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心得] 生命

看板documentary (紀錄片)作者 (新天堂樂園)時間20年前 (2004/12/09 00:0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作者: DocDarcy (我在樓下窗外) 看板: movie 標題: [心得] 生命 時間: Wed Dec 8 23:49:41 2004 今天去看了學校辦的「生命」紀錄片欣賞與座談會, 吳乙峰導演有來到現場全程陪我們一起看紀錄片, 並參與座談會,分享他拍片的心得感想,並回答同學們的問題。 我覺得「生命」這部片子非常好看,也得到了許多對生命的看法。 據吳導演說, 生命這部片還曾經連續二周票房超過「再見了,可魯」和「超人特攻隊」呢! (以下含部分劇情) 其實一開始,在長達二個多小時的放映過程中, 我內心一點感覺也沒有, 只是一直在內心映證著這二年學的心理學和精神醫學: 碰到親人的離開,一開始會無法相信......,再來會難過...... 之後會產生內心的愧疚...... 看著紀錄片中的主角們,我的內心想法是,他們都很符合正常人所產生的反應。 我的內心很平靜而且有點冷....... 直到看到片尾結束時,出現了一段文字說明, 吳乙峰的好友王家勳早在很久以前因為一場火災而喪生, 我忽然很shock, 也就是說,前面吳乙峰和他好友的通信, 其實是他內心的對白,一個他內心對生命的探討過程。 我才發現,這中間有著很深的含義。 當然,這其中一定還有其它的用意,不然導演不會這樣拍。 在放映完後的座談會中,有一個人提了問題: 「你認為這些家屬的內心,愧疚比較多呢,還是難過比較多? 另外,面對這麼大的悲痛,選擇遺忘比較好,還是記住?」 吳乙峰回答道: 在紀錄片中,王家勳是我大學時的好朋友, 他在十幾年前早已應火災而過世,可是我一直永遠記得他。 相對於王家勳來說,我爸雖然還活著,但他在我心中,卻逐漸消失。 每個人面對悲痛的方法不同, 有的人選擇了「虛構」, 像是我想像了我的好友還在人世,並與他對話; 或者像那對在日本的夫婦,重新拍了婚紗照,並去夏威夷度蜜月, 後來也生下了一個小孩,一切就像重新來過一樣。 也有人用「夢境」,像是玉梅,她從夢境中,得到釋懷。 或者有人用不停的工作,像是玉梅那對夫妻一直做著高壓電的建築工作。 每個人選擇的方法不同,並沒有特定選擇某種方法。 吳乙峰沒有直接回答問題的答案,但從回答中, 我看到了他對生命的積極看法, 這也許是他選擇回應那個其實有點消極的問題的方法。 在他的回答過程中,我的內心似乎也被點燃了一把火; 不管是吳導演的本身,或者是「生命」這部片, 都給了人一種生命力的感覺,而這股力量,給了人們信心重生! 這部紀錄片真的很好看,不但給人對生命很多的啟發與感想, 同時,自我的靈魂似乎被洗淨一般,重新活了過來。 這部片曾參加日本全世界紀錄片比賽,入選前三名, 評審的評語是: 「這部片對生命充滿了樂觀的看法,也給了人們 面對悲痛時,帶來重生與新生的力量。」 我想,這是對這「生命」這部紀錄片,最佳的註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204.133.110 ※ 編輯: DocDarcy 來自: 203.204.133.110 (12/08 23:53)

203.204.133.110 12/08,
對不起,不小心刪到誰的推文了>"<
203.204.133.110 12/08

210.59.91.52 12/09,
借轉紀錄片版^^
210.59.91.52 12/09
-- 電影‧人生‧夢!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fans/ 歡迎訂閱《紀錄片映像報》! http://maillist.to/documentar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59.91.52
文章代碼(AID): #11joTCHr (documentary)
文章代碼(AID): #11joTCHr (documen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