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分享] 魯金:《粵曲歌壇話滄桑》

看板comment作者 (章太炎龍騎士團)時間12年前 (2012/11/05 23:2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youtien 信箱] 作者: youtien.bbs@ptt2.cc (youtien.bbs@ptt2.cc) 標題: [分享] 魯金:《粵曲歌壇話滄桑》 時間: Mon Nov 5 23:24:50 2012 作者: youtien (小叮噹X回來了) 看板: AAAAAAAA 標題: [分享] 魯金:《粵曲歌壇話滄桑》 時間: Mon Nov 5 22:57:04 2012 魯金:《粵曲歌壇話滄桑》,香港:三聯,1994年7月 借自公共圖書館。從圖書館借書的一個好處,就是你可能看得到前人在書上畫的重 點、記號,這就是很有趣的歷史線索;書中偶爾出現錯別字,前人也幫你改了。 作者是香港老一輩記者,逝世於1995年, 有許多考述粵港掌故的著作,且有許多親 身的採訪、見聞。 本書講的粵曲歌壇,對我來說是一個陌生的世界,雖然先前已經知道粵曲是粵語流 行曲的重要淵源,而且至今還有不少人喜愛,不過這裡面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還要從這 本書看起。 所謂「歌壇」是實際存在於上世紀初至50年代的場所,熱時露天,寒時進茶樓,60 年代以後因無線電視與電視劇興起而式微;在電視帶起的新派粵語流行歌尚未出世之時 ,粵曲就是香港的流行歌曲,只是,戰後出生、接受西式教育的新一代,興趣轉向了西 方音樂和語時代曲,而媒體舉辦的音樂比賽也有意無意地不納入粵曲,再加上種種刻板 印象,使人以為粵曲是老土的東西而少被重視。──這些也是諸多論著公認的通說了, 然而本書從粵曲歌壇的興衰講起,就比他家講的更詳細些。 書中指出粵曲的押韻習慣:一韻到底,陰陽交替(奇數句用陽聲韻,偶數句用陰聲 韻),也約略提及了曲調和這種押韻法搭配的美學,可惜不深入。 另外,書中說,香港淪陷期間,涉嫌諷刺日軍的粵曲〈光榮何價〉唱者李少芳被捕 ,致使日後粵曲創作完全不敢反應社會,「撰曲人全部都把曲詞當作宋詞來堆砌,無非 是寫風花雪月,或是閨女恩情等題材。這一趨勢,一直影響到戰後很久,令到粵曲的曲 詞全無新意。」 我想,日本雖可惡,但粵曲之新意欠奉,當有其內在的文化因素和其 他外在的市場因素,不該全部歸咎外人。這就有待今之研究者進一步探討了。 今日讀此書,比以前好得多:書中提到的唱片,以前你上哪找去?而今網上一搜, 一些名作如張月兒〈一代藝人〉,就有人傳上YouTube,一下就聽得到了。如果粵曲再 度登上時尚潮流,想必還會有更多人去把老唱片翻錄上網。 除了早年灌錄粵曲的唱片公司,只有美國學術界意識到了粵曲的價值,而於1979年 請瞽師杜煥錄了畢生所學,中文大學也有參與。日前我去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館,就買了 中大出版的杜煥作品集《地水南音 全本〈失明人杜煥憶往〉》等等。買後想,對著歌 詞聽,每天聽一段,粵語很快就能進步了,不過到現在還是常常只讓電腦播放著,自己 在做其他事,這樣就一句都聽不進去,只是聽到那個聲音和調子而已。 --            Schrodinger's cat is NOT dead.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118.143.20.164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youtien (118.143.20.164), 時間: 11/05/2012 23:25:03
文章代碼(AID): #1GbzfHTP (comment)
文章代碼(AID): #1GbzfHTP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