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無米樂」 導演吳念真力薦

看板documentary (紀錄片)作者 (夢想起飛的季節)時間21年前 (2004/11/02 00:1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ETTODAY 高雄電影圖書館將於11月3日下午4點放映入圍本屆南方影展、及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的 紀錄片「無米樂」,導演顏蘭權、莊益增繼紀錄片「地震紀念冊」後 ,耗費30個月 拍攝完成「無米樂」這部紀錄片。由於該片拍攝內容太動人,知名導演吳念真極力推薦 「無米樂」紀錄片,他自己就看了3遍,每一次都覺得很感動。 吳念真表示,在城市裡,總是碰到一大堆虛假的人,但是「無米樂」片中的4個角色,卻是 如假包換的真性人,因為他們是那樣地真誠。吳念真並且說,父母親應該帶著小孩一起看 「無米樂」,讓小孩知道臺灣還有這麼一群辛苦為我們生產糧食的人,也可以讓小孩學習 到字正腔圓道地的台灣話。因此,吳念真建議,教育部應將這部影片作為鄉土教材。 中央大學外文系系主任林文淇也建議推動一個「全家無米樂」促銷活動,讓學生帶父母親 到戲院看「無米樂」,讓學生有機會分享父母親的農村記憶。 老農不死,卻逐步凋零;土地不老,也漸漸荒蕪,「無米樂」紀錄臺灣的大米倉之一 ─臺南縣後壁鄉三個老稻農的勞動與生活。一顆顆晶瑩剔透的汗珠和著一粒粒的稻米, 陪他們走過了大半個世紀,透過他們的勞動與生活,讓觀者可以領略到生活的智慧, 意會到人與 人、人與動物、人與神、人與天、人與土地,是如何微妙地共生共存著。 但是WTO這隻看不見的巨獸張著牙、舞著爪,就像烏雲密佈的惡魔天空,而這群老農民 就像手無寸鐵的孤兒,主流社會關心他們嗎?政府在意他們嗎? 導演顏蘭權、莊益增耗費30個月拍攝完成「無米樂」這部紀錄片,相當深刻地描繪台灣 農民的樂天與無奈,知名導演林靖傑也有感而發說:「很久沒看到這麼令我動容的紀錄片 了,不只是被拍攝者,紀錄片工作者的態度與視野也都融入了整部片中,看完「無米樂」 ,我的第一個感覺是很感謝顏蘭權跟莊益增為台灣留下這部片子,我們可以用青壯的生命 去搏一部值得的紀錄片。」 此次的「無米樂」放映活動是由南方影展、高雄電影圖書館合辦,除了邀請市民共襄盛舉 外,同時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也邀請台灣重要女導演20餘位共同觀賞、與討論。放映後, 兩位導演與3位後壁鄉可愛的老稻農,也會在現場與觀眾進行交流。高雄放映時間: 11月3日下午4點到6點半,地點:高雄電影圖書館(免費入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88.22
文章代碼(AID): #11Xc62A1 (documentary)
文章代碼(AID): #11Xc62A1 (documen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