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山村猶有讀書聲」簡單到令人豁然開朗

看板documentary (紀錄片)作者 (夢想起飛的季節)時間20年前 (2005/03/28 10:2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05.03.28  中國時報 「山村猶有讀書聲」簡單到令人豁然開朗 聞天祥 過去一年來,紀錄片在台灣戲院的曝光率以及受到觀眾歡迎的程度,都從來沒有的,然而 這並不代表我們的觀眾已經看盡紀錄片的型態與潛力。因此,「山村猶有讀書聲」的上映 ,顯得別具意義,套句法國影評界的讚語:這是一部簡單到令人豁然開朗的作品! 它的題材說來極單純,不過就是一所鄉下學校的師生關係罷了!再特別一點的話,就是 這所小學地處偏僻,而且小到僅有一個班級,學生卻從4歲到11歲都有,而他們只有一位 共同的老師。 但這也不是「山村猶有讀書聲」教人嘆為觀止的真正原因。我認為導演尼可拉斯菲力柏特 的態度與觀點,才是關鍵。正因為他堅信一部偉大的影片是從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 出發的,所以他並不急著大談教育政策,或者為孤軍奮鬥的老師做傳,而是專注地觀察 他的紀錄對象。讓影片看似氣定神閒,其實悠然之間,即已直中教育的本質。也讓片中 這位老師循循善誘的體貼、耐心,以及孩子們的童言童語、成長苦惱,變得有如史詩般 莊嚴。 也就是說,這是一部拍攝者的電影觀,與被攝者的生活觀,完美結合的作品。既無怒氣 沖沖,也毫不枯澀,自在從容得彷彿能讓人從底片感受到生命的呼吸,內涵醇美得遠超過 絕大多數苦心經營的劇情片。事實上,我認為它能打敗諸多大師名匠之作,被地位崇高的 路易德呂克獎、品評嚴峻的法國影評人協會,選為年度「最佳影片」(請注意,不只是 最佳紀錄片!)絕非過譽。 幾年前,另一部恬淡美好的法國紀錄片傑作「艾格妮撿風景」三番兩次在台灣的影展讓 影癡們趨之若鶩,卻仍舊進不了戲院窄門,讓我不敢奢望缺少大師名號加持的 「山村猶有讀書聲」得以例外。也許這陣子的紀錄片所帶起的小風潮,真的改變了一些 過去的刻板觀念! 儘管「山村猶有讀書聲」是一部值得推薦給所有從事教育工作者、也讓我們不時喚起過往 受教經驗裡某些甜美回憶的作品,但我仍然覺得它的優點並非在議論教育制度。那份刻畫 人性的細膩,誠懇溫和的哲學,以及對生活細節的詩意觀察,更值得我們珍視與敬佩, 也讓紀錄變成了一種藝術。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211.23.74.220 (03/28 10:27)
文章代碼(AID): #12HskStQ (documentary)
文章代碼(AID): #12HskStQ (documen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