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爵士女伶---失落的一角---淺談Bessie Smith

看板jazz (爵士音樂)作者 (Smooth Jazz風尚)時間22年前 (2003/04/19 17:26),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NTU-Jazz 看板] 作者: gabrieltan (Smooth Jazz風尚) 看板: NTU-Jazz 標題: [心得] 爵士女伶---失落的一角---淺談Bessie Smith 時間: Fri Apr 18 12:33:08 2003 前言: 張國榮的驟逝,給人留下無限的追思,不禁讓我想起年輕時,他那張"拒絕再玩"的專輯, 把我帶入了音樂欣賞的大門,多年以後,現在身為爵士樂迷的我,在這個時候,想要提出 一個在多年前,也是戲劇性過世的一位巨星---Bessie Smith。 Bessie Smith是爵士樂歷史上的一位悲劇性的人物。她在音樂上的出色成就是公認的,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她是第一位主要錄製唱片的Blues歌手和Jazz歌手,對於這兩種音樂形 式的發展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從整個Jazz和Blues的歷史來看,她也被公認為是最有魅力 的歌手之一。 Bessie Smith,1894年4月15日出生於田納西州的Chattanooga市的貧民窟中,她童年的經 歷極為不幸,童年時曾在街邊賣唱,也曾做過舞蹈的演員。1912年當時只有18歲的Bessie Smith被 Ma Rainey 發現,並吸收到自己的樂隊之中,從此,Bessie Smith就成為了她演 出的夥伴,並且受到她的保護和指導。某種程度上,Bessie Smith的音樂成就除了她的天 賦之外,Ma Rainey的教導也是功不可沒的。儘管在Ma Rainey的演唱生涯中,也獲得了輝 煌的成就,成為了第一位主要的黑人女歌手,但從一開始,Bessie Smith那有力的嗓音, 就註定了成就將超越Ma Rainey。 1920年,羽翼已豐的Bessie Smith獨立演出,她的首演之地是新澤西州的大西洋城,三年 之後,她遷居到爵士樂的中心城市---紐約。她的才華很快就引起了錄音界的注意,慧眼識 才的哥倫比亞唱片公司和她簽訂了合同。她在不久之後就推出了自己的首張唱片,由 Alberta Hunter 作曲的《Downhearted Blues》,這張唱片一發行, Bessie Smith就成為了歌唱界的名人。當時,因為她富於情感的演唱,大大超越了當時低 劣的唱片製作水平,簡單的說,她的嗓音使得音樂具有了生命力,即使是在幾十年後的今 天,當我們聽起現在保存下來的珍貴的錄音時,仍能從中感受到她在歌曲中想要表達出的 豐沛的情緒,這絕非浮誇之詞。 在整個二零年代,Bessie Smith成為了美國最紅的歌手,她有機會錄音、演出,並且有充 分的選擇權來決定自己的伴奏者,雖說她並不是第一位錄製藍調唱片的人,但她錄制的藍 調唱片銷售數量之大,能夠將好幾家唱片公司由破產的邊緣挽救了過來。她錄製的唱片, 經常都是由後來獨領風騷的Louis Armstrong和Joe Smith等人來伴奏的。這一點,更堅實 了她成為當代藍調歌手的首選地位,也被評論界授予"藍調女皇"( The Empress of the Blues)稱號,此時Bessie Smith在這個領域可以說是沒有任何競爭對手的。 在二零年代,Bessie Smith算是一位成功的歌手,在黑人的娛樂界中,她是首屈一指的大 明星。然而其他聽眾對於她幾乎是一無所知,白人聽眾完全是依靠聽唱片才知道了她的名 字。然而,好景不常,Blues逐漸由於經濟形勢一天天變糟,以致逐漸不流行。 主要導因於1928到1929年之間,受到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到來,使得Blues成為過時的音 樂,Bessie Smith在歌壇的如日中天的地位受到了動搖,並且直線下降。一切都是來得那 麼的突然,年僅三十五歲的Bessie Smith正處於事業的高峰,對此突如其來的打擊,她感 到不解,並難以釋懷。她的錄音生涯因此宣告結束。個人生活上也碰到了如酗酒、遇人不 淑等等許多瓶頸。於是,她不得不逐漸淡出主要的演唱舞臺。1929年她和 James P. Johnson以及後來解散了的Fletcher Henderson樂隊,一起參與了一部她唯一的電 影《St. Louis Blues》的拍攝。這是一部低成本的影片,而且時間非常短,但其中保存下 了Bessie Smith至今為止唯一的影片,但是事實上,拍攝這部電影並未能給Bessie Smith 帶來好運。 1931年,與她合作多年的哥倫比亞唱片公司,解除了她的合約,結束了多年的伙伴關係。 原因很簡單,因為沒有人願意在傷心的歲月聽憂傷的歌曲,人們需要快樂的節奏,即便是 低俗的音樂也有市場,唱片公司需要生存,利潤和商業利益的導向已經凌駕了藝術的欣賞 ,即使是 Bessie Smith,也難以逃脫如此的宿命。但是生命力旺盛的Bessie Smith仍然還 是努力的在演唱,不因環境的惡劣而屈服。對於她來說,演唱就是生活,就是她的一切, 放棄了歌唱就是放棄了她的生活。 1933年到1934年間,John Hammond Jr.