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人間思想》第二期:通俗音樂與時代感

看板comment作者 (章太炎龍騎士團)時間12年前 (2013/01/21 15:20),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人間思想》第二期,台北:人間出版社,2012年冬季號 這份半年刊乃接續1980年代台灣《人間雜誌》之左翼社會主義訴求者。我在書店看到 這期有個專題「台灣通俗音樂與時代感」,就買了。專題文章目錄如下: 劉雅芳,〈台灣通俗音樂與時代感:編案〉 王明輝,〈變動中的集體聽覺:模糊的訊號〉 姜亞築,〈一個七年級生,聽林生祥〉 張勝為,〈或可稱為時代精神?〉 王淳眉,〈摩登少年說了什麼?〉 蔡孟哲,〈阿妹/台妹:關於流行音樂研究的一點想法〉 劉雅芳,〈通俗音樂研究在台灣:關於時代感的一些想法〉 這些社會學面向,向著社會主義與全球化、現代性、後殖民等問題的文章,讀來比較 吃力:他們每人、每篇都求深入,但很少能做到淺出。大概,這是因為他們對「為何而研 究」「如何座落研究者的位置」「怎麼界定通俗音樂對自己和大家的意義」「為誰研究, 『誰』又是誰」這些基本命題,都從一開始就想得很複雜,從一開始就把當代文化社會學 和後現代思想幾十年的思辯套了進來。而在一連串的論述之後,他們確實把一些問題講得 更清楚了一點,也帶出了更多可以進一步開展的論題。然而這之後又待如何?他們很難給 出明確的答案。例如劉雅芳這段話: 我不知道研究通俗音樂適切的方法能是什麼?尤其往往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旁聽 者的時候,如何座落感性和歷史探問往往困擾著我,因為這是許多錯位的界面 ,以及得時時懷疑自己對歌曲的記憶是不是只是過去的個人紀念。 看到這裡我就覺得自己很幸福,因為我從來不止於旁聽,我聽完就會想「如果我來寫 ……」想它能如何作得更好。我不做旁聽者,我是站在創作者的角度去研究、評論。這樣 ,劉雅芳以及這個專題一系列的探問,我只要把目標設定在「為了寫出更好的歌」「為了 更能與人同樂」(或曰理解、體會、欣賞吸收各時代的各種作品)這種簡單的訴求上,那 種種複雜的疑問,都能解決,或至少知道有哪些路徑可走。讓我回應的話,我會建議劉雅 芳自己寫幾首歌,因為要回答這些問題,歌曲會比論文更貼切吧。 黑名單工作室王明輝的〈變動中的集體聽覺:模糊的訊號〉則是一篇飽具疑惑與不滿 的感言,其中談到周杰倫的部份值得本刊抄錄備考: 周杰倫有一個與新世紀現象連結的重點,他捨棄了字正腔圓的綑綁,把自己交 給節奏感,把音樂交給groove,製造出一組一組模糊的訊號。換言之,那些以 往無法見容於傳統的口齒不清,咬字含糊,在周杰倫身上竟然取得了一種奇怪 的時代正當性。什麼是時代正當性?讓我們聽聽這一代年輕人的不清楚說話就 會明白,因為那正是一組一組模糊的訊號。……但後期的周杰倫卻開始越來越 清楚,越來越大款,越來越人偶化,已經乏善可陳,而台灣娛樂產業的保守舊 勢力依然強大,整套星光幫就是最明目張膽、最保守不知進步的愚民操作,是 一套管理集體聽覺的操作。……含糊不清正是21世紀現階段的重要特徵,比如 大家彼此模仿但又口口聲聲強調自我,標榜叛逆的地下樂團竟可以向最地上的 權威統治者靠攏,接受補助並成為工具…… 真是暢所欲言,轟了好大一炮。如果能把這些批判寫成歌,想必會更加帶勁,掀翻一 大群人;謹期待能有這樣的新作。 --   時候到了。看著,   當我推開這大門,   重新震醒你們的時候,那光芒--   這光芒,便是一萬丈!             http://sites.google.com/site/youtie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34.148.137

01/26 18:01, , 1F
謝分享 :)
01/26 18:01, 1F
文章代碼(AID): #1G_EmgyM (comment)
文章代碼(AID): #1G_EmgyM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