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瓢蟲 讓太空人跳舞

看板comment作者 (球來了就打!)時間20年前 (2005/07/06 19:46), 編輯推噓13(1300)
留言13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推薦的樂團:瓢蟲 專輯名稱:讓太空人跳舞 ============================================================================ 內文:1998年發行的小專輯"讓太空人跳舞",包括五首歌曲和兩首電子混音!是台灣難得 一見概念完整風格明確的搖滾創作。專輯的"新歌"是瓢蟲後期的代表作,清楚的劃分和 前期龐克路線的告別,走向緩飆,單純的音樂而不唱歌。Fish和@llen參與了兩首歌曲的 混音,不論成果如何,對台灣樂團來說,都是一個很特別的嘗試 曲目: 01 旅行車 02 國王的飛馬 03 落下海裡的聲音 04 讓太空人跳舞 05 新歌 06 國王的飛馬(FISH混音) 07 鬼小孩(DJ@llen混音) 沒有唱歌的搖滾樂會變的如何?現在台灣有許多獨立樂團也是同樣的不唱歌, 瓢蟲在那時即嘗試了這樣的方式來表現音樂的可能。雖然是純演奏,但聽不見 炫麗的技巧,而是溫暖的微風,清澈地從臉頰滑過。 吉他手婉婷是這時期瓢蟲的靈魂人物,後來跑去美國學錄音,也退出了瓢蟲, 回國後,另組了錫盤街和Varo。 有看過表演的一定記得,婉婷總是低著頭專心看著滿地的效果器,看著手裡的吉他 融合了每一個音色與平衡。不按牌理出排的彈奏,乍聽之下完全不知到她究竟彈 了什麼,但卻又非常有趣,不落俗套的想法一再地親切。 鼓手阿利,吉他婉婷,妹妹,貝司小寶。純女孩的搖滾樂隊,和男孩相比一點也不 遜色,反而更能掌握音樂的過程。特別是獨立製作與發行,更另許多男孩搖滾樂團 望程莫及,她們的態度也一直被大家所尊崇。 沒 有 人 唱 歌 ? 沒有主唱,但每一件樂器都是一個主唱,她們發出了聲音,沈靜的慌張的迅速的逃避的 許多許多的情節與情緒都在這些單純的樂句。 專輯名稱 "讓太空人跳舞" ! 失去重力的舞步,飄盪著銀河與乾淨的顆粒,或許跳舞時 嘴裡還吸著冰涼飲料,閉起眼睛。Silence是唯一共同的語言。 內 在 的 沈 思 ! 專輯同名曲 "讓太空人跳舞" 簡單的鼓點,彷彿從海水直奔外太空的的吉他前奏, 搭配著划行在你的我的每一刻的快樂哀傷,開始了重複,重複,重複............ 不論是海裡的聲,飛行的馬,旅行的車,還是正在聆聽的這首圍繞的"新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2.178.175.165

220.134.60.52 07/06, , 1F
...........................................
220.134.60.52 07/06, 1F

220.134.60.52 07/06, , 2F
...........................................
220.134.60.52 07/06, 2F

220.134.60.52 07/06, , 3F
╤═╤ ◢██◣
220.134.60.52 07/06, 3F

220.134.60.52 07/06, , 4F
|賞| █ ◥▌ ╭───────╮
220.134.60.52 07/06, 4F

220.134.60.52 07/06, , 5F
|優| ◤□︵□▌ │寫得太好啦!!!!│
220.134.60.52 07/06, 5F

220.134.60.52 07/06, , 6F
|文| ╲ 口╱ ╭───────╯
220.134.60.52 07/06, 6F

220.134.60.52 07/06, , 7F
|一| ◢ ̄︺ ̄◤
220.134.60.52 07/06, 7F

220.134.60.52 07/06, , 8F
|篇| | |
220.134.60.52 07/06, 8F

220.134.60.52 07/06, , 9F
╧═╧ ◤ ̄◥
220.134.60.52 07/06, 9F

220.134.60.52 07/06, , 10F
...........................................
220.134.60.52 07/06, 10F

61.230.16.113 07/07, , 11F
呵呵 對瓢蟲這兩個字都已經快陌生了 推^^
61.230.16.113 07/07, 11F

140.112.250.172 07/09, , 12F
為什麼這篇沒有給m...
140.112.250.172 07/09, 12F

09/23 22:21, , 13F
絕對是讓人十年之後再拿出來聽都覺得迷戀專輯
09/23 22:21, 13F
文章代碼(AID): #12oyI9kZ (comment)
文章代碼(AID): #12oyI9kZ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