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謝安琪 再見

看板comment作者 (大叮噹)時間13年前 (2011/10/28 17:07),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再見 詞曲:吳青峰 A1 我忘了我們之間 像近近遠遠 若隱若現 我忘了我們之間 像旁若無人 那麼明顯 我忘了我們之間 像隱隱約約 忽明忽滅 我忘了和你說再見 B1 再一天距離 我想我就要離開你 分離 是曖昧的遊戲 我 我忘了自己 沒什麼小聰明 哦 B2 擔心 我想我就要擔不起 分心 是必須的決定 你 說不出的愛情 就留給你自己 何不讓我還以背影 Repeat A1-B1-B2 C1 關了很久的心 曾想為你開啓 風在歎息 雨在哭泣 他們將我喚醒 哦 B3 又一天過去 我想我有些懷念你 捨棄 這曖昧的遊戲 我 我忘了自己 從來不屬於你 哦 B4 我傷心 我想我不會再傷心 專心 這必須的決定 你 跨不出的劇情 就留給你自己 不如沖刷回憶 至少我還保有安靜 蘇打綠樂團主唱青峰,我高中學長,大我一屆,這十年我看著他們從成軍、公演、出 片至今,也寫過許多討論他們作品的文章,以後再談。 青峰為人,善感率性,對人間種種飄忽明滅不定的心緒,有獨到的敏感;他作詞初受 夏宇影響,並有許多天外飛來的神筆,逸出尋常語法又別具機理,我曾經很為那樣的詞句 苦惱。不過,這首歌沒有那些較複雜的問題,理解演繹都不難。 A1段的排比、疊字用得漂亮,第一時間就給你游離、隱約、危疑的印象;再深入進去 看,都不是徒具表象的堆砌,而是有層次的。「我忘了我們之間 像近近遠遠 若隱若現」 ,「我忘了」是第一層,「我們之間」第二層,中間一個「像」字接「近近遠遠」第三層 ,「若隱若現」第四層。如果說「我們之間 近近遠遠」情況很簡單,加一個「像」字複 雜一點,再加一層「若隱若現」也只算補充,但前面再來一個「我忘了」,這就複雜了! 然而想想,大概有許多關係真就是這樣的,從疏離到忘記了疏離,直到意識到即將結束, 才忽然想起。 「像旁若無人 那麼明顯」也有講頭。相處到「旁若無人」大概已經明顯是難以為繼 了,然而前頭一句「我忘了」便把「那麼明顯」壓下,也把後面「隱隱約約 忽明忽滅」 壓下,再到「我忘了和你說再見」小結,以為之後的告別作伏筆。 B、C段就盡是承接A段的因緣,接著鋪展下去,推演到「沖刷回憶」的解決了,雖然 從「我想我有些懷念你」到「我想我不會再傷心」好幾句每句都有正反轉折,層次亦豐 ,但整體看來,能給人的第一印象便稍遜A段。C段「風在歎息 雨在哭泣」亦有些煽情 太過:風雨本無情,有情是人的感覺所賦予,可是按照前句「曾」字所提示的倒敘, 歌曲的主人公在此應還在「忘情邊緣」的狀態,下一步寫她被凜冽風雨所警醒,是很好 ,但在風雨方生時就說「風在歎息 雨在哭泣」,我覺得有些不對勁。如果改作「風雨 無情 誰也無情 他們將我喚醒」,並斟酌修改旋律音高,可好?「誰也無情」可暗指 她從風雨想到的「你」,然後醒了。 缺憾還君,我退下保有安靜,結尾是平常的解法,我們也不須講求什麼特別的解 法。回頭再看整首歌,又是疏離的關係、稀薄的感情,到警醒、反思時才集中一下。現 在的愛情真就普遍是這樣了嗎?或者只是青峰和他的前輩夏宇/李格弟,以及許多詞人 ,都酷愛捕捉這等游移不定的情調? 謝安琪唱這首〈再見〉唱得不錯,但如果和吳青峰本人收放自如、雌雄莫辨、九死 往復、迴環旋轉自如近妖的聲腔相比,就缺了一點別樣的特色。現在香港樂壇文壇似乎 都有很多人寄望於她,她對作品的思想內涵也有講求,但願來日她能更進一步,發展出 足能承載一己情思、回應眾人期望的聲音。 --            Schroedinger's cat is NOT dead. http://sites.google.com/site/youtie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43.20.164

11/01 21:11, , 1F
我喜歡青峰的曲遠遠多於詞
11/01 21:11, 1F

11/01 21:22, , 2F
他的詞就我看來還是太強說愁一點 XDDDD
11/01 21:22, 2F
文章代碼(AID): #1Egd3bFJ (comment)
文章代碼(AID): #1Egd3bFJ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