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cois Couperin: Lecons de Tenebres

看板clmusic (古典音樂)作者 (檻外人)時間22年前 (2002/08/05 16:2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篇是從 Rene Jacobs 錄製 cd 裡頭的解說翻譯過來的, 原文是法文,我是從英文翻譯再譯過來的, 匆忙中有些地方不好翻,便直接抄英文翻譯, 同時原文較細節、超出簡介範圍的部分也省略掉了, 所以這篇翻譯僅供參考,大家湊合著看吧! Francois Couperin: Lecons de Tenebres 在17世紀的法國音樂中,或許沒有一首作品能像庫普蘭的這首 Lecons de Tenebres這般深深打動人心。庫普蘭經常被輕視為給 那些矯揉造作的聽眾寫些無可否認地優雅、輕浮小曲的作曲家。 (Burney 是最先這麼作的人)(……) 在聖週(Holy Week)的禮拜三、四、五到Longchamp去聽歌劇院的 女歌者們演唱最新的耶利米哀歌,在當時是非常流行的。在所有的 歌劇院都關閉後,對一些最受喜愛的女歌者們而言,聖週的禮拜 儀式提供了向大眾展現她們疲倦的"ports de voix"、感動人的 "sons files"、令人興奮的重音及顫音的唯一機會,而人們對這 宗教的娛樂往往比祈禱和懺悔來得有興趣得多。 事實上這些作品是由天主教每日祈禱書(breviary prayer)中的 第一部份,它被分為3首夜曲(nocturnal)包含了詩篇及功課所組成。 因此黑暗彌撒(dark masses)原本是要在星期四(Maundy Thursday)、 星期五(Good Friday)、星期六(Easter Saturday)午夜的第一個小時 演唱。這對那群被寵壞的歌劇聽眾可真是個不方便的時間,所以便 改到聖星期四、五、六的前一天中午了。 庫普蘭在1713~1717年間寫下了這首Lecons de Tenebres。(……) 庫普蘭的Lecons de Tenebres屬於典型的法國傳統:Guillaume Bouzignac、Michel Lambert和Marc-Antoine Charpentier是他直屬的 前輩,其他如Sebastien Brossard和Michel-Richard de Lalande則是 同時代的人。But more than those of his precursors and contemporaries, Couperin's Lecons are, in the first place, absolute, timeless music which relegate the stylistic considerations of the day to a secondary, relatively insignificant position.……在庫普蘭的前輩及同時代音樂家中, 沒有人在配器、希伯來字母的風格、詩節中戲劇性及抒情性格的完滿 之間的對比,比他更為強烈。 The Letters. (……)在每一節詩文中都按順序以一個希伯來字母開始。在拉丁文的 翻譯中,這個特色消失了,但在每節詩前放上原來希伯來字母則被 保留了下來。現在這些字母已經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但它們仍在 原本的地方出現,甚至是在這段詩篇的葛利果聖歌中也是如此。在17世紀 法國的Lecons de Tenebres中,他們形成根據葛利果聖歌的樣式的小前奏曲。 The Verses. 禮拜儀式要求這些被歸於耶利米的詩句,星期四的三個功課,只能由 五篇哀歌中第一篇的22節中的前14節寫成。(……)從音樂的觀點,庫普蘭 使用的是抒情悲劇(tragedie lyrique)的語言,演說口吻及抒情元素 合而為一。這些詩節形成了完美的、抒情性的宣敘調(……)The key-word and therefore also the key-effect of these lamentations is contained in the first verse: "How doth the city sit solitary, that was full of people!".這個被完全破壞的城市,耶路撒冷,她的 孤獨正是耶穌自己的寫照,他的門徒一個一個地離開他。事實上這正是 黑暗彌撒中儀式進行的過程:哀歌開始時,有13支蠟燭點燃著,其中的 12支蠟燭會一一地被熄滅(象徵12門徒),因此在唱到最後的耶路撒冷, 此時只剩一支蠟燭還點燃著,它象徵救世主,獨自留到最後,是唯一的救贖。 (………) (完) Rene Jacob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02.152 ※ 編輯: wenthome 來自: 140.112.202.152 (03/09 12:42) ※ 編輯: wenthome 來自: 140.112.27.189 (08/05 16:24)
文章代碼(AID): #zJZOeQ8 (clmusic)
文章代碼(AID): #zJZOeQ8 (c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