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平面媒體空間不再 樂評劇評轉戰blog

看板dance作者 (夢想起飛的季節)時間19年前 (2006/04/28 10:3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記者黃俊銘/專題報導 過去看完戲、聽完音樂會後好發議論的批評份子,到哪去了? 在「古典音樂」、「音樂時代」相關停刊後,國內樂評、劇評所剩可書寫的園地不多, 不過這股「批評」勢力並未消退,除了大型BBS站「批踢踢」,經常可見臧否時事的專論 ,更多批評者成立個人部落格,繼續捍衛他們的「好藝術」。 這些散落各地的部落格,以南部古典樂迷組成的「談音論樂」最具威力,該站年初曾 「踢爆」指揮大師馬捷爾並非首次來亞洲的烏龍,廣被媒體引用。該網站作者還試算大師 的票券成本是否合理,「達人」程度不輸經紀人,他們還撰文寫「音樂會教戰手冊」、 「音樂廳的主人到底是誰」,幽默漫談音樂會禮儀。 其他像「BLUE97‧音盤日誌」、「曉蔚筆記」,則細數名碟「沉浮」,篇篇遙望古典音樂 的美好年代;那些被排拒在連鎖型唱片行外,僅於小眾發燒友流傳的唱片,還有流傳於 樂壇的名人八卦,都在此傳誦。 評論風氣甚衰的舞蹈界,近來也有一全方位型的部落格「NOTRE TEMPS」,備受討論。 該站幾乎評遍近三年國內重要的舞蹈作品,不論是剛上演的雲門「白X3」、「美麗島」或 先前的瑪莎葛蘭姆舞團來台、新古典重演「布蘭詩歌」等,都有非常個人化的書寫。 有趣的是,日前該板工進入國家戲劇院觀賞雲門公開彩排,然後寫成「看排記」, 內容有褒有貶,也比主流媒體搶先發表。有網友批:「用彩排來寫觀後感,不大專業」, 但板工回應說:「我本來就不是專業寫評,這只是我的Blog」。時代不同,「媒體」概念 也變了。 也經營部落格的小劇場導演BABOO說,部落格多運用於劇團推出新作時,以此新興媒介 來宣傳,但一旦有評論的文字,也會成為矚目的焦點。不過若論時事的討論,他認為BBS 「批踢踢」站還是比較快。 2006/04/28 聯合報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211.23.74.220 (04/28 10:38)
文章代碼(AID): #14KO0ELz (dance)
文章代碼(AID): #14KO0ELz (d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