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網路歌手與樂評人》/衍生之「德音」問題

看板comment作者時間19年前 (2005/10/08 04:5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以下文章並不有趣,不喜歡看長篇大論的朋友,請自行略過 謝謝 ※ 引述《youtien (卣天)》之銘言: :   孔子在音樂上,總是注重其中的人格與德性;後世只一意揣出「教化」一段 : ,而漸僵化,可是音樂難道就不適合和政治、道德連在一起嗎? :   孔子、季札「觀樂」的方法與態度,我是贊成的,我這幾年也是走的這條路 : 子。觀樂,是要觀乎其「德音」--我愈來愈確定這一點,以後作樂評,要抓緊 : 它,繼續發展。但不知現今較活躍的樂評人中,有多少是採這種路數的? :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先在站上及到您的網站上拜讀了一下您所收集或撰寫的一 些作品,老實說,相當佩服您的文筆跟邏輯,對於你的許多論點,如網路對中文 的影響、或者網路遊戲所帶來的「老鼠會化」現象,深表認同與讚賞。 但看完您以上的這兩段文字,我覺得我有話想說。 第一段,我有些不太懂,在我們都不同意音樂只該被認做「教化」產物的前提下, 我當然同意音樂適合跟政治連在一起,但孔子所謂的德行(性?)與道德不就是同 一回事嗎?我看不到這個頓號之後強調道德二字的意義,或者道德就是您所想表 達的重點? 第二段,你認為孔子注重音樂中的人格與德行(性?),所以你贊成這樣的方法與 態度,並強調觀其「德音」。「德音」是什麼?說實話,這個名詞我一直很想向您 請教,不過今天向您傳訊的時候,您可能沒有看到這個訊息,所以我姑妄依照您 第一段的說法延續,應該是一種「道德之音」,甚至是類似文以載道的「音以載 道」。 以上是我對您兩段文字的解讀,也許這不完全是您的本意,但請容我在這樣的理 解下,進行下列的意見表達。 首先,是關於音樂與政治的。 回到音樂與政治,政治當然可以成為音樂的內容,但用政治來解讀音樂會有問 題,該如何運作?是要把音樂也分成泛藍與泛綠,還是用假公正的立場去解讀「政 治正確」或「政治不正確」? 在拜讀您的作品後,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您評論的羅大佑的美麗島專輯, 但不是全部,而是挑選之後的一些作品,像「綠色恐怖分子」「阿輝飼了一隻狗」 這樣的作品,你就沒有意見了,但另一方面,在本版「我記得的網路另類歌曲」 一文中,您卻對「輸不起」這首歌有下面的評價。 ====================================================================== 這首歌推出後反應熱烈,許多人稱讚,說精闢、好笑,然而這種現象讓我很不舒 服。觀乎歌詞以及歌手的語調,它是在奚落敗者,把藍軍打成小丑,這似乎不應 該是一個民主國家公民應該有的風度;若只是歌曲與作者如此,那也罷,可它引 起了那麼多迴響與「好評」,這就反映了這種調調在綠營之中有群眾基礎,是一 種普遍的態度。這不是一件好事。 我討厭這首歌,更害怕這種態度,然而我們不能不記得它。 ====================================================================== 這是您的評語,老實說,我無法判斷您是用政治的角度還是道德的角度來批評。 因為把主詞受詞更換,再改幾個字,同樣的字眼用在羅先生的這兩首歌上,也似 乎可以適用。如果我用前述的「德音」的定義來看,、應該都是同一類的吧?那 麼為什麼您就避掉前面二者,卻對給予這麼猛烈的批評呢?還是說,音樂上「綠 色恐怖分子」、「阿輝飼了一隻狗」是新創作,而「輸不起」只是改編人家的現成 品,所以更糟糕呢? 你在網站上有轉錄了一篇「李皖〈羅大佑是一種什麼病〉」,我相信應該是原作者 的說法讓您心有所感,所以您才會將這篇文章轉錄到您的網站上,全文不見以「德 音」立場給予羅先生任何的批判,也沒看見您個人對羅先生有任何的批評,請問 這樣跟「輸不起」比較起來,您的道德勇氣又在哪裡呢?