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閒聊] 談舒曼鋼琴幻想曲Op.17的錄音版本(1)
共 8 篇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推噓1(1推 0噓 3→)留言4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kontracello (resurrection)時間21年前 (2004/08/29 09:23),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請問您說的是 Orfeo 在 1958 的現場嗎?. 這片充滿著不完美但是人性化的力量和衝勁. 還有沉重的呼吸以及掙扎, 是我覺得很有吸引力的版本. 和我找了很久才找到的所謂完美的 Backhaus 1937 年錄音相較. (是我一直追求的終極版本, 也是自認為是最 "無人可敵" 的版本). 更多了
(還有133個字)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Piaf (Waltz for Debby)時間21年前 (2004/07/28 03:55),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我覺得鋼琴錄音的失真算是比較嚴重. 許多細微的音色變化或泛音在CD錄音都不容易聽到. 數位類比再生媒介的差異聽起來還是很明顯. 類比的媒介(例如LP)聽起來比較接近真實的情況. (我有Klemperer/Barenboim貝多芬協奏曲全集的LP/CD,鋼琴部分聽起來還是有差). 當然,還是現場的鋼琴
(還有163個字)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JamiT (jamit)時間21年前 (2004/07/28 03:37),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說的真好,我個人的感覺是,Richter的風格真是外冷內熱. 每個音符或許聽起來很尖、但整體的感覺卻異常火熱. 硬要說起來,Pletnev也給小弟相似的感覺. 如果要講另一個極端,我可能想到的是Rubinstein吧. 無論如何,就是因為存在這麼多各具特色的音樂家,. 才讓音樂的詮釋充滿了驚奇. -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hotty (梅菲斯特圓舞曲)時間21年前 (2004/07/27 21:40),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不曉得是否是錄音問題 以前對ABM的感覺就是觸鍵很重 很紮實的感覺 但稱不上優美. 但是聽了57年在EMI錄的拉威爾鋼琴協奏曲後卻大為驚艷. 在我心中被我奉為該曲目之代表作. 音色這種東西好像很難比較 用的鋼琴 錄音品質都會影響. --. Maurizio Pollini 莫瑞季歐.波里尼. 194
(還有18個字)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richter (跳舞時代)時間21年前 (2004/07/27 21:15),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嘿~~~~~~其實這是一定的啊 音響效果來說 本來就不是Richter的強項. 別忘了他不挑琴彈 連Yamaha的琴也彈的不亦樂乎. 當然在先天音響效果不可能像Horowitz和ABM一樣. -這兩位可是挑琴挑的兇 鋼琴狀況稍不盡如意就取消演奏會. 再加上Richter的唱片有很多錄音狀況不理想的海
(還有218個字)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