為她組織了一次錄音,當時有帥氣的白人長號手 Jack Teagarden和後來名震八方的Tenor Sax樂手Coleman Hawkins等人為她伴奏, 這是她最後一次的錄音,錄製了她最後的四首曲子的唱片。 1935年她在阿波羅歌舞廳演唱,並且還在一場《Stars over Broadway》演出中擔任了後來 崛起Billie Holiday的候補角色。這次機會對於已經久違了舞臺的Bessie Smith來說,實 在是太珍貴了,她把得以捲土重來的希望,全都寄託在這次演出上。果然,她成功了,人 們重新看到了他們遺忘已久的、甚至已經陌生了的Bessie Smith,他們似乎是重新發現了 新大陸,彷彿見到了長久未見到的天才歌手,聽到了富於情感的聲音,他們為此歡呼與讚 賞,也因此促成了Bessie Smith後來在卡內基音樂廳的演出,在此刻,Bessie Smith個人 的感情方面,因緣際會認識了Lionel Hampton的叔叔Richard Morgan,所以無論是經濟基 礎或是感情歸屬上,Bessie Smith總算是有了一個新的安定生活。 終於,Bessie Smith來到了音樂家夢寐以求的殿堂--卡內基音樂廳,參加了 John Hammond 的《From Spirituals to Swing》的演出,一切的情況似乎都好了起來,Bessie Smith又 找到了成功的感覺,她的命運似乎從此而逆轉。這段時期美國大眾對早期傳統音樂產生了 懷舊感,於是就有人策劃為她拍一部電影。這本應是她獲得再次復出的重要時刻。然而命 運似乎總是捉弄人的,在1937年9月26日,Richard Morgan開車送她到密西西比去赴約談論 拍攝電影事宜時,Bessie Smith因車禍不幸身亡。在密西西比遭遇的車禍意外當中,據說 本來她的傷勢並非有致命的危險,然而在種族歧視盛行的南方,一位黑人是不會受到白人 公平對待的,因此她的病情被耽誤,因此而失去了生命,她的許許多多的願望都尚未完成 ,否則在Jazz極盛的時代,誰又能說Bessie Smith不會再度創造新的奇跡呢? 享年43歲的Bessie Smith,如果能夠再多活幾年,就能夠見證立體聲錄音的黃金時代了。 Bessie Smith錄製的歌曲,有喧囂的輕歌舞歌曲,也有緩慢的藍調歌曲。前者反映了她浪 蕩不羈的生活方式,後者則浸潤了永恆的深情。但兩者都表現出了她那豐滿壯麗的低沈嗓 音。以當時的單聲道錄音來看,他的錄音效果已經算是十分不錯了,但我個人以為,理解 她演唱的藍調尤為重要,尤其是她和Louis Armstrong以及和Joe Smith合作那段時期的歌 曲,更是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Nobody Knows You When You're Down and Out這首歌之 中,那句"Spent all my money, didn't have any cares"之中透露出對感情的空虛以及 生命的無奈,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這首歌裡面,娓娓唱出了女人應該要即時掌握 真愛的心情,因為誠如歌名所言:好男人不好找呀!她的作品可以參考哥倫比亞唱片公司 所出版的The Bessie Smith Story,以及早期Nimbus公司所出版的1925到1933年的作品輯 ,我個人竊以為,如果說Ella Fitzgerald的歌聲是給人甜蜜的感受,Bessie Smith的詮釋 方式則是在在低語的吟唱之餘,還能隱含著一股渾厚的力道,不會給人一種壓迫感,而是 能夠理解,她是在用歌聲來講述生命的故事。 要評價她的影響力其實是不大容易的,尤其,對於像我這樣一個爵士菜鳥樂迷,更是一個 大膽的嘗試,基本上許多她同時代的,以及幾乎所有後來的藍調歌手如Eric Clapton和一 部分爵士樂樂手例如Louis Armstong以及Billie Holiday、Coleman Hawkins等等,都曾從 這位藍調女皇身上汲取了一些演奏或是演唱的元素。 即使在Bessie Smith過世後多年,她的精神與美妙獨特的歌聲依然與我們同在。 現今的葛萊美獎的當紅炸子雞---Norah Jones,也在他的現場演唱會的DVD之中,有 一首歌--Bessie Smith,由此更可以知道,這位藍調女皇對現代歌手的影響力,仍然不容 小覷。 後記:當老師口沫橫飛的講述著健康指標的同時,我的耳機裡面還縈繞著Bessie Smith的 Hard Time這首歌曲,講台上投影機放映的PowerPoint投影片一張張飛過,台下的我也透過 對文字的敘述,聊表我對Bessie Smith的崇敬。現代科技的產物單槍投影機,跟我正在聽 的年代久遠的歌曲,形成了鮮活的對比。靈光一閃,老師剛剛提到的一個觀念,我覺得很 不錯,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生活品質的提升,就是除了增進壽命之外,還能提供豐富 的生命感受與內涵,音樂就是豐富我們的生命的素材之一,不是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2.131.8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2.115.2

推 61.216.31.183 04/19, , 1F
推!考證詳細,資料豐富。
推 61.216.31.183 04/19, 1F

推 61.216.109.61 04/19, , 2F
寫得真好!!!!
推 61.216.109.61 04/19, 2F
文章代碼(AID): #-eHPE68 (jazz)
文章代碼(AID): #-eHPE68 (jazz)