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公視「夏夏的聯絡簿」試映 觀眾觀感不一

看板documentary (紀錄片)作者 (早安夾克組)時間21年前 (2004/09/22 23:0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tw.news.yahoo.com/040922/43/109l2.html 【中央社 】 (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二十二日電) 公共電視(新聞、網站、商品)台教改紀錄片系列第三部「夏夏的聯絡簿」今天下午試映, 片中試圖呈現一位剛大學畢業的實習教師,在一年實習中常常打雜等「任人擺佈」而使熱 情幻滅的感受,影片未紀錄到學生家長對學校教育的影響力,製片馮賢賢說,只能監督公 權力,對家長只能呼籲。 紀錄片中,在台北縣錦和國小實習的實習教師夏語筑也出席試映會,她說,現在已到另一 學校擔任正式教師,與實習教師不同的是,正式教師與學生關係更緊密,但感覺更無力, 對整個教育體制,教師仍是任人擺佈的工具,她也常思考,到底自己會成為怎麼樣的教師 。 「夏夏的聯絡簿」紀錄片導演鴻鴻(本名閻鴻亞),花了一整學期的時間拍攝這個小學的 形形色色,據說,「看過的教師都哭了」。試映會中,卻不時傳出笑聲,那是在小學生天 真無邪的畫面出現時,例如一班學生在教室講台前跳舞唱當紅歌手S.H.E.的歌,看到小學 生唱出超出他們年齡的歌詞「只要愛的夠堅決,時間空間都可以超越」,一些觀眾不由得 大笑。 學生演講比賽,每人雙手背在背後,都一本正經的用閩南話說出「我覺得讀書真有趣味」 ,這樣的畫面連續播出,也令人發笑;校長以高吭的音調說出的權威談話,與一名小學生 受訪時,以小紅帽故事中的大野狼比喻校長,則是中小學校園常見的景象與學生心理。 這部紀錄片在觀眾群中有不同的感受,名人胡茵夢批判校長太自我中心、教材太腐朽,吸 收超越年齡的訊息,現在小孩成熟到需要更寬廣的空間探索自己,學校教育無法實踐這一 點,人們往往在進入社會,進入中老年,遭遇各項危機挑戰後,才知道生命教育、心理教 育、情緒教育才是人性根本需要的教育。 另外,也有人認為,片中對校長的運鏡稍嫌誇張,馮賢賢指校長回應說,「你怎知道小孩 有講真話」,令人失望,希望不要有「秋後算賬」的後遺症;對於有媒體建議也採訪家長 意見,馮賢賢則回應,許多學校常把所做的事推責給家長。 台北縣教育局(新聞、網站)副局長洪啟昌說,台北縣有胸襟,不會有「秋後算賬」,教育 現場有需要再努力的地方,紀錄片顯現台灣教育現存的一些問題,可提供有關單位參考。 由於紀錄片拍攝一千多小時,剪輯成五十分鐘,可否顯現全貌,他認為,這是個問題,但 影片中的校長在社區仍有口碑,可以接受考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3.20.100
文章代碼(AID): #11KPJOfn (documentary)
文章代碼(AID): #11KPJOfn (documen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