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調琴入門(轉載)---[04]

看板bass (電貝斯/低音吉他)作者 (iD小狼)時間20年前 (2005/08/07 17:1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其實,Neck的調整應該是調琴的第一步驟(接下來是Bridge, then Pickup),只不過由於此項調整需依賴耳朵的地方甚多 ,入門者恐怕火後尚未足夠,所以擺在最後面介紹。如果你 彈Bass已有一些心得,希望踏入調琴這個領域,請牢記以下 二項心法: 一.決定Sound好壞的順序是:弦,Neck彎曲度,B ridge高度與傾斜度,Pickup高度,八度音調整。 二.每次換弦的一週後,都要Check Neck; 尤其是當新弦的粗細(Gauge)和原本不同時,一定會影響Neck的張力, 必須重新調整。 或許有人會覺得,Neck就只有那麼一個地方可調整,有什麼難的; 對!Neck的調整方式的確簡單,但若掉以輕心,結果可能會有天淵之別。 Neck的中心都有一或數根金屬棒,在Neck頂端或尾部會露出棒 狀調整桿(實際位置請自行確認), 使用其專用工具轉動它,可藉以調整Neck的彎曲度。 1.首先,先準備好工具,並確認弦都調好音。 2.接著,如果你有廠方說明書(這也表示你的Bass夠貴), 看看調整方向應該是如何。沒有說明書也沒關係, 可以試著用工具先順時針再逆時針輕輕轉動調整桿,看遭受的阻力如何。 若順時針轉感覺較鬆,表示此方向能使Neck呈中心凹下的弓形, 而逆方向則會使其呈中心突起的球型。若反之,其表示意義便相反。 3.一般有經驗者多會拿起Bass,逆光檢查指板的側面線條, 用以判斷Neck的彎曲程度。 在此提供另一個方法:同時按住外側弦的第1和第22格,如果Neck 是筆直的話,此時第7格的弦枕(Fret)與弦的距離,應該恰好比最薄 的Pick還少一些,也就是說,應該是不會打板而剛好能夾住Pick。 4.Neck的最佳狀況並非一定要絕對筆直,而是要有"一點點"弓形的彎 曲(且彎曲位置最好在朝向調音旋鈕的頭部)。 然而,這"一點點"的程度,依Bass形狀和各家設計而有不同。 一般說來,Fender型的彎曲程度要比24格而調音旋鈕分置兩側者多一些。 5.如果Neck太弓形,在中把位的彈奏會覺得左手按弦較吃力, 而聲音也較模糊;若太球型,則低音把位較容易打板。 6.當你將Neck調成較為筆直時,接下來的難題便是, 如何將它調出最佳狀況,此處也正是本文之重點。 將音調準,接上Amp,跑一下五聲音階練習,將Neck向弓型的方向放 鬆一點點,聽聽看Tone的改變(一定會不同,否則你自己的耳朵該調整 了),若Tone的彈性較好,可再把Neck放鬆一點,直到Tone變差時,再 將Neck調回來一點點;反之亦然。 注意,此處所謂"一點點",真的必須以微調方式進行。 7.當溫度與溼度改變時,Neck的彎曲程度都會變,所以,就算你手頭拮 据到半年都無法換弦,至少夏季和冬季各調整一次。   打板(Buzz)排除 Buzz也者,有人說打弦,有人說打板,其實都指的是同一件事,就是說當 左手按住某些格,右手以正常力量彈奏時,琴弦的振動會碰到弦枕(Fret), 使得聽起來像是" 咧!咧!咧! "的聲音。 深究其原因,大多有三:1.Bridge太低,2.Neck彎曲度不對,3.右手太用 力;其中,第三項屬個人因素(其實多半是此原因),在此先按下不表,如果 你懶得回去找以前我Post的" 調琴入門 ",這裡另外提供一種專供克服Buzz 用的調琴方式。 在開始之前,先說明一下我個人慣用的幾個術語。 於下文中," 低把位 "是指第1格到第6格," 中把位 "是第7格到第12格, " 高把位 "是第13格到第24格(or more)。Neck" 弓形 "指的是中央凹下而兩 邊突起的情形," 球形 "是中央突起而兩邊較低的情形。 瞭解了嗎?別急,先調好音,接上Amp,琴上前後Pickup都開到最大,Amp上 的EQ調到中間位置,準備好工具,這就上路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100.45
文章代碼(AID): #12zT3Ntg (bass)
文章代碼(AID): #12zT3Ntg (b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