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Armin van Buuren - Intense

看板electronic作者 (kid. A)時間12年前 (2013/05/04 16:29), 編輯推噓12(1207)
留言19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也許是受到近年來東歐許多古典樂派出身的 DJ 所影響, Armin van Buuren在此張專輯也玩起了「奏鳴曲式」的鋪 陳、概念。 通常奏鳴曲式結構主要為:呈示部、發展部、再現部(和尾聲)。 呈示部,是樂曲發展的基礎。接著而來的發展部都受呈示部中呈 現的對立、衝突所推動,在曲式的最後部份解決此一對立狀態, 完成樂曲全部發展的最終結論。因此在呈示部不僅要鮮明呈現出 兩個既對比又相互統一的主題,而且要明確顯示這二個主題的地 位與關係;也要清楚表達這二個主題呈示後的變化結局。 我認為作為序曲的〈Intense〉實在非常精采 ,以意想不到的小 提琴開場,而後的電子編曲則將情緒層層堆疊上去,忽而激昂忽 而輕柔,在曲思內容上充分確定其明確性: Intense adj.形容詞:強烈的, 劇烈的; 極度的 亦宣告了此張大碟的主題、專輯概念。 發展部,就是專門進行主題的自由發展,把呈示部中所建立的對 立進一步的深化之樂曲段落。而主題陳述類型通常可分為「單一 型」與「對比型」兩種。 此專輯可以〈In 10 Years From Now〉視為對比型陳述方式的分 水嶺,Non-Vocal的曲目繼承了年初ASOT 2013所定位的風格,然 而有 Vocal的曲目則與專輯所定義的風格有著落差,有別於過去 Armin van Buuren的作品最顯著的改變,即是揮別從前那較為冷 質、陰鬱或神經質的製作物,〈In 10 Years From Now〉之前的 作品多以簡單、反覆的Bassline為基底,聆聽上多了些明亮與熱 情,而 Vocal的使用也較以往增加,惟在歌手的選擇有了更迭, 如Ana Criado(近期合作曲〈I'll Listen〉) 等飄忽聲線類型 者皆為參與此專輯。反而以踏實、堅定感之聲線去呼應所欲表達 的Intense。 然而 Vocal曲子選用過多,也導致素材運用過多,顯得失之於雜 亂、破碎反而聽不出發展的線索。我認為這是可惜之處。 〈In 10 Years From Now〉之後的歌曲則回歸Armin van Buuren 個人專屬風格:憤怒、緊張、懸疑、歇斯底里等,採大量的碎拍 、細緻且繁瑣的效果堆疊,頗有《Mirage》之感,含蓄卻不失力 道,回應奏鳴曲式的鋪陳,剛好與前半段形成強烈的反差與對比 ,以不同的編曲手法表達相同的主題概念。 這才是Armin van Buuren啊! 專輯的最後一首歌〈Reprise〉意即「再現部(Recapitulation)」。 奏鳴曲式中的再現部除了強調主題曲情、統一曲式的作用外,還 有綜合、總結的作用。 而這首歌和序曲之小提琴穿插其中同樣令人驚豔之處在於,找來 了其胞弟Eller van Buuren合作,不禁讓人回想起Armin Only Mirage 的〈Coming Home〉,現場演奏的電吉他是如此沸騰、撼 動所有人的內心。 然而專輯聽到了尾聲,Armin van Buuren雖選擇搖滾味十足的編 曲,與序曲再次製造出強烈的衝突和對比,但在結構、和聲上卻 又幾乎一致做為呼應。 總之,《Intense》雖然有些歌曲像是湊進來的, 而使主題、概 念性稍嫌不足,然而掛上Armin van Buuren的名字就如同品質保 證,這張專輯仍具有高水準之表現。 我想,只是大家對Armin van Buuren的期待絕不僅於如此 :) -- 延伸聆聽: 〈Intense〉那令人驚豔的小提琴演奏,讓我聯想到DSharp, 一位融合小提琴與電音的音樂人,他的作品也非常的精采! D# Fat (DSharp Violin V-Mix)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txcD7XvVAc
搖滾味電吉他與電音的結合,現場由Eller van Buuren擔綱演奏。 Armin van Buuren - Coming Home (Armin Only Mirag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5FZtbgCxB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6.208.139 ※ 編輯: zadkiel 來自: 114.36.208.139 (05/04 16:35)

05/04 16:38, , 1F
本來是想做逐首評析的,但是要整理手邊資料實在太麻煩了,
05/04 16:38, 1F

05/04 16:38, , 2F
所以只好以整體聆聽後的感覺寫成一篇當做心得吧XDD
05/04 16:38, 2F

05/04 16:48, , 3F
弦樂搭電音一整個就很迷人~像這首 http://0rz.tw/kQmRI
05/04 16:48, 3F

05/04 16:48, , 4F
也是很推的一張專輯 各種電音曲風遇上小提琴~
05/04 16:48, 4F

05/04 16:58, , 5F
真酷的分析 原來這麼深澳!
05/04 16:58, 5F

05/04 17:08, , 6F
原po是樂評嗎...好深入的分析啊
05/04 17:08, 6F
不是喔!只是小時候學了幾年古典樂, 當初在你水管的專輯試聽看到Reprise這曲名就立馬聯想到奏鳴曲式, 昨天把整張專輯聽了五六次,大致上呈現的內容也算是符合, 然後加上對Armin滿滿的愛,所以就空閒寫了篇心得... 我的本業是重金屬樂團啊XDD ※ 編輯: zadkiel 來自: 114.36.208.139 (05/04 17:28)

05/04 22:14, , 7F
東歐古典樂出身我想到Andrew Rayel
05/04 22:14, 7F

05/04 22:16, , 8F
原po超專業 又從另一個角度認識Armin
05/04 22:16, 8F

05/04 22:32, , 9F
細細品嚐中
05/04 22:32, 9F

05/05 15:18, , 10F
推薦這篇文章
05/05 15:18, 10F

05/06 08:32, , 11F
推這篇
05/06 08:32, 11F

05/06 22:37, , 12F
這張好聽!!!!!!!
05/06 22:37, 12F

05/06 22:37, , 13F
可以借我轉文章嗎我會標名出處^^
05/06 22:37, 13F

05/07 10:53, , 14F
推~再多寫點XDD 超喜歡古典和電音撞出來的感覺
05/07 10:53, 14F

05/08 00:45, , 15F
喜歡Andrew Rayel的人,也可以聽看看Tenishia喔!
05/08 00:45, 15F

05/11 02:24, , 16F
Daft Punk的Aerodynamic (Daft Punk remix)也很讚
05/11 02:24, 16F

05/11 02:32, , 17F

05/19 06:42, , 18F
Andrew Rayel的Aether超好聽的
05/19 06:42, 18F

08/12 14:46, , 19F
超棒的原PO 推
08/12 14:46, 19F
文章代碼(AID): #1HXCRSpN (electronic)
文章代碼(AID): #1HXCRSpN (electro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