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 挪威的野生鮭魚能獲救嗎? | DW 紀錄片
Can Norway’s wild salmon be saved? | DW Documentary
https://youtu.be/iVOXMoJUBag?si=gJfXNJqqdADqoa72
2025年8月27日 #documentary #dwdocumentary #dwdocs
挪威政府的研究人員冒著嚴寒,潛入結冰的河流中,他們的任務是統計野鮭魚的數量。然
而,在繁殖季節的開始,本應活躍的鮭魚卻寥寥無幾,這讓科學家們對能否達成繁殖目標
、確保族群長期穩定感到憂心。
造成挪威野鮭魚數量銳減的主因之一是工業化養殖。大規模的養殖場助長了海蝨的傳播,
這種寄生蟲對鮭魚族群構成嚴重威脅。鮭魚從淡水遷徙至海洋,再回到母河繁殖,歷程艱
辛,死亡率高。科學家們穿著特殊的乾衣,忍受冰冷的水溫,希望能準確評估野鮭魚的數
量,並決定哪些河流需要暫停捕撈,以保護瀕危的鮭魚族群。
除了寄生蟲,氣候變遷、河流中的水力發電站也對挪威野鮭魚造成威脅。儘管挪威是北大
西洋鮭魚的理想棲息地,但這些因素加上養殖場排放的污染,使得野鮭魚的生存環境日益
嚴峻。科學家們甚至在一些河流中一條鮭魚都未能發現,這預示著今年可能將是鮭魚數量
最少的年份之一,許多河流可能將因保護而禁漁。
然而,野鮭魚最大的威脅源自於海洋中的養殖場。這些養殖場採用的開放式網箱,會釋放
包括鮭蝨在內的有害廢棄物,導致養殖鮭魚的寄生蟲數量失控。環保人士對此發出警報,
指出這種情況不僅摧毀自然,也剝奪了未來世代享有健康環境的權利。挪威作為全球最大
的鮭魚生產國,其養殖業卻長期面臨海蝨、魚類逃逸和污染等問題,且情況日趨嚴重。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有養殖場開始嘗試封閉式系統,將養殖場與外界隔絕,以防止海蝨和
其他病原體傳播,同時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這種系統雖然成本較高,需要持續的水循環和
維護,但能有效隔絕寄生蟲,並回收處理廢棄物,轉化為生物燃料或肥料。儘管如此,這
種環保的封閉式系統在挪威尚未普及,傳統的開放式網箱仍佔據主導地位,主要原因在於
業者不願投入高昂的改造費用,且過去的漁業執照制度也阻礙了新技術的推廣。
野鮭魚的保育工作也面臨著來自地方文化的壓力。對許多挪威人而言,在河川中捕撈鮭魚
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漁民們熱情地分享著他們對野鮭魚的喜愛,並透過研究機構參與復
育計畫。他們捕獲的鮭魚會被帶到孵化場,進行健康狀況檢查與標記,以了解其來源,並
將部分幼鮭放歸自然,期望牠們能成功繁殖,延續族群。
事實上,孵化場的努力也受到諸多挑戰。水力發電站改變水流,影響鮭魚的溯河產卵,而
海蝨更是牠們在海洋中面臨的嚴峻威脅。科學家們正積極研究對抗海蝨的新方法,包括開
發疫苗,以保護養殖鮭魚。然而,海蝨的繁殖速度極快,尤其對幼魚殺傷力大。
海蝨的蔓延不僅影響養殖業的經濟效益,也引發了政府的監管措施,例如「交通燈系統」
,透過限制產量來控制海蝨數量。儘管如此,龐大的經濟利益和產業遊說,使得生態友善
的養殖方式難以大規模推廣。
最終,是否能讓野鮭魚重現生機,關鍵在於能否確立更嚴格、更永續的生態法規。否則,
那殺死挪威鮭魚的寄生蟲將持續蔓延,威脅著這個國家珍貴的自然遺產。
--
Q 人類基本需求2.0 ◢◣ █ 自我實現 創意.問題解決.真偽.自發性
S ◢██◣ █ 尊重需求 自尊.自信.成就感
W ◢████◣ █ 社交需求
E ◢██████◣ █ 安全需求
E ◢████████◣ █ 生存需求 空氣.水.食物.住所
T ▄▄▄▄▄▄▄▄▄▄▄▄ █ WiFi█ 電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6.145.18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ocumentary/M.1756234984.A.2E2.html
documentary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