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貫口的表演方法
[資料]劉寶瑞先生講述《「貫口」表演方法》
「貫口」表演方法
劉寶瑞講述 殷文碩整理
今天我來談一談「貫口活」的表演方法。什麼是「貫口活」呢?所謂「貫口活」這
個詞兒,是我們相聲演員的「術語」。簡明地說:就是相聲裡的「念白」。
在京劇表演藝術中,也有大段兒念白,特別是醜角演員的大段兒念白,跟我們 相
聲裡的「貫口」差不多。比如說:京劇《法門寺》裡,賈桂兒念狀子,哎,那就是 貫
口活,我學學您聽聽——
幹嗎念到最後速度上要慢下一點兒來呢?慢一點兒啊,就為的是緩氣。
表演「貫口」,要求吐字清晰,語言流暢,情緒飽滿而連貫,語氣輕重而適當,快而
不亂,慢而不斷,猶如斷線珍珠,一氣呵成。其中最主要的技巧,就是「氣口」。氣
口也就是緩氣的要領。只有運用好氣口,背誦起貫口來,才能有節奏感。貫口語氣的
節奏感必須明確,特別到速度快的時候,這段貫口已進入高潮,演員的功力就在發音
、吐字是不是清晰、準確上表現出來了。甚至由於速度快,再清晰的發音吐字,觀眾
也有來不及思索內容的時候。哎,這時候節奏感是最重要的。還得說明一下,並不是
光注意節奏感強就連字兒也念不清了。葡萄拌豆腐——一嘟嚕一塊的,那不成!快而
不亂嘛,多快,吐字也得清楚。這裡說的節奏跟快板、快書不一樣,跟歌曲更不一樣
。語言節奏性靈活一些,自由一些,靈活自由說明語言節奏變化大,但是,不管怎麼
變化,也有節奏。
下邊兒我就談談表演貫口活的幾點體會。
貫口活分兩類:一種叫「大貫口」,一種是「小貫口」。在傳統相聲中,大貫口
的段子有《地理圖》、《報菜名》、《八扇屏》。小貫口呢?有《大保鏢》、 《文章
會》、《誇住宅》等。
我學藝的時候先學的《地理圖》。我學會了,也背下來了。可是我一說這段兒,
老師就說我不對。他說:「你這孩子怎麼念出來沒氣口兒呀!」就是說我不會緩氣…
…
哎,您可別誤解。當然了,誰說話都得會緩氣,不會緩氣早憋死啦!
我老師說的意思,指的是在背貫口活的時候根據內容、語言,節奏來斷句兒、緩
氣。如果一段貫口,背起來沒節奏,跟流水賬一樣,術語叫「一道湯」,您聽著就彆
扭啦。經過老師指教,我反覆練習,後來才掌握住這個「氣口」,會緩氣啦。再念出
來就好聽了。
《地理圖》裡大段的地名貫口,我是這麼念的——
您聽,我這麼背顯得累得慌嗎?不但不顯著累,還讓您聽來輕鬆自如,不磕不絆,
節奏感強。哎,這就是有氣口啦。要是沒氣口就不行了,您聽著不舒服哇。讓觀眾替
演員著急,那就壞啦。念出來,沒輕沒重,一道湯,憋得臉紅脖子粗……。
不信?我給您學學——
<學沒氣口的念法>「無錫、蘇州,到上海、松江、浙江、嘉興、紹興、寧波、溫
州、福州、泉州、廣東、廣州、湖南、長沙、貴州省、貴陽市、雲南安順昆明開化廣
西桂林南寧柳州梧州……
哎喲,我喘口氣吧!好嘛,差點兒沒憋死過去。哎,您聽這多鬧得慌啊!所以說「
氣口」很重要。有氣口,觀眾聽著舒服,是一種藝術享受。沒氣口,演員弄得力竭聲嘶,那就麻煩啦。
「貫口」要一貫到底,有一氣呵成之感,但是,一氣呵成絕不是一道湯,應該有
節奏。您看快板、山東快書有節奏,快板、快書有轍有韻。相聲裡的「貫口」呢,不
一樣,沒轍韻,在貫口活裡,雖然不受轍韻限制,也要根據內容,是抒情的,寫景的
,敘事的,在人物刻畫、人物語言上面,去體現與內容密切關連的語言節奏。一般的
念法應該是由慢而快,要有起伏,波浪式的。語言上要有輕、重、緩、急。什麼地方
起伏,什麼地方輕重緩急,要根據內容來決定,這才能達到貫口活的要求。
象《地理圖》、《報菜名》這些段子,都應該是這種念法,可也不是所有的貫口
都這麼念。有的「貫口」象《文章會》,這麼念就不行了。因為《文章會》一般都用
文言,哎,念起來就顯著文謅謅的,跟個「老學究」似的。彷彿象舞台上「戲」裡的
「道白」。念出來才好聽哪,比如說《文章會》:
