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尋找左宗棠》飲食的歷史追索與文化認同

看板documentary (紀錄片)作者 (阿川)時間5年前 (2020/01/08 22:15),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尋找左宗棠》(The Search for General Tso)這部紀錄片顯然要探討「左宗棠雞」這 道美國中餐館必備的名菜之由來;這正好是我研究所期間讀過、也思考過的問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kbCoFqEwqg&feature=emb_title
整部片子緊湊而詼諧,一如庖廚裡切菜剁肉堵堵聲此起彼落的輕快節奏。從左宗棠雞這道 菜名起源,拉長了膠捲的帶子,管窺美國華人餐飲發展歷程,乃至美國華人社群發展史, 每一個定格,其實都標誌了美國政治與外交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頁。美國自19世紀中葉開始 有大規模華人移工在西岸淘金、開墾,其實自彼時起就已發展出一別具特色的中餐與餐館 模式。1882年排華法案的通過,改變了華人社群營生的方式,和美國「拓荒」的方向相反 ,華人開始離開西部,往美中與美東甚至南方開枝散葉地發展,再次遷徙(relocate,片 中稱為離散,diaspora),四處尋求工作機會。經營洗衣店和中餐館是華人最容易累積財 富的方式之一。戰後,因冷戰的對壘,華人餐館的景氣曾一度衰頹;不過尼克森總統訪華 ,大啖中國美食的新聞畫面傳回美國,使得美國中餐館榮景重現。 左宗棠雞這道美國中餐館一定有的料理的出現,仔細考察起來,其實也和中國歷史上的內 戰與冷戰脫離不了關係。可惜,對於「左宗棠」一名由來的考掘,本片點到為止。這是湘 菜假託之巧合、還是另有更深層的典故,不得而知,可能會令歷史迷感到不甚過癮而略感 可惜。 研究所時讀了不少美國華人洗衣業、餐飲業相關的研究,自覺對這塊領域還算熟悉。片中 找來許多美國華人研究的學者訪談,如出書討論紐約衣聯會的于仁秋、探討唐人街政治結 構的鄺治中,甚至寫了幸運餅乾編年史的紐時記者Jennifer 8 Lee(我看這部片才知道原 來她的中文名叫李競),這些我耳熟能詳的學者、作家,一一出現在片中,對我而言,都 是非常驚奇的彩蛋。也是有了這些研究的基礎,這部片緊依著美國華人史研究的脈絡開展 ,自有其歷史縱深。 研究美國華人史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是,自己是否是華僑/ 與華僑有何關係?言下之意, 應該是這麼問:站在臺灣的視角,我們當如何開展對美國華人的研究?特別是傳統僑社的 歷史。這部片所呈現的,其中最為關鍵的一步,或許即是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 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往往能反映出社群之文化認同中最真實的一面,飲食就是最好的一面 鏡子,喜好飲食的華人尤其如此。看這部紀錄片的過程,不僅在追索菜名與族群歷史的典 故,更是藉由對美食的熱愛與執著,看見具有普遍意義的文化價值與認同。 -- 這篇文章同樣出自我的部落格: https://tinyurl.com/yhkvms9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12.11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ocumentary/M.1578492956.A.D5F.html

01/10 19:56, 5年前 , 1F
01/10 19:56, 1F
文章代碼(AID): #1U5UGSrV (documentary)
文章代碼(AID): #1U5UGSrV (documen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