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6/24麥凱萊X巴黎管弦樂團X任奫燦
這幾年忙到出國出差
趁空聽的音樂會
比在台灣聽的還多....
這不是我第一次聽麥凱萊了,
只是上次是出差碰巧有機會,
曲目剛剛好是很現代的曲子,
很難形成甚麼看法。
買了幾張他的CD來聽,
聽完疑惑更多了。
這場是抱著解惑的心態去的。
我對鋼琴家還沒甚麼印象XD
開場的Boulez起始,
就當成是銅管暖身曲,
大概也會理解這個團的銅管
不會走爆棚路線。
只是再一次感覺國家音樂廳
中央區的聲音真是好。
Rachmaninov第四號鋼琴協奏曲
很久沒有認真聽了。
帶著有點陌生的感覺來聽,
開始理解為什麼這首不紅了,
很容易可以找到第二號第三號
甚至主題變奏曲用過的元素,
更殘酷一點的說,
效果還沒比較好。
要是沒有前面的成功作品,
這首曲子是很有趣的,
剛好被自己的前作殺掉了趣味。
我的重點一直放在樂團跟指揮,
麥凱萊是個優秀的協奏曲指揮,
包含上次海外聽,
他都很明確地把樂團控制在
讓獨奏容易凸顯的強度,
以這場來說,只有第一跟第三樂章
各有一處大約十秒內,
我覺得鋼琴中頻泛音被樂團吃掉,
其他時間,獨奏都能輕鬆浮上。
協奏曲聽完對於獨奏
除了技術很好之外的想法並不多,
幸好有安可曲。
安可曲應該是蕭邦的某首華爾滋?
這麼好的曲子,
乾乾淨淨的就很好聽,
所幸任奫燦就是刻意地做了甚麼,
他的延音用得很多,
速度也有刻意去設計,
是個想法很多的演奏,
但不令人覺得強說愁,
這讓人會對他更加的好奇。
下半場Berlioz的幻想交響曲,
最近發行的CD爭議很多,
我自己手上有的麥凱萊CD,
Stravinsky跟Sibelius
我都不喜歡,
樂團聲音乾淨漂亮技術好,
但怎麼聽怎麼無感。
所以幻想交響曲我連CD都不敢買,
乾脆直接來聽現場。
一開聲那個音色跟上半場截然不同,
這是好的開始,
麥凱萊的指揮動作明晰,
又有舞台效果,非常好懂,
他跟巴黎管弦樂團是還沒有到
一根手指一動音色就有微表情的變化,
但各段落在音色上的對比都有做出來,
最好的例子大概是第五段開始,
大提琴聲部進來的音色還有細膩度
跟之前不同,特別的用心,
麥凱萊對大提琴關注多倒不意外,
更令人驚喜的是後面接的
第一小提琴聲部也用了
一個新的音色進來,
再接上紮實大提琴跟低音大提琴,
聽起來非常痛快。
整體克制的風格讓作曲巧妙之處
被強調,少了些瘋狂的況味,
但第四段斷頭台進行曲
冷靜清楚效果依舊很好,
只能說這首曲子
我能接受這樣的詮釋風格吧?
不需要爆棚,大概對法國人來說,
用大於九成力超過十分鐘就夠瘋狂了XD。
現場聽到這樣有控制的混亂也是很爽的。
這大概是我自己的偏好,
如果是俄國曲目,
這麼冷靜我不確定吃不吃得下去,
但幻想交響曲我的接受度就很廣。
安可曲應該是Ravel庫普蘭之墓的一段,
效果也很好,這個組合的法國曲目可以信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6.4.7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lmusic/M.1750782668.A.50B.html
→
06/25 06:46,
3周前
, 1F
06/25 06:46, 1F
→
06/25 10:36,
3周前
, 2F
06/25 10:36, 2F
→
06/25 10:36,
3周前
, 3F
06/25 10:36, 3F
推
06/26 21:11,
2周前
, 4F
06/26 21:11, 4F
→
06/26 21:12,
2周前
, 5F
06/26 21:12, 5F
clmusic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