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雙年展閉幕

看板documentary (紀錄片)作者 (夢想起飛的季節)時間20年前 (2004/12/19 10:30),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第四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昨天落幕,最受矚目的「台灣獎」首獎由台灣紀錄片 《再會吧,1999》和《無米樂》兩片共同獲得。1998年催生雙年展的立委王拓也再度 為紀錄片建言,他指出,當時四處奔走才為雙年展爭取到2000萬預算,但第一屆僅有17國 參賽,現在已經倍增到100國,預算卻沒相對增加,希望政府能重視國內紀錄片發展。 競賽類「台灣獎」的首獎由吳靜怡的《再會吧,1999》及顏蘭權、莊益增的《無米樂》 共獲,共得獎金20萬。莊益增和吳靜怡都是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所的學生。 《無米樂》紀錄三個老稻農的生活,莊益增發表感言時不忘請大家支持台灣稻米。 吳靜怡則透過拍攝母親的死亡,感受到生命厚度。 評審特別獎由李中旺的《部落之音》獲得。優等獎為朱詩倩、楊力州的 《新宿馬尺,東口以東》,評審推薦獎為溫知儀的《兒戲》。 本次新增的「亞洲觀點獎」首獎為泰國導演丹斯加彭西迪的《酸辣草莓派》; 「公視獎」為日本松崗奈緒美的《生命詠嘆調》,公視將贊助她下部紀錄片的經費。 「國際競賽獎」首獎為荷蘭瑪莉亞莫斯的《法與情》。 評審團特別獎為德法合製的《為人民服務》, 優等獎由拉脫維亞導演赫斯法蘭克的《靈光乍現》及丹麥導演葉裴藍德的 《夢斷耶路撒冷》共獲。 【2004/12/18 民生報】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61.230.111.105 (12/19 10:30)

220.142.53.45 12/19, , 1F
如果公視獎頒給台灣的人搞不好會好一點
220.142.53.45 12/19, 1F

220.137.90.108 12/19, , 2F
為什麼公視獎要搬給台灣人?
220.137.90.108 12/19, 2F

220.142.53.45 12/19, , 3F
因為他贊助導演下一部片很多資金
220.142.53.45 12/19, 3F
文章代碼(AID): #11nEUxD1 (documentary)
文章代碼(AID): #11nEUxD1 (documen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