而這段子以房屋仲介商為角色,講述如何將同樣條件的 物件先捧得天花亂墜,奇貨可居,再貶得一文不值,這兩者的比較應該是相當鮮明, 但或許是段子的節奏感不好(拖太長了?),在說完優點之後,我就已經把缺點想好 了,使得段子後半段失去了應有的笑點。   〈地理圖~阿宅要脫團〉是我第一次聽年輕相聲演員黃逸豪的表演,出乎意料地 新鮮。見到「地理圖」三字就可以預想是「貫口」的段子,然而要怎麼把話題帶到貫 口表演上,這就要看劇本撰寫的功夫了。畢竟觀眾進場買笑,而不是單看演員嘴上工 夫好不好而已。劇本也是黃逸豪寫的,他以宅男把妹失敗為墊話,這部份甚至搶走了 後面貫口的風采。或許是與我年紀相近,很多地方我都覺得很好笑,當然這樣的段子 在年長觀眾為主的場子應該不太吃香,但前進校園我想應該會大受歡迎。   竹板快書〈武松打虎〉聽過了......而且以往聽得段子更長,更有完整故事感。 評書〈胭脂〉我就有點意見(或說疑問)了,我聽的是第一場,所以是四之一,等於 是有頭沒尾。我可以理解評書吊觀眾胃口的用意,觀眾明天可以繼續來天橋下聽書。 但是這是劇場耶,我不了解的是,就算評書可以在四場提供四集不同的內容,但其他 節目應該不會也更換吧!我知道有人為了聽演唱會不同的安可曲而場場進場,但對我 而言,如果只有評書是新內容,這樣是不足以吸引我的。也因此,只聽四分之一的〈 胭脂〉,實在感到相當不滿(足)。   〈改唐詩〉不愧是大軸,宋德全、王玉的表演生動極了,改了杜牧的〈清明〉, 糾正了李白的〈靜夜思〉,以及講人生四大樂事的「四喜詩」。四喜詩我有聽過改版 的,但經由兩位的演繹,實在好笑很多,宋德全有「新文哏代表人物」之稱,演出這 段子也無愧於文哏大師蘇文茂弟子之名。節目表上原先列的是〈酒的研究〉也是文哏 。返場小段更是精彩,完全體現了相聲作為一種「劇場藝術」的形式,要是用聽的, 根本就聽不出包袱所在啊!   總之是十分愉快的夜晚,台北大碗茶明年見囉! [ 演出節目 ] 1. 沒有家的人(對口相聲)郭志傑、劉越逖 2. 繡荷包(古韻新風)張士能 3. 地理圖~阿宅要脫團(對口相聲)黃逸豪、陳慶昇 4. 西河選段(西河大鼓)鍾喜榮 5. 武松打虎(竹板快書)林文彬 6. 京韻選段(京韻大鼓)何冬梅 7. 胭脂(評書)葉怡均 8. 改唐詩(對口相聲)宋德全、王玉 [ 觀賞備忘 ] 2011/04/15(五)19:30,西門紅樓劇場,貴賓席,節目單免費。with Ju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2.187.187

04/26 22:52, , 1F
看到這麼多人喜歡地理圖這段 真的是.....很爽!
04/26 22:52, 1F

04/26 22:53, , 2F
不過這是用無數眼淚換來的節目啊(遠目)
04/26 22:53, 2F
文章代碼(AID): #1DjjX6JE (XiangSheng)
文章代碼(AID): #1DjjX6JE (XiangS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