「我十五歲的時候,在學校裡頭作了一篇文章,拿去給我們校長這麼一看哪,校
長是大吃一驚!就跟訓育主任不住地誇獎我這篇文章。
《文章會》這類段子屬於「文哏」,應該這麼念。
我再說一種貫口,這種貫口的表現手法,就更巧妙了。就是用極為誇張的手法來
措詞,顯著非常風趣,讓觀眾聽起來很可笑,很幽默。比方《誇住宅》這個段子,最
後那一段貫口,哎,就得把它念風趣了,俏皮一些。
這樣的貫口,念出來必須幽默滑稽。
還有一種,有故事,有人物的貫口。這應該怎麼表演呢?比如說《八扇屏》這樣的
段子,演員敘述的是歷史、掌故,跟說書一樣,在貫口裡出現人物的時候,演員應該
表演人物,您要不信,我說說《八扇屏》裡「渾人」這段兒——
這種念法,由於有人物,有故事情節。人物出現了,是霸王就得學霸王;漁家出
來了,要學漁家;同時還要有環境感,江在哪兒,舟在哪兒;霸王站在什麼地方,漁
家在哪兒跟霸王說話,動作、手勢、眼神都應該有個設計。這樣表演就把人物區分山
來了。而且,手到哪兒,眼必須到哪了兒,讓人看著舒服:
「九里山十面埋伏,困住霸王,霸王失機大敗,正敗之際,前有烏江攔路,後有
韓信追兵趕到,抬頭見,江中來了一只打魚小舟…」
念到這兒,就彷彿看見了似的。這麼表演不但繪聲繪色,演員也容易緩氣。如果
表演時手、眼、嘴都不一致,那就難看了。
(眼睛亂看,手胡亂指,嘴裡背詞)「九里山十面埋伏,困住霸王,霸王失機大敗
,正敗之際,前有烏江攔路,後有韓信追兵趕到……」
哎,他這兒抓饅頭哪!
我再說一種貫口,和前邊說的幾種又不同了。像《我的歷史》、《柳堡的故事》
都是電影片名兒組成的。這種貫口的念法,得有聲有色,還要假戲真做,有時故弄玄
虛,才能讓觀眾聽著可樂哪,《柳堡的故事》裡就有一段這樣表演的貫口,我給您學
學——
您看,是故弄玄虛不是?
在貫口活的表演上,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演員必須把台詞背熟。詞兒不熟就
談不到表演。按相聲術語說,就是不許「滾口」,不許「吃栗子」,更不許忘詞兒。你
要一忘詞兒就糟了。比如背《地理圖》,詞兒熟,再掌握了氣口,情緒飽滿,一氣呵
成。尤其是背到外國地名那塊兒,就好像一掛珍珠,把線剪斷了似的,特兒特兒特兒
……一個一個地往下掉。那麼清脆,節奏那麼鮮明,觀眾聽起來非常悅耳、好聽。如
果演員台詞兒不熟,或者背台詞兒的時候受到外界干擾,也會出現「滾口」、忘詞兒
。
我小時候有一位師兄弟,他就是因為台詞兒不熟,精力又受到外界干擾,一走神
,哎,把詞兒忘了。忘的那份兒可笑啊。《地理圖》這地方應該是——
到這兒應當是念「維多利亞」。當時他也不知道怎麼了,到這兒一走神兒,「奔
紐芬蘭、魁北克、渥太華、馬來西亞……」這渥太華是加拿大的首都,馬來西亞在亞
洲那兒,這倆挨不上啊,差好幾萬里哪!觀眾也明白,這是錯啦,一笑,他一緊張,一
害怕,再想下句兒也想不起來了。那也不能愣著呀,得往下接呀,他接著「馬來西亞
」,又抓了一個「馬」字兒,就更不像話了。「奔紐芬蘭、魁北克、渥太華、馬來西
亞……馬來西亞……馬……馬……走馬鈴薯……」
馬鈴薯?
「走馬鈴薯、大鴨兒梨、蜜柑桔……我現在直著急!」
哎,他把實話全說啦!
(選自《中國曲藝論集2》中國曲藝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原載《曲藝》1985年
第3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229.62.4
※ 編輯: bigred 來自: 61.229.62.4 (07/05 02:03)
推
推140.112.214.152 07/05, , 1F
推140.112.214.152 07/05, 1F
XiangSheng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