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Nso 7/22 《準.馬寇爾的指環旅程》已刪文

看板clmusic (古典音樂)作者 (有素養的樹懶)時間3年前 (2022/07/26 00:11), 3年前編輯推噓2(205)
留言7則, 3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身為平凡上班族及長期業餘音樂愛好者,聽音樂會向來是我的消遣之一,以下僅以不才淺見 針對此音樂會分享個人心得。 本場音樂會曲目如下: 崔斯坦與伊索德,序奏及愛之死 威森東克之歌(石易巧) 一段指環的旅程 首先得先說令人驚艷的威森東克!石易巧不愧為歌劇生涯有所發展的歌手,其清晰咬字與豐 沛情感讓此曲成為音樂會中最成功的一首,但不可避免地,第二樂章樂團音量稍微過大以致 掩蓋歌手,及第三樂章樂團有時自動拖慢以致與歌手產生細微的鴻溝。樂團在此首精緻配器 的作品中不論音準或音色都表現良好,小缺憾絕對瑕不掩瑜! Tristan序曲中規中矩,華格納的音樂雖然織度豐滿,但我們應可期待樂團表現依然保有透 明度,可惜在國家音樂廳的殘響之下似乎過於困難,導致Nso在這首作品中很多線條被深埋 底下,雖可聽見,但或許能更加乾淨。愛之死中,木管及長號音準並不完美,且長號的音量 也略顯過大以致無法與旋律平衡,長號的齊奏也不是相當傑出。 不知為何Nso沒順便讓石易巧唱愛之死,或許指揮不想要以協奏曲般的形式開場? 在Tristan中最嚴重的問題恐怕是弦樂,在張力最為巨大的片段中,不曉得為何有人是全弓 演奏、有人卻在同時只有用1/4弓演奏,私以為華格納特地不寫tremolo而改用三連音即是想 讓弦樂每一弓都是全弓奏出飽滿音量。當然就結果論可能沒差多少,但樂迷應該還是希望樂 團能更融入該首情緒裡。 下半場重頭戲的指環中,樂團演奏的是Jun Mäerkl(我一直覺得翻梅爾克比較好)自己改 編的版本,但我認為在情節推動及結構上仍然不如Lorin Mazel的版本,不過整首聽來仍然 相當過癮!在曲末萊茵黃金再次響起時實在令人感動,也不禁讚嘆華格納的天才。 不過缺點實在也很明顯,如最開頭的音準問題,不論是最先出現的低音提琴或接下來的低音 管,更嚴重的當然就是緊接出現的華格納號,不間斷的音準問題實在很影響觀賞體驗。 另外在女武神飛行中,女武神的動機個人認為不夠突出,擴大到整首曲子來說,蠻多時候重 要旋律會被磅礴的樂團音量蓋過,不過或許跟觀眾席位置有關係。 木管的音準在這首也相當明顯,更別提低音豎笛的爆音了。 最後則是弦樂在彷彿跳舞般的樂段時有時凌亂不堪,和著殘響讓人一時之間迷失在偌大空間 中。 同樣紊亂的則是打擊,鐵鉆敲擊時趕拍及不清楚的節奏讓那一剎那的舞台成為工安事故的工 地。 雖然講了這麼多缺陷,但我必須說這仍然是相當優秀的音樂會。錯誤當然必須提出來,但也 不能忽略了在這一小時中注入的心血結果,而我認為下半場的指環在完整聽完後是成功的, 誠如Jun Mäerkl的標題 - 一段指環的旅程,我們也確實從萊茵河黃金開始,歷經女武神、 鐵匠、齊格飛、齊格飛之死、諸神黃昏,在一小時內知道何謂指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0.34.9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lmusic/M.1658765500.A.772.html ※ 編輯: Slothyy (123.0.34.90 臺灣), 07/26/2022 00:28:05 ※ 編輯: Slothyy (123.0.34.90 臺灣), 07/26/2022 00:31:35

07/26 01:33, 3年前 , 1F
能聽到簡化版指環覺得讚,但我也覺得Maazel版編得較好
07/26 01:33, 1F

07/26 01:35, 3年前 , 2F
但相比之下兩日後的華格納演出我更喜歡
07/26 01:35, 2F

07/26 13:52, 3年前 , 3F
Jun Märkl 的ä=ae, 應該不能
07/26 13:52, 3F

07/26 13:52, 3年前 , 4F
寫äe吧?所以寫Jun Märkl 或
07/26 13:52, 4F

07/26 13:52, 3年前 , 5F
Jun Maerkl 都可以。但不是
07/26 13:52, 5F

07/26 13:52, 3年前 , 6F
Jun Mäerkl。
07/26 13:52, 6F

07/26 13:53, 3年前 , 7F
對耶 應該是märkl才對
07/26 13:53, 7F
文章代碼(AID): #1Yti2yTo (clmusic)
文章代碼(AID): #1Yti2yTo (c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