您所企圖用「德音」架 構的樂評世界又會是如何? 還是這屬於政治問題,而非道德問題?說真的,我無意批評任何一個人的政治立 場,這裡不需要政治口水戰,我只是好奇您的標準何在?立場是否一致?這可是 您想繼續發展的樂評路線呢! 如果音樂可以講述政治、批評政治(這是您第一段話所衍生的推論),而把音樂性 放在第二,那這三首歌應該都要被讚揚,「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保護你 有說話的權力」,這是我們所期待的民主素養。如果是因為道德問題優先,音樂 性擺在第二,那在無關政治的角度上,這三首歌也應該同樣的被批評才算公允。 如果又政治又道德雙管齊下,也不管音樂性怎麼樣,那這跟無聊的口水政客有何 不同?老實說,我不覺得這是一個身為好的樂評者該有的樣子。 來說您所強調的「德音」吧! 如同我一開始所說的,老實說,我並不太明白您對這二字是怎麼下的定義,我僅 能用貧瘠的所知,與替您妄下的定義來闡述--道德之音與音以載道。 回到一個最古老的定義問題,道德是什麼?以誰為標準?音以載道的「道」又是 什麼?以誰的認知為標準?看到這邊,我相信聰慧如您,應該知道我想說的是什 麼。您不可能用一個無法有標準共識的東西,去解析評論另一個有形的事物,因 為這樣一來,評斷就會有所偏差,無法得到一個有意義的答案與說法。 當然,您也可以說,以您所認知的道德為標準,以您所認同的「道」做內容,那 麼一來,你還是可以有一套標準去解讀音樂,但,那當你看到另一篇與您的道德 認知不同、「道」內涵不同的評論時,請問您又會作何感想?斥之以鼻?還是把 您的「德音」內容作調整? 具體來說吧,如果今天您看到一篇以完全不同的道德價值觀來講述您所敬愛的羅 先生,與音樂的本質毫無關連,您還會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嗎?如果您覺得他有道 理,那您道德價值的堅持何在?如果您覺得他沒道理,那不也就成為某一種形式 的自大嗎? 雖然說所謂的樂評,也只是一個人用自己的一套方式,去解讀音樂而後所產生的 評論,其間仍然是非常私人觀點的東西,但既然要成為一個可受公議,並且能有 存在價值的文章,這套解讀音樂的方式仍然必須要在一個可以禁得起考驗的情況 下被公眾所認同,個人的道德觀是否足以構成一種可以接受考驗的方式,我存相 當大的疑問。 小弟淺見,「德音」這回事,您可以放在您的私生活去當作您個人為人處事的立 身根本,但回到音樂的本質上,這實在不是一個好的解讀方式。我們可以談作曲, 可以談填詞,可以講編曲,可以討論一首歌所型塑的的環境背景,一首歌所產生 的文化影響,甚至可以用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女性主義、社會主義、去給予 音樂衍生其他的價值,但用「德音」這種對大眾完全空泛的角度,我不知道您會 切琢出怎樣的評論。 還是剛剛那三首歌的例子,可以說明您的「德音」標準? 就像您所問的,現今活躍的樂評人,有誰以「德音」為標準?在小弟疏淺的印象 中,應該是沒有。老實說,如果有,大概也不會是活躍,而且受大家認同的樂評 人。就連您所讚揚的李皖,至少在講述羅先生的時候,我也不覺得他是以「德音」 為標準。因為您的「德音」太空泛、太主觀,並且在邏輯上難以成立,不會是一 個以認知音樂、解讀音樂的人會用的方式。 冒昧寫了這麼一大篇,並且是在不明白您文字定義的情況下,幫您妄加推測,如 有得罪,請勿見諒。 -- 那些陪我成長的事 棒球、音樂、電影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fjdean/ 個人的小窩 Dean's菸酒不禁齋個人版 telnet://jct.ntou.edu.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2.178.178.253
文章代碼(AID): #13Hk2reI (comment)
文章代碼(AID): #13Hk2reI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