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中國》:永燃不燼的生命

看板documentary (紀錄片)作者 (新天堂樂園)時間21年前 (2004/05/28 11:27),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在生命的進程中總有些階段是極渾沌、無助與茫然的,卻也在此時,對於身旁事物的感受 力將會加倍,進而發現自己興趣與潛能的機會,也往往比其他時期來的更大。不過,前提 仍在於,必須擴展自己原有的生活圈。 假使看過歌舞片經典《萬花嬉春》,相信一定會對金凱利曼妙流利的舞姿印象深刻。《歌 舞中國》紀錄了上海的一間舞蹈夢工廠,其創辦人老師梁一先生就是因為金凱利而對舞蹈 產生興趣,在青春年少的歲月裡,重複觀看著金凱利所有的歌舞片,不停的學習片中的舞 步。隨著當年搖滾樂的傳入,許多人也給了他一個稱號─「阿飛舞王」。 有人笑稱梁一是悲劇的小人物,終其一身只為了成為台灣的金凱利,是個像阿Q般的人物 。而所謂的阿Q精神勝利法,在旁人的眼裡,就像是個聽著塑膠袋的沙沙聲響也會陶醉傻 笑的傻子;若是替梁一感到悲哀與惋惜,其實我們也只不過是將自己的價值觀套用在他身 上罷了。當一個人可以開心快樂的作著自己喜歡的事情,也許是跳舞、打球、唸書,追逐 著自己的夢想,無悔的在這個過程中燃燒著生命,這種執著不悔勇敢的精神,其實才是主 角們所展現出最可貴的特質。 《歌舞中國》花費了一千三百萬製作,也的確是部製作精良的影片。從片頭震撼人心的獨 舞到精心設計捕捉的配樂與景色,樣樣透露出精緻化的形象。大量特寫鏡頭與順暢的運鏡 ,柔和的爵士樂搭配著老搖滾,而黑白色澤更是襯托出了上海市快速發展後的景色,從製 作的面向看來,的確是無可挑剔。但此片既然被稱為紀錄片,當然也有值得討論的地方。 縱然畫面令人賞心悅目,可是對於被攝者的生活與其他方面,卻只利用大量的字幕帶過, 載歌載舞的畫面與音樂填滿了整部影片,無法有更深一層的討論與內涵,片尾最後的一段 衝突也顯得虛偽造作,使得所要呈現的主題流於表面。站在另一種觀點來看,或許這樣非 傳統類型的紀錄片,也讓所有的觀影者,對於紀錄片有了一種全新的印象與經驗。 梁一、揚揚與李川,是《歌舞中國》最主要的主角,這三位不同世代的舞者雖然對於舞蹈 的想法各有堅持,但卻都擁有同樣的夢想。而跳舞之於片中主角的意義,其實就宛如電影 對於彭文淳。台灣廣告界的名導演彭文淳,製作了許多膾炙人口廣告,但拍電影的夢想卻 遲遲未能實現,或許這也得以成為《歌舞中國》的畫外音。《歌舞中國》欲表達的,除了 熱力四射的歌舞,當然還有這些舞者對於不可知的未來、對於夢想所做的努力。不過有一 點其實很諷刺的,導演為了拍攝此片所耗費的精神與氣力,只怕遠比影片中所呈現出的主 角們更令人感動與讚嘆。 -- 電影‧人生‧夢!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fan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59.91.254

140.112.121.104 05/28, , 1F
很同意最後一句話
140.112.121.104 05/28, 1F

140.112.121.104 05/28, , 2F
不過這真是一部很好的音樂電影 :P
140.112.121.104 05/28, 2F
文章代碼(AID): #10jh6hsI (documentary)
文章代碼(AID): #10jh6hsI (